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可以看到,利用一個一個字符來判斷命令和通信協議不但很麻煩,而且有很大的缺陷,比如:輸入一個字符串其中只要有命令就會執行,而且上一篇的程序不可以處理一些特殊的字符串(停止命令是end,但是如果是輸入一個en的話,就會卡在while(RI==0),這個語句里,沒有下一個字符的輸入,RI在上面的程序被置為0,就會一直在while語句里出不來。如果一開始就置為1的話,就接受不到下一個字符了)
所以我又重新開始考慮用字符數組處理命令,再用上個程序之前其實最初是用字符數組來做這個程序的,但是一直都有一些問題沒有解決;昨天我用c++來做了一個字符接收和判讀函數,然后用keil做一個同樣的程序發現還是用一些同的:
C語言和c++里面定義字符數組用兩種形式:
例如(1)char t[6]="start";這個字符串的長度是5但是系統默認這種定義方法在字符串的后面加上一個\0;所以就要用一個長度位六位的字符數組來存放,如果定義5位(t[5])編譯器就會報出一個錯誤,說數組存放不了;
(2)char a[5]={'s','t','a','r','t'} 這樣定義可以省去系統默認的\0,但是可以明顯發現,這種定義方法對于長的字符串的定義并不實用;
keil里定義數組:
上面的第二種方法同樣可以定義,不過第一種方法就會用不同了:
定義一個start數組:char t[5]="start"; 明顯發現在keil里面編譯器沒有給字符數組一個默認的\0,這就是這兩個編譯器的不同了;
在有的情況下,這個不同是致命的:
#include<reg52.h>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t[5]="start";
int i;uchar a[5];
void main()
{
TMOD=0x20;
TH1=0xfd;TL1=0xfd;
SM1=1;SM0=0;
REN=1;ET1=1;TR1=1;ES=1;
while(1)
{
for(i=0;i<5;) //輸入到數組里
{RI=0;
while(RI==0); //如果在此處定義的字符串的長度位6位的話,就會一直等待第六個輸入,造成程序無法執行
a[i]=SBUF;i++;
}
for(i=0;i<5;) //通過單片機輸出到電腦
{
SBUF=a[i];
while(TI==0);i++;TI=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