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24號決定要做風扇開始到現在有20多天的時間了,雖然不是每天都在弄,但基本上都是圍繞著這個轉。總的來說做了兩次,第一次要在30號交到科聯,結果失敗了;第二次回家鄉辦完身份證后開始,因為有了前一次的經驗基本上沒遇到太大的問題,而且時間比較充足,做起來沒那么趕,但效率也有點低。
第一次開始做時沒有馬上焊電路,而是用protues畫圖和仿真,弄那個弄了兩天多,結果還是沒出結果,還弄到很煩。后來才認識到這是個愚蠢的做法,下次一定不要,一方面浪費時間,另一方面浪費精力,沒仿真出來不一定實現不了,仿真出來了焊出來的結果也不一定行。所以下次做什么只要粗略地計劃一下就開始焊,錯了再說,總比天天拿軟件仿真要好,起碼焊了就有進度了。剛開始設想風扇的功能有:溫度顯示、定時、調速、遙控。開始是用數碼管顯示,因為至少要五位的,但最多只有四位所以費了很多的時間將一個兩位和四位的連在一起。先是做18b10溫度顯示模塊,那個比較快就可以做出來,但加入PWM波調速以后數碼管就不停地閃,是因為中斷不斷產生數碼管掃描不夠快造成的,調好程序弄到不閃但顯示較暗。開始是做5v電壓的,經過PWM的調速能夠實現電壓的調整,但因為IO口的電流很小無法驅動電機。在網上找了很多驅動電路,三極管試了很多次,L298也試了還是不行,有電壓變化但電機動不了,動了轉正常那里弄到我很糾結,最后還是因為這里沒按期完成拿去科聯。現在回想起來,沒成功的原因有:飛線太多,可能導致接觸不良;三極管驅動只有一級,無法達到電機轉動電流;一味只測電壓,沒考慮電流;電路焊得不好,可能有很多虛焊,L298可能接錯;
在科聯看到其他人的作品后有很多的覺悟,一方面很慚愧自己做成那樣,強人很多;另一方面覺得別人有些方案很好,值得借鑒;所以在第二次做的時候就能走錫就不飛線,飛也只飛很短,不用數碼管改用液晶,還加多了ds12c887做時間日期的顯示。在第二次做遇到的問題主要是編程上的,溫度顯示經常會有錯,后來知道在溫度轉換時要先把中斷關了,不然沒轉完中斷又產生所以出錯。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開始液晶一直無法顯示12c887讀回來的時間,開始讀回來的全是0,以為是程序問題,所以浪費很多時間在上面,后來又懷疑電路,但焊了兩次結果還是一樣,所以就去買了新的12c887。新的就能讀回來,但全是秒,所有的寄存器都是一秒跳一下,而且數值也是一樣的。用杜邦線在開發板上試又正常,后來看學習板上的原理圖知道液晶和DS12c887是共用一個IO口的,結果就改成用一下IO口就行了,但現在我還不知道為什么可以這樣用。后面就是一些程序的小問題要不斷的調,現在下載軟件顯示成功燒寫1061次,桌面上壞了的單片機接近十個了。
第二次用的時間是十天左右,風扇的功能有:溫度顯示、時間日期、鬧鐘、定時關、遙控調速、自然風、傾倒自動關、檔位顯示
不足:震動比較厲害,噪聲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