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認識電
大家在生活中都見過或使用過哪些用電的東西,哪位小朋友能給大家講一下(互動)(等待小朋友們回答)
是的,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已經時時刻刻離不開電了,電燈可以給我們照明,電話能讓我們和遠方的親朋好友通話、發信息,電腦的功能更是強大,它能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比如網上購物,視頻通話等等。但小朋友們,你們想過電是個什么東西,它是什么形狀,有氣味,有顏色嗎?它為什么如此的強大?它是怎么來的……有誰思考過嗎?(互動)(等待小 朋友回答) 一、電是什么
1、電是何時被發現的? 其實人類對電的認識是在長期實踐活動中,不斷發展、逐步深化的,經歷了一條漫長而
曲折的道路。人們對電現象的初步認識,可追溯到公元前 6 世紀。希臘哲學家泰勒斯那時已 發現并記載了摩擦過的琥珀能吸引輕小物體。我國東漢時期,王充在《論衡》一書中所提到 的“頓牟掇芥(dun mou(一種海龜) duo(吸付) gai(一種很輕的植物)”等問題,也是說摩擦琥珀能吸引輕小物體。古代人對電的認識,是從雷電及摩擦起電現象開始的,我們常見的 閃電其實就是 云體之間相互摩擦產生的電所放出的火花(舉自然現象)。
2、電是什么?
所以說,電不是被誰發明的,它本來就存在于自然界當中,可以說它是一種自然想象, 也可以說它是一種能量,存在于自然界之中。
3、與電學發展有關的科學家?伏特、安倍、法拉第等 二、現代生活中的電能是怎樣產生的?
現在所用的電,大致可以分為電磁感應發電,化學能轉換成電能,太陽能發電等,當然 了,其他發電方法還在陸續研發出來。
電磁感應發電(火力發電、水力發電、核能發電):大家都知道磁鐵具有吸引鐵等金屬的磁力,這個力所及的范圍,就稱為磁場。在這個磁場中 移動線圈,線圈就會產生電。但是,在強大的磁場中,如果不能夠移動線圈(如果不使磁力產生變化),就無法產生電。 換言之,磁力的變化會使得線圈產生電。這個原理稱為電磁感應,而產生的電流,就稱為感應電流。
舉例: 水力發電:是利用水力轉動安裝在發電機上的螺旋槳,取代自行車輪胎的旋轉,使得磁鐵旋轉而發電。
火力發電:(煤)
核能發電:首先是利用鍋爐或原子爐制造出高溫,再利用熱使得水蒸發產生蒸氣,這些蒸氣 朝安裝在發電機上的渦輪用力噴射,就能夠使發電機旋轉而產生電。其它發電方式(了解):
化學發電,比如咱們日常使用的電池(了解) 太陽能發電(了解) 三、人類在進行科學技術研究、生產活動中是如何利用電能的(科學分析設計方式)?
1、導體與絕緣體: 能夠導電的物體稱為導體,比如各種金屬,鐵,鋁,金,銀,銅,甚至水等; 不能導電的 物體稱為絕緣體,比如塑料,木棒、玻璃等。
當然還有半導體、超導體等(解釋一下即可)。
2、電荷的概念:帶有正負電的基本粒子(引出電流的概念)
3、必須要掌握的幾個電學概念: 電源、負載(用電器)、電壓、電流、電阻、電功率電源:能夠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流的大小,方向(從正極流向負極)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電壓:形成電流的原因(大小、方向)
電功率: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單位:瓦特 單位 圖形符號、:
電壓的單位,伏特 (V)、 U 電流的單位,安倍(A)、 I電阻的單位,歐姆()、 R電功率的單位,瓦特(W)、P
4、電路:把電源、用電器(負載)、開關、導線連接起來的閉合回路(電池電路)、
5、開路、斷路、短路、串聯、并聯
6、歐姆定率:公式:I= U/R; 導體中的電流大小,中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7、常用測電裝置:電壓表、電流表、使用方法、圖形表示
8、電流的分類:交流電和直流電(交流電沒有正負極之分,直流電有正負極之分)。(介紹 家庭安全用電常識、介紹家庭用電電壓、安全電壓)
簡單的手電筒電路:(黑板上畫出)
四、這一節課的目的:
1、讓孩子們了解電是什么、電能的傳輸、分配、安全用電
2、理解并掌握電學中重要的基礎概念(電源、電壓、電流、電阻、電功率)
3、理解并掌握電學中相關物理量的圖形符號表示、單位
4、學會畫簡單的電池電路
五、作業:
1、 理解什么是電源、負載、默寫歐姆定律并說出其含義
2、 掌握電池電源、電壓、電流、電阻、功率的圖型表示符號及其單位
3、 列舉與電磁學發展有關的科學家
六、下節課預告:
半導體、PN 節、二極管、三極管、電阻、電感、電容電子線路圖識圖方法、設計

這是以前給小學生培訓單片機做的一套講義,盡量的做到了通俗易懂,現分享給大家,絕對的純原創資料.
全部資料下載地址(共15章,pdf格式):
http://www.zg4o1577.cn/bbs/dpj-9852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