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陣鍵盤模塊 鍵盤分為編碼鍵盤和非編碼鍵盤,鍵盤上閉合鍵的識別有專用的硬件編碼器實現,并產生編碼號或鍵值的稱為編碼鍵盤,如計算機鍵盤。而靠軟件編程來識別的鍵盤稱為非編碼鍵盤,在單片機組成的各種系統中,用的較多的是非編碼鍵盤。而非編碼鍵盤又分為獨立鍵盤和矩陣(又稱行列式)鍵盤。 在本系統中,所需的案件要有12個,故所采用的方案就是矩陣鍵盤。 溫度控制系統中3×4矩陣鍵盤(如圖2-1),是將12個按鍵排成3行4列,第一行將每個按鍵的一段連接在一起構成行線,第一列將每個按鍵的另一端連接在一起構成列線,這樣便一共有3行4列共7跟線,我們將這7跟線連接到單片機的7個I/O口上,通過程序掃描鍵盤就可檢測12個鍵。 單片機檢測是否有鍵被按下的依據是檢測該鍵對應的I/O口是否為低電平。矩陣鍵盤兩端都與單片機I/O口相連,因此在檢測時需認為通過單片機I/O口送出低電平。檢測時,先送一列為低電平,其余幾列全為高電平(此時確定了列數),然后立即輪流檢測一次各行是否有低電平,若檢測到某一行為低電平(這時又確定了行數),則便可以確認當前被按下的鍵是哪一行哪一列的,用同樣的方法送各列一次低電平,這就是矩陣鍵盤檢測的原理和方法。
2.3 LCD液晶顯示模塊 溫度控制系統選用的液晶顯示屏HD44780。各引腳功能如下: 1) 主電源引腳VCC和VSS VSS(引腳1):電源地 ; VCC(引腳2):電源(+5V); 2) VEE(引腳3):對比調整電壓; 3)RS,R/W,E RS(引腳4):數據/命令選擇端; R/W(引腳5):讀寫控制端; E(引腳6):使能端; 4) DB0-DB7(引腳7-14):I/O端; 5) A 和K A(引腳14): LCD背光源正極; K引腳15):LCD背光源負極;
1602液晶模塊內部的控制器共有11條控制指令,如表下表:
1602液晶模塊的讀寫操作、屏幕和光標的操作都是通過指令編程來實現的。 指令1:清顯示,指令碼01H,光標復位到地址00H位置。 指令2:光標復位,光標返回到地址00H。 指令3:光標和顯示模式設置 I/D:光標移動方向,高電平右移,低電平左移 S:屏幕上所有文字是否左移或者右移。高電平表示有效,低電平則無效。 指令4:顯示開關控制。 D:控制整體顯示的開與關,高電平表示開顯示,低電平表示關顯示 C:控制光標的開與關,高電平表示有光標,低電平表示無光標 B:控制光標是否閃爍,高電平閃爍,低電平不閃爍。 指令5:光標或顯示移位 S/C:高電平時移動顯示的文字,低電平時移動光標。 指令6:功能設置命令 DL:高電平時為4位總線,低電平時為8位總線 N:低電平時為單行顯示,高電平時雙行顯示 F: 低電平時顯示5x7的點陣字符,高電平時顯示5x10的點陣字符。 指令7:字符發生器RAM地址設置。 指令8:DDRAM地址設置。 指令9:讀忙信號和光標地址 BF:為忙標志位,高電平表示忙,此時模塊不能接收命令或者數據,如果為低電平表示不忙。 指令10:寫數據。 指令11:讀數據。
0.png (9.06 KB, 下載次數: 32)
下載附件
2017-11-20 19:55 上傳
0.png (15.43 KB, 下載次數: 37)
下載附件
2017-11-20 19:56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