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宏晶單片機(STC)做的還算成功,基于MCS-52內核,用52的內核在51的基礎開發新的功能,添加SPI串口控制,添加雙串口,添加雙DPTR,添加P4口,添加AD等,利用52比51多出的spf空間開除更多的功能。最主要的是STC的串口下載功能ISP和ASP,使得單片機的開發成本大大降低,也利用ASP做出了單片機內部的EEPROM。
但國人的特點大家都還是知道的,有了蛋糕大家都想吃。其次還讓人滿意是義隆單片機(ELAN),基于PIC內核,因為接觸51的人更多,所以義隆就把pic的匯編語言改成和51相似的格式,pic里面的MOVWF改成了51的MOV,A,F。義隆的編譯器和51不在一個層次,c語言的編譯效率不是太高。義隆單片機開發要用昂貴的仿真器和燒寫器,芯片是OTP編程,不適合開發,適合做成熟的產品,單片價格只有1元不到,一個字便宜的一逼,老板一聽這價格就想用,PIC的價格至少是這個20倍,宏晶的51是它的5倍。最主要的是義隆單片機對LCM顯示的直接驅動,避免昂貴的LCM驅動電路。
和泰(HOLTEK)單片機,基于51內核,但不可以像STC一樣可以用KEIL開發。它有和義隆一樣的便宜的價格,有更出色的LCM的支持,組主要是人家是51的內核,所以匯編編程會很簡單。
十速(tenx)單片機,完全的pic單片機的復制版本。也是今天剛聽說,原本以為他和pic單片機的型號是一一對應的,且內部結構和匯編語句完全相同,以為他可以使用pic的編譯平臺MPLAB,這樣可以掛載picc進行c語言開發。但事實不可以。本公司的編譯器不太讓人滿意,據聽說它的的c編譯器會于今年6月份出爐。我想他的亮點,一是它是真正意義的pic單片機,結構,匯編格式,二是那價格簡直就是收廢品的價格。
其他還有許多許多,比如松翰——筆者水平有限只知道這點。
這兩天一直在調試中穎單片機,對于中穎單片機有了自己的看法。
自己用過51,avr,pic。最近有一個小項目。需要兩個usart。朋友推薦用中穎的sh88f516.這個單片機性價比不錯。全部程序用51移植就可以,引腳都通用。類似的51核芯片我也用過stc的,但是看到stc的數據手冊之后。感覺用著很不爽。連數據手冊里邊都是廣告。用了一次之后就再也不用了。
關于中穎單片機。我感覺這個芯片以后應該51增強單片機中的主流。性價比非常好。能夠串口直接下載程序。數據手冊和pic的類似。這個應該是初學者最好的入門工具。學會之后可以很輕松的入門avr,pic。不過感覺現在對于中穎單片機的市場推廣不是很好。感覺使用者還是很少。百度上資料很少。但是我相信,這個芯片未來2年,一定能夠占領中國增強型51的大部分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