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的是電子應用專業,為自動化控制方向,零九年六月二十七日出來實習,到現在已經將近一年的時間了。從日常生活中得到了一點兒經驗,和學電子的同仁們分享一下。
總體來說電子專業還是一個很不錯的專業,不錯,并不是指在社會上他是一個多么熱門的行業,而是電子在社會以及日常生活中占據著一個不可或缺的地位,日常生活中只要和電沾上邊的一般都和電子有著間接或直接的聯系。
電子分為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若想在硬件方面發展就必須鍛煉自己的實際操作,也就是動手能力,還有就是一點一滴的積累,比如說怎么將一個12V的產品改為12V---24V通用,只要熟悉電子元器件的種類就很好解決,在二端網絡的輸入端加一個7812三端集成穩壓器就可以了,從中州商場單買0.8元,另外莫要忘記加上外接保護電路。
軟件方面若想發展就是編程了,目前常用的有protel 99 SE軟件,足夠進行SCH和PCB的設計和制作了。要是身邊沒有太多的電子測量工具,可以學一下multisim,如今常用的版本是multisim 10。另外ARM嵌入式處理器設計開發也是值得一學的,但是要學C語言和匯編。TC3.0足夠了,單片機現在本人接觸最多的是PIC系列的,但并不能說51已經落伍了。不同的產品選用不同的系列,這要從產品所在的工作環境和生產成本來綜合考慮。另外各種元器件的封裝形式也是很有必要了解的。本人經常用到的集成電路封裝形式為DIP封裝。
另外最最重要的就是基本電路的精通,模擬的有濾波、整流、穩壓等等。數電的有TTL、分頻電路等。另外就是數學知識的應用,一元微積分、多元微積分、線性代數、復變函數、導數等等。數學是工科學生的基礎學科,合理的運算會給問題的解決帶來很大的方便。另外英語的學習也是比不可少的,公司所用的達林頓管和許多功放管如36C和41C還有集成穩壓器大多是ST的管子,而上網查閱他們的參數大多是英文的,沒有一點兒英語基礎看這些和讀天書差不了多少。
好了,所能總結的暫時只有這些,錯漏之處和更多高深的電子方面知識還請各位大俠提出,一起探討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