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單片機的以太網接入方案~W5100和ENC28J60都是被常常使用到的芯片,這兩種方案也可以說是硬件協議棧和軟件協議棧的典型代表,兩者都是經住了市場考驗的~關于他們的使用和討論也比較多,除了在傳統單片機的以太網接入中被廣泛使用,我們也能看到他們在開源硬件的以太網擴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讓我們看看部分論壇的討論吧。
———————-
來自“極客工坊”
提問: ” 本人純新手、還沒買網絡模塊、看了些教程感覺這兩個功能差不多,不知道使用起來哪個好用。刻詫殐r格w5100比enc28j60貴不少啊,這是什么原因?求前輩指點。”
回帖:
— “一個是官方出的庫,一個是第三方出的庫,兼容性方面存在區別“
—“絕對w5100好用多了,官方例子多,就是貴”
—“建議直接上W5100,性能穩定、第三方庫各種豐富啊!”
—“我用的就是w5100,有現成的官方庫,蠻好用”
—-“w5100自帶TCP/IP協議棧,enc28j60只有mac和phy,上層都需要自己實現。
對于arduino,w5100是首選,w5100也是arduino官方的方案,開發庫完備!”
—“ENC28J60這個產品提供的是底層的MAC+PHY(10M Base T)
W5100這個產品是 硬件TCP/IP協議棧+MAC+PHY(10/100M Base T)
也就是W5100里面用硬件邏輯電路實現了TCP/IP的協議棧結構,不需要向ENC28J60這樣的網絡控制器那樣還需要一個資源較大的MCU跑軟件協議棧。你直接把W5100當外部RAM使用,MCU初始化一下I/O,寄存器等就能使用了。是一種簡易快速拓展Ethernet的方案,在穩定性及高效性方面表現也非常突出。”
——————————-
注:W5100是Arduino官方以太網擴展板的選擇,各種庫文件都很齊全規范,使用起來也很容易。Arduino選擇W5100的一個很大的原因在于W5100能有效釋放主控單片機有限的內存資源,并且嵌入了經過市場驗證的、成熟的硬件協議棧。關于價格的問題,許多朋友可能會陷入單純地將W5100看做PHY與MAC的集成的誤區,從系統整體性能來看,WIZnet的以太網方案還是很值得大家去嘗試的~WIZnet在以太網接入方面受到了廣泛地認可,相信隨著WIZnet在市場的不斷推進和銷量的不斷提升,價格也會讓朋友們更加滿意~
除了開源硬件社區的看法,讓我們看看來自單片機論壇的討論:
提問:“新手,還沒有買任何學習硬件,只在看資料,想先了解下,哪位指點下,要求簡單的,成本低的,對速度無要求。”
回帖:
—“w5100更好一點。。。。。。。。。。。。。”
—“W5100更簡單一些,我正在用W5100做項目。”
—————————–
提問:“面臨項目方案選擇,求幫忙”
“現在的項目是通過單片機進行環境參數的網絡傳輸
面臨網絡接口方案的選擇。
STM32F107+PHY;
STM32F103+W5100;
STM32+CS8900A;
STM32+EN28J60;
STM32+DM9000AE;
反正是眼花了,沒主意了。求大伙指點迷經。”
回帖:
—“這個么,建議使用W5100,數據量低的話,它有SPI接口可用,我正在做W5100的項目,到時候可能會考慮開源。”
—“期待開源之后的驚喜。W5100的話,可能性能還是很不錯的啊!”
—“可以看一下PIC的8位單片機,帶以太網接口,協議開源,免費用。”
—“PIC的用EN28J60還真是挺常見的”
———————————–
再看看一個團隊對于STM32單片機以太網方案的選擇征集意見:
“論壇預定要開一個STM32小苗板實現以太網的專題
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議呢?
那個方案更合適?
CS8900A?DM9000A?W5100?ENC28J60?”
雖然回帖的響應不積極~我們無法從中了解大家的看法~
讓我們看看他們最終的選擇吧~
“STM32F103的W5100以太網開發板”
“開發板主要特性:
CPU采用STM32F103單片機,用戶可以非常方便地移植軟件到ST的Cortex單片機上;
單片機采用SPI總線和間接總線與W5100接口,用戶可任選一種方式;
提供JTAG接口用于單片機軟件調試,可通過RS-232C接口下載程序;
CPU和W5100采用3.3V電壓供電;
提供標準RS-232C串行接口。”
我們也可以看看下面的部分回復:
—“STM32外置硬件協議棧,這才是穩定的保障”
—“是呀,很多工業控制設備和安防設備使用的都是我這個方案的。”
—“W5100體積還真不大,帶PHY,基本上是屬于最小的了”
帖主也提到,“我們會在這些開發板平臺的基礎上持續推出高水平的應用項目。”非常感謝第九單片機論壇朋友們的支持,我們也期待他們的進一步發展~
以上就是部分論壇對于ENC28J60與W5100的對比看法~大伙兒可以參考一下,您也可以評論留言分享您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