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時就已經知道了了解過了最小系統的組成---主介紹控,RAM,ROM。其中RAM是掉電就沒有程序的,而ROM是掉電后程序或者數據還能夠保存其中的。 對于電腦(PC)來說,主控就是CPU (Intel或者AMD),RAM就是內存條,ROM就是硬盤或者磁盤。對于硬盤和磁盤能夠保存數據比較好理解。吸鐵石和高中物理的磁電轉化就基本大概了解磁盤的原理。 但是對于嵌入式產品來說,一般不會用到硬盤,磁盤。基本都是用的NOR flash或者 NAND flash。這個東西是怎么能夠把程序存下來的呢?引起了我們的思考。這種電子產品,一般通過電子的流動來工作,但是當電沒有了,機器也就無法保持原來的狀態,數據也就沒辦法保存。但是科學家們的思想是超級強大的,他們找到了一把鎖,把電子鎖起來,并且沒有外部通電的情況下,電子依然無處可逃,并一直保持這樣的狀態。
這個究竟是怎么樣的一把鎖,還請看看下圖。
掉電1.png (19.42 KB, 下載次數: 56)
下載附件
2018-7-17 15:51 上傳
圖1 初始狀態的flash存儲單元
掉電2.png (24.14 KB, 下載次數: 59)
下載附件
2018-7-17 15:51 上傳
圖2 擦除(erase)狀態的flash存儲單元
掉電3.png (22.85 KB, 下載次數: 52)
下載附件
2018-7-17 15:51 上傳
圖3 寫入(program)狀態的flash存儲單元
從上圖可以看到中間藍色的那個方塊的電荷有變化,而且這個塊跟周邊的塊都沒有接觸。電荷通過某種方式被注入到了藍色的中間方塊中。而且周圍都是絕緣體,所以當掉電(斷電)時,這個電荷的狀態可以被保存在藍色的中間方塊中,等下次通電后,又可以通過一種方式將這個電荷讀取出來,這樣的過程就完成了flash的編程和讀取。
至于是怎樣的方式將電荷注入到中間藍色方塊中,以及如何讀取電荷信息,后面我們還會詳細講述。請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