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又是兩個星期。兩個星期之前考完試的時候很高興有足夠的時間專注與項目。當時就拿床頭上放的兩本關于無線寬帶與Mesh網絡的書。看了一些,都是一些理論性很強的文字,只能是看看熱鬧,之后這兩本書便一直在桌子上放的,有空的時候看看。里面的內容有點高深,但很想看看,不為別的,就為它高深,為了仰望它的高度。但現實一點地說,那兩本書在現在沒有什么意義。關于網絡方面的,開始看數據通信基礎的東西了。學得時間最長的是OSI模型,還覺得有意思是的傅利葉變換,數字信號與模擬信號的轉化.還有的就是IEEE802.11的一些協議,只知道名字,具體的也看了,沒怎么看明白.網絡理論的知識就學到這里了,后期就轉入學一些別的了.
接著學的是單片機.還是51單片機.和大一放假時學單片機不太一樣,這次重點學單片機硬件了,幸好有51hei單片機教程網那上面的教材真是太棒了,看了以后,讓我感覺比較有成就感.因為實實在在做出來點東西.沒有用什么書.就是利用一些Proteus的例程,自己畫外圍電路.從最簡單的點亮一個二極管的電路開始畫.記住一些器件的名稱,后來想把51hei單片機開發板的原理圖在Ptoteus中畫出來,后來因為項目需要,轉入Linux的學習了.單片機的學習也暫停了.
學linux和學單片機真是不一樣,剛開始學linux有一種空虛,因為剛開始學的是基本操作,一些看目錄,復制、粘貼。挺有意思,學windows的基本操作的時候是在小學四年級,那還是windows98的時代,當時學得都覺得小兒科,現在居然…… 這生活學習還真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linux的ls,讓人想起DOS下的dir了,現在記不清學dir是什么時候了,應該比windows98早吧。學linux感覺很不習慣,用了近兩天的時間了解了一下linux大體是什么東西。具體是什么,那就很有學問了。知道linux是很有錢途的,傳說linux內核是很難很高深的,想去看看,不過學長建議不要看,對初學者不好,就沒看。以后有能力了,一定要看看,還有那近在眼前卻高不可攀的驅動。剛開始學linux很急,實在不想在復制粘貼之類的操作上費時間(當然不應這樣,但學那個感覺很空虛)可能是學單片機的原因吧,沒有和硬件相結合就沒有學嵌入式的感覺。總想找到一點嵌入式的味道。后來就有點實了,開始學linux下編程,linux和windows就是不一樣啊,寫代碼,編譯,鏈接等居然不是在一個軟件中,剛開始還真不習慣,之后的門道就更多了,真夠精細的,總算明白什么叫“功能強大”了。這一些知識學得很認真,邊看書邊動手,再看視頻,再動手。用了挺長時間了,當然,中間有浪費時間的其它的事。總之,沒有學單片機感覺實在。之后我們的開發板回來了,就又開始弄開發板了。
剛拿到開發板很是好奇,就是小電腦,直接就試很多東西。有聯網的經驗,真接就想試試了,不過沒成功,等拿到USB轉串口線的時候,就開始接手冊上的走了。比較有成就感,CMOS攝像頭啟動了,WIFI在WINCE下無線上網了。問了一下學長,原來這只是對設備的簡單測試。不過在開發板上裝系統是會了。嚴格地說,我學到什么了嗎?那都是很簡單的東西,看著手冊就會弄,也不能算學到什么吧,反過來說,是不是解決什么大家認為難的東西才算學到了呢?
具體學到的,簡單地說,單片機硬件,linux環境,開發板環境,只是一個基礎。是不同的方向的,目標性不強,效率也不高。
這一過程也學到一些非知識的東西,最重要的是如何應用網絡學習,遇到問題上網找。雖然接觸網絡的時間很長了,但用它也解決學習中一個具體的問題,這還是第一次實踐。另一方面處理項目的事的方法也學了不少,如何采購,這個我現在還沒學會,但是明白了,采購也是很有學問的。
這些時間比平時努力多了,經常利用午休的時間學習,經常在別人休息的時候復習英語,電腦一般不在宿舍了,10點之后回去的時間沒事一般都學習了。很充實。但是這遠遠不夠。很多人認為做項目影響學習,或許會有人覺得是“不正業”的,要從根本上說明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就要從學習成績上不差下,要比以前有很大的進步。要努力。別人的看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讓我們信心百倍地走下去。這只是個開始,也許連開始都不算,路很長,有在多的困難也要堅持下去。我相信我的選擇是正確的,要有足夠的信心,付出加倍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