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正式上班已經4年,加上上學時,在自家工廠打工,工作年齡非正式加正式,差不多7年了。在這7年里,經歷或見證了幾家公司的從盛到衰,有如大浪淘沙般滔滔不絕。這其中,有親戚,也有長輩的同事,同學,還有自己出去找工作的領導。見的多了,感觸就多了,有很多東西也看明白了;◣滋斓臅r間,寫一寫關于企業的感受,就當是這幾年的工作總結吧。在外面混了7年,雖然沒大成,但寫點這個,也證明自己沒白在社會上混。
1、歷史
49年解放到現在不過百年,解放前,就不說了,解放后就有了國企,由于是戰后,所以干啥都成功,這就不用說了,并且體質啥的,也相對簡單。國營,所以工廠都是國家的。國家的買賣,國家的錢。
2、起源
由于生的太晚,所以改革開放啥的,歷史面貌啥的,我也不知道,也沒有去花時間去考證,所以就不評論了。 96年以前的事情,都是聽長輩描述的。據說,在大躍進時期,有一個階段工作情緒高漲,生產力較高。然后慢慢的就不行了,至于為啥不行,肯定也有當時的原因,無論是歷史原因,還是政治原因。由于沒有考證,也不評論了。后來,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圈,至此,中國走向體質改革。從國營到私營。后來,這個圈圈貌似搞的還挺不錯,所以慢慢被各大城市所效仿。中國就此也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后來就出現了一個叫下海的這么個詞,意思是放棄原有國營工作,自主創業當老板。后來這些個不怕死的下海者,都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因為是給自己賺錢,所以競爭力肯定要比國企厲害。所以私企的蓬勃發展,就對國企造成了壓力,導致很多國企開始虧損。后來又出現了一個詞,叫”下崗”,意思是虧損的企業沒錢給員工發工資了,要裁員增效,然后把他們開掉。然后讓他們被迫下海,或者在岸邊等死。在這一次的下崗大潮中,俺娘就是一個被迫下海的國企職工。也是因為被逼無奈,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不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搞了幾年的小廠子,還算不賴。
3、回到現在
說了這么多過去,現在,回到今天。說說現在。當初由于體質的變革,一些被迫下海或自主下海的成功者,在成功的同時,也慢慢的走向衰亡。到目前為止,市場經濟已經發展很多年了,他早就不是那個初級階段的時候了。所以也不能用初級階段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看待社會和看待創業了。在我看來,以前的成功應該歸功于變化的社會,這些人只不過是搭上了一個時代的順風車。大環境的驅使,加上勇氣或走頭無路的無奈,加上能吃苦的毅力。成就了這些人。而并不是因為他們的能力,素養,以及堅定原則的信念。說簡單點就是,我接觸的很多成功人士,都是粗人,膽大不怕苦。并不是那些訓練有素的,有思維有智慧的人。并且這些個粗人在成功之后,就開始飄飄然。所以這些人,成于環境,必然也要敗于環境。環境的變化,還是會淘汰掉這些有問題的人。
不變的是變化,F在的環境已經不同與以前,各種情況都在變化,并且比以前更為復雜。所以到現在,很多以前賺錢的公司相繼倒閉,我聽到前幾年的統計,中國的企業壽命大概是2.5年,也就是說在很多公司在成立3年的時候,已經變賣家產,退房,散人了。這其中也暴露出許多的問題,尤其是在高速成長中的中國,這結果,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4 、需要正視的問題
無論是在企業初創還是在轉型,就現在而言,決策者都要面臨這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有的時候會被忽略掉。1,競爭對手,現在,一個項目很少有沒人干的情況,小到隨處可見,大到航空母艦,從生產,制造,到服務。都有人在做,并且他們的實力已經積累到了非常高的程度,技術實力很強,管理體系已經完善,各種情況已經遇到過了,能活到現在,說明已經相當強大了。而你呢,卻啥都沒有,技術,或許是閉門造車出來的,或許是別的行業積累的。管理幾乎為0,你自己都沒干過,那么手底下的兵又怎么知道如何干呢?最重要的是突發情況,各種突發的情況,也許一次就會要你的命。這在你最初干的時候,是完全不知道的。2,技術瓶頸,這是大部分生產型企業的很糾結的問題。都說國產的東西質量差,不好用。其實問題在于積淀太少了。我見過不少老板,在投一個行時,只看到了這個行業可以賺錢,只要弄出來,那錢呼呼的就像大風刮來的一樣。但他們并沒有看到這個行里水有多深,F在不像以前,能弄出來就行,F在的要求是,不僅要弄出來,還要弄的好,人家才會買。所以又有很多人死在了技術瓶頸上面。3,市場時機,無論是競爭對手,還是大環境。出手早了或者晚了,都會死。早了,別人意識不到,晚了,市場又被別人所占領。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還是比較靠譜的。你在入手的時候,沒到還是晚了。4,人員問題與飛漲的物價,目前的中國,人工費用高,人才稀缺,人員流動率高,是每個企業不可忽視的問題。就我的家鄉標準來說,10年前賺2000就算高薪,而10年后的今天,賺1萬才算高薪,普通的員工最低的工資就得2000左右,一般的3000-5000.。并且生產原料和平時的一些運營成本也在成倍數增長。企業的成本增加了,而利潤沒有增加的情況下,那就等著倒閉吧。5,逐漸完善的企業制度,近年來政府花很大力量在用工制度的完善上,這確實是個好事,因為這會保障員工的利益,不受損害。以前不上保險,現在就要求上保險?梢允〉,現在就不能省了,可以拖欠的,現在就不太能拖欠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制約企業發展的一個因素。
以上這些問題,如果被忽視,那么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者,你得到的結果只有失敗,我想成功的幾率應該不大。
5、領導者的心態
知道了問題,現在就說說心態。對于一個企業而言,領導者的心態我覺得是可以決定一個企業的命運的。不僅是這樣,即使是國家,國家領導人的心態也會決定著這個國家的命運。所以對于企業領導者來說,兩個重點,一個重點是決策,另一個重點是心態。決策用來抓主動權,而心態則用來把握方向。兩者缺一不可。其實,領導也是人,也有弱點,所以他們會出錯。所以出錯,就導致了企業走向下坡路,真正搞大的,都是在決策與心態上完美并且不出方向性錯誤的人。這些人,堪稱完人。所以說,不是說,隨隨便便就能成功的,也不是是個人,就可以把成功維持長久的。這需要付出比一般普通的員工更多的艱辛和痛苦,甚至是心理上的折磨。所以說,領導者想要成功,首先要擺正心態。
1,不能有一夜暴富的想法,這個世界有一夜暴富,但我想,那好事肯定砸不到我的身上。作為領導就更不能有一夜暴富的想法。并且那種想法不靠譜,即使有一次成功,也不會有兩次,三次。不過我見過很多人有,包括我以前也有,后來,我改變了我的想法。
2,不能有依賴別人發財的想法,在社會上,有很多人有人脈,有的是政府的,有的是企業的,然后有時候,就完完全全指著他們,讓政府給你買單,讓企業給你買單,這種想法也是不靠譜的,一旦你指望一個人時,那么這個人就擁有了主動權,所以你得看他心情,他高興了,就給你,他不高興就不給你,并且現在的人,誰也不是傻子,如果有錢,不自己留著,誰會給你呢?如果你的產品或者服務不到位,那么誰又會為你的東西去買單呢?
3,不能有不勞而獲的想法,這種想法的人也有很多,他們很聰明,知道資源的整合。并且也有一些有人脈關系。所以他們就會想,我開一家公司,找個文員,找個人力,找個財務。然后在找幾個業務,再找幾個技術,找幾個操作工。技術一研發,操作工一生產,銷售一賣。我最后一拿錢,啥事也不用干,多好。有這種想法的人,往往由于太過聰明,而反被聰明誤。他們的聰明總是讓自己覺得別人都是傻子。并且事情會按照他們的既定軌道去運行。而事情發展到最后,他們就會覺得最傻的是自己。因為他利用別人的同時,別人也再利用他,結果確實別人達到了目的,而他們自己沒有達到目的。這就是一種失敗。因為社會發展到現在,傻子只是少數,而聰明的人卻越來越多。并且你不會一眼看出誰是傻子,誰是聰明人,他們也不會告訴你。并且這種人生活的也會很辛苦,因為他能欺負的只有弱者,強者是不會跟他們玩的,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弱者。自己弱,并且懶惰。所以這種想法還是不要有的好。
4,堅持原則,負責任,憑良心,艱苦樸素。作為領導者,無論是企業的,還是政府的,都應該身先士卒,做事情的時候,考慮不良后果,并且做好相應的準備以及事情不利發展的預案。并且堅持原則不動搖,能干的干,不能干的,缺德的,違法的堅決不能干。給錢再多也不能干。不要為了錢放棄原則,我覺得這是一個最沒有水準的事情,因為放棄原則就要承擔苦果。并且這是不值得的事情。如果你艱苦樸素,處處為別人著想,幫助別人,別人也不是傻子,他記住你,幫助你,給你帶來的收益,肯定是花多少錢都買不到的。
5,該狠狠,該殺殺,該突破就得突破。做為領導者,也應該有其霸道的一面,因為他掌控這一個企業的命運,不能因為哥們義氣,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原因所束縛。如果不恨,則下屬會犯上,如該殺的不殺,那么不該殺的就會走掉,如果該突破的沒有突破,那么企業就會徘徊不前,并且會向下坡路發展,坑了自己,也害了別人。走了這幾家公司,發現,小公司的領導,手下總是有一些個聽話的人,而不是有能力的人,這些聽話的人因為聽話被留下,而不是因為有能力被留下,這會給那些有能力的人一個不平衡的心態。久而久之,這些有能力的人,就會離開。剩下的,就是膿包和飯桶。并且這些聽話的人也會在公司里面爛攪屎,因為這些人不會別的,只會溜須拍馬,欺下滿上,推卸責任。如果這樣還被重用,那這家企業肯定是會死的很慘的。毋庸置疑。所以作為企業主,應該有其獨斷的一面,來應對一些事情。這會給企業帶來好處。
6,善待員工,多在工作上為他們協調協調,多在生活中,對他們一些關懷,多和他們聊聊天,說說話,掌握一些他們的心里動向。多為員工做一些培訓,在企業能承受的范圍內,提高一些福利和待遇。根據不同員工的需求,制定一些個性化的制度,這些都是抓住員工凝聚力的方法,畢竟他們是給你賣命的,還是那句話,誰也不是傻子,你對他們好,他們也會反過來對你好的。不過,我走的這幾家公司,很多領導的心態確是,我是領導,所以我高高在上,我只負責方向,剩下具體的事情,由你們來做,怎么做我不管,如果你做不好,我k你也是應該的,因為我給你錢了。大公司這樣也就這樣了,有的,就那么十幾個人的小公司,那老板也這樣。我不去評論這樣做是好是壞,看到的結果就是,要么員工不舒服就走了,沒有能力的在無奈的情況下留下來的,就會把你的公司胡搞一通,因為你不去具體的幫助他,你不對他負責,那么他肯定也不會對你負責。最后的結果是倒霉的是老板,員工呢?干不好,拍怕屁股走人了。何必呢?其實轉變一些想法,事情就會很舒服的。
6、企業的樣子
對于小企業,很多都是在維持,甚至是虧損。其很重要的原因人員方面的問題。這在于一個企業的體質,和領導者的心態。這些決定了人員的素養。簡單點來說,我管他叫家風。一個企業和一個家一樣,都有家風。有的企業適合能人,而有的企業適合弱者。其實我待的這些公司,都是人員流動非常大的單位。我一般可以從新兵待到元老。企業人員流動大,卻不被領導所重視,是很常見的。這些領導不去分析原因,只是一味的去抱怨,人才不好招,人不好管,如何如何。他們卻從來不從自己的身上發現問題,尋找原因。為啥國共內戰的時候,人都喜歡跟毛澤東這個窮的掉渣的共產黨,而不愿意跟蔣介石的都是美式裝備的國民黨呢?是單純的工資問題嗎?不一定吧。我覺得還是領導的人品問題。
對于人員來說,一個試用期的員工的花費,應該是他工資的10倍,為啥,因為剛來,他啥都不知道,需要培訓,即使是簡單的。需要有一段適應,效率極低。需要出錯,成本相當高。需要工資。如果他在試用期以內就走了,那么你這些花費就付之一炬。正常的員工工作時間我覺得應該是2-5年。太短和太長都不好。但很多領導卻都不懂這個道理,人嘛,中國有的是,你不干他干,我用很少的錢,就可以找到人,有你沒你無所謂,毛毛雨。這就是我看到的小企業現狀。
如果一個企業能簡化流程,提高效率,按部就班,說明這個企業已經形成規模,并且應該是會很不錯的。如果人員流動相對較小,在2-5年內,那么這家企業應該會是一個不錯的企業。
以上就是我4年的感觸,也許不全,也許不準確。但確實是我看到的。寫下來,告訴自己,沒白干,也告訴自己問題,給自己一個驚醒。無論你做到啥份上,千萬別飄。錢一分一分踏實掙,做一個不敗家的人,如果來的容易,就不會去好好珍惜,所以去的肯定也容易。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