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TimeDly(x)函數和SYSTick系統時鐘,這兩個為整個系統的關鍵點,同時也是我開始學習uC/OS-ii到現在碰到的最難理解的問題,可能是一直都處于裸機奔跑狀態,對OS還是感覺到很陌生,一時間很難去接收這樣一個非常偉大的東西。
首先是systick的介紹,systick為系統時鐘,作為uC/OS-ii的嘀嗒時鐘,也許有人會問什么是嘀嗒時鐘?就是這個時鐘不會停止,一直在運行,它好像是uC/OS-ii的心臟一樣,保證它不會死掉,可能又有人問,一般的單片機不是有時鐘嘛,代碼一樣在運行,為什么要要這么個玩意---嘀嗒時鐘!我開始學習uC/OS-ii的時候也是這種感覺,當時沒有人去講解,自己不停的在那里想,看書啥的,后來通過寫一個2個任務的代碼就明白了這個嘀嗒時鐘的重要性,如果系統中移植了OS,那么就得把OS和用戶應用程序代碼(也就是任務)作為2個部分看待,所以我們可以看作系統需要兩個時鐘,我是這么理解的,具體是怎么樣的,在以后的博文中會細細說來!
假如我們將systick設置為10ms(根據處理器的clock而定),也就是每10ms的時候會進入systick中斷,systick這個功能可由一般的定時器取代,在這個中斷服務程序中會執行OSTimeTick和OSIntExit兩個函數(可能結合源代碼看)。
在介紹這兩個函數之前需要先對OSTimeDly(x)進行相應的說明,OSTimeDly(x)為系統延時,假如在某個任務中對其進行調用,表示這個任務已經由運行狀態轉換到等待狀態了(任務比較常規的狀態為等待、就緒和運行這3個,另外2個:休眠和中斷相對那3個狀態而言顯得就不是這么突出了),并且會做一次任務調度(什么是調度?不用糾結很多,就是把處于就緒態的任務通過某一算法轉移到運行態),使就緒態中(所有的任務通過OSTaskCreate()函數使其處于就緒狀態)最高優先級的任務處于運行狀態,同時會將該任務TCB中的OSTCBDly參數設置為x(注意是全局變量),系統任務的狀態轉移如下圖1所示,這個轉移圖非常重要,如果還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那么表示看書看的還不夠,還得繼續:

圖1:uC/OS-ii狀態轉移圖
前面提到了systick中斷服務程序中的兩個函數OSTimeTick和OSIntExit,每次進入systick中斷都會在函數OSTimeTick中對OSTCBDly(OSTCBDly為任務調用OSTimeDly(x)函數中的x)進行減1操作,當這個值減到0的時候,uC/OS-ii會將該任務由等待狀態PUSH到就緒狀態(注意這里不是任務切換),OSIntExit函數會獲得就緒表中優先級較高的任務的prio值,并且判斷具有這個prio值的任務是不是當初那個被中斷了的任務,如果不是則需要獲得這個新任務的TCB指針并且執行中斷級的任務切換使其處于運行狀態,如果是當初那個給中斷了的任務,則需要繼續執行這個任務,不會進行任務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