以前,我一直覺得只要能實現C語言編譯,下載,運行的芯片。我就可以在上面實現很多復雜的算法和功能,甚至我能把人工智能的知識都融入進去,使其智能化;以前我一直覺得產品因該要追求百分百穩定;以前我一直覺得,系統功能是越強大,越好。但慢慢我明白了,現在我們搞嵌入式系統開發,終極目標是為了賺錢,而不是為了純粹的研究。只要能賺錢的開發方案,甚至僅僅是掛著嵌入式系統的名義,都是好方案。
在很多嵌入式系統研發的項目中,實現同樣的功能,可選用的方法和芯片都很多。老板卻常常只會盯著那些成本低廉的方案,然后要求我們按質按時完成項目。事物總是相互制約的,實現同樣的效果,造價便宜,往往就意味著開發難度要大。還要按時按質完成項目,我們工程師每天都疲于奔命。因為選擇的處理器性能和內存大小,往往是處于剛剛好,或略好一點,甚至略差一些的狀況,我們不得不謹慎設計,不得不挖空心思使功能實現。因為價格便宜的很多系統外圍芯片,劣質率很高,我們不得不使出百般武藝使其穩定。有時,研發出來后,直接交給測試組,如果他們通過,我們就默認其穩定,還有很多沒搞清楚的細節,也懶得理了。
在很多嵌入式系統開發項目中,外觀和結構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如實現同樣功能的手機,我們都會想選哪種時尚或夠酷的外形。同樣音質的MP3,我們會選小巧玲瓏的那一款。如果沒有可以接受的外表,功能再強大,我們也不會購買。其實,有些嵌入式產品,里面有很多潛在的功能,沒有被設計者開發出來。但也沒必要開發出來啊,只要功能符合用戶的要求,用戶選擇的是喜愛。只要好銷路的產品,就是好產品。
同樣市場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有時是因為功能和價格都差不多,我們當然會選購我們熟悉的那個牌子。有時是,我們很急需或很好奇某個功能,在目前的研發水平,那個廠家,最先研發出來并推出市場,誰就可以搶占商機。例如 全觸屏的手機,造價并不見得要貴很多,但先進入市場的時候,價格就可以不菲。
中國的現狀,研發人員要不斷地接受高負荷的項目壓力和技術飛速更新的學習壓力。也不知是誰,搞壞了中國這個技術市場,為了生存,工程師們不得不廉價地出賣技術知識。有時看到一些三十來歲的同事,像我們一樣,經常加班到九點,心里真的不是滋味。他們的今天,會不會就是我的明天呢。
這個社會,感覺就像一條食物鏈,越是底層,付出的越多而得到的卻很少。因此,不管喜歡與否,我們都得一直往上爬。我不喜歡錢,但我喜歡的很多東西,必須用錢才能實現,所以我必須思考、必須爭取。
我的很多朋友都說,我比較適合搞研發;蛟S是吧,我可以一天都盯著代碼,而不覺得累;我可以在排除硬件或軟件錯誤的過程中,找到成功的喜悅;我可以在瘋狂的工作之后,找到優越感。但我需要生活,而不是度日。我有理想和追求,我真的很希望我有限的智慧,能更好地發揮出來,能為我帶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