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讀初中時開始對收音機制作發生了濃烈的興趣, 曾業余制作過礦石收音機、電子管收音機、半導體收音機、半導體擴音機、電唱機、電視機等。上世紀6o年代初,在北京工作的姑媽化費了一個多月工資, 從北京電子管廠買了幾只晶體管寄給我。我就是用這幾只寶責的晶體管進行了反復的電子制作實驗 。我從來復式收音機入手, 逐步提高到制作超外差式收音機,并要試著各式各樣的電路制作。 當時我所在的小鎮還沒有通電。 在炎熱的夏天傍晩,沒有風扇,人們都到屋外乘·京去了。 我坐在小閣樓里, 點著帶燈罩的煤油燈燒熱格鐵, 輝接線路板。工作之間,雖然汗流口背,但仍然興趣盎然。 當時對超外差式收音機的較復雜的統調方法不懂, 又買不到有關這方面的書,也沒有人可請教。 我好容易借到了一本有關收音機的外文翻譯書,書中對超外差式收音機的統調只有簡單的幾旬話介紹。 我象在迷宮中找出路,對書中講述的內容反復琢磨,堅持不懈進行實驗, 歷經數十天的不斷實驗和領會, 終于器然開朗,進入了收音機的自由王國。 我先后制作了各式各樣的臺式收音機、袖珍式收音機,并幫助鄰居朋友裝了好多收音機。 學習制作收音機的過程中使我打下了初步的電子技術基礎。以后,我又作了電子治療儀、恒溫控制器,觸電保護器等。在上世紀70年代初,這些技術是很少有人掌握。因此,我在單位里就得到了重用, 開始負責開發新產品工作。1979年,我看到市場上收音機很暢銷, 一些小臺式收音機供不應求,于是就決定開發收音機新產品 。當時縣工交局是主管,有點不放心;.畢竟當時還未有縣級企業生產過收音機。 我就先生產幾合收音機樣品, 到上海幾個有名氣的收音機專賣商店進行推銷。 經過上海有關主管部門的一個多月的考核,終于通過了樣品鑒定。第一 批就簽訂了幾千合收音機的合同 。 沙洲無線電廠就誕生了 (張家港市前身)。 當時資金不夠,我就根據生產實際自制品體管配對儀、β値測試儀、工作電流配置使等。買不起大儀器,就買了十幾合小型高頻信號儀。雖然,儀器少點 ,但很實用,對收音機調試質量完全有保障。 第一批收音機在上海徐家匯某商場就被排隊搶光了 。收音機有了銷路, 工廠有了收益, 繼而添置了幾十萬元僅器,進行了大批量的電子產品生產。 我們先后開發生產了電子管大臺式收音機、電子管、品體管混合式收錄音機及氣象儀器、電器儀表、漁用無線對講機、塔吊力矩保護儀等產品。在組織開發和生產這些產品的過程中,也是我學習技術的好機遇。我對電子技術的學習也跟著一步步深入, 從電子管到晶體三極管,從分立元件到集成電路, 從模擬電路到數字電路, 技術不斷提高。只要在電子領域出現新技術、新事物,我就不斷有目的地熟悉和學習 。學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時要經過不斷地琢磨、探討、鉆研,才能弄懂一個問題。 這就要靠堅持不懈的決心。有疑難時,可以將問;題相置一 下,但決不能前到困難就放棄不千。失敗乃成功之母。 在失敗中也有重要的經驗可;汲取。成功貴在堅持,責在堅持不懈的信心和毅力,要有“屢敗屢戰”的韌性。有人說:“所請英雄, 并不比普通人更有運氣, 只是比普通人更具有延續最后5分鐘的勇氣” 。這旬話說得很有道理, 也就是堅持到最后才能看見勝利 。現在,社會進步了,知識普及了, 學習電子技術就更加有條件了。 有一 位學習電子技術的技校學生, 剛到企業時對電子電路很感興趣, 學習進步也較快,后來,漸漸地興趨索然了 。 為什么呢?用他的話說:看見這一大塊線路板就頭暈。 這就是在工作中道遇困唯時,產生畏難情緒了。 不進則退,這是學習的大忌 。而另一位大專生,喜歡搶著參加電路裝配和電路實驗, 對一 些實驗的電路,他主動幫著焊接、測試數據 ,并對于不了解的電路原理,能夠勤問、勤學習 。因此,他進步很快,不到商年, 就掌握了許多自動控制方面的技術。 我認為學習電子制作要注意幾點: 1.根據實際情況扎實地學習好電子電路的基礎知識。比女口:模擬電路方面的運放電路使用知識; 常用電路基礎知識 (如三極管的常用電路知識等):常用模擬電路的使用知識(如555時基電路);數字電路方面的TTL 電路使用常識;COMS電路使用常識等。這些電路并不能在幾個月內就會很好地掌握,而是需要掌握先用先學, 急用先學,常用先學的原則。并要堅持系統地學習。 2.要動動手。 要對感興趣的電路進行實驗制作。 學習電子電路的特點是: 只有動手制作才能真正學會電子技術。如果單純理論學習,不動手實踐,就是學習一輩子也只能“組上談兵”,不會得到真才實學。因為,只有在實踐制作中才會碰到各式各祥的問題,而解決問題的能力,便是電子技術的精髓所在 。 一張設計得再好的線路圖,如果沒有進行實際制作和實驗,就無法知道電路的性能優劣。因此,勤學苦練是學習電子制作的至關重要。 3 要注意學習的方法和實踐的難易程度。 學習應該先易后難,步步深入,不能妄想一口吃成個大胖子。要多讀電子書刊。 肯于為購買圖書投點資。 另外;要盡量擴展知識面,以獲舉一反三的借鑒之功。實踐時要根據自己的條件來決定,不要做自己根本不能完成的事情。 只有力所能及才能不至f影 D向到自己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其實,再復雜的電路也是由一個個小電路組成的。 我們只要掌握了常用電路的特性,就能靈活地組成各種復雜的電路 。 4.要培養自己的濃烈興趣愛好習慣。 1興趣愛好是學習電子技術的動力。 有興趣愛好的人學習電子技術再累也不會覺得累 。 他會自覺自愿地放棄休息而廢寢忘食地進行學習和實驗。電子制作對于愛好者來說是一種 “娛樂”,是一種“享受” 。 5. 當掌握了一定的電子技術后, 就要努力制作一些對社會, 對單位有貢獻的電子產品, 那怕是改進同類產品也好。開發產品之余,應主動去解決一些生產現場的實際問題,以獲得更好學習的支持, 為自己的進一步學習和鍛煉打下基礎。 我曾接觸過許多剛踏上工作崗位的中專生、大學生,高中生等。一些學習過電子電路、自動化控制的大學生, 滿'懷信心地走上工作崗位,想用白己的知識為企業大干一場。 可是, 走到企業看到一大堆電子線路板就情了。這些復雜的電子電路,在書本上沒有講過 ,有許多元件不認識。這是由于我們的教育脫高實踐的一方面表現 。 教材往往比企業的實用電子技術要晩上幾年。因此,即使是學電子的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還是要堅持不懈地進行學習,才能掌握好實用的電子技術。 如果在讀書時就熱愛電子制作,實際接觸電子制作,這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后的開展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這些道理要等到走上工作崗位后才能明白 。學習電子制作,文化程度不一定是根本條件, 即便是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 也能夠掌握一定的電子制作技術。 關鍵是你對電子制作技術興趣的濃烈程度如何。實踐證明,有濃烈興趣的電子愛好者, 經過十幾年的刻苦勤勞的學習,其掌握電子技術的水平會大大提高, 總是會引人注目地成為電子技術上的能手。 真正喜愛電子制作的愛好者, 大多有堅持不懈的精神 。 電子技術就是在不斷的學習和實驗中得到了提高。學習電子技術并不是短期行為,而是要持之以恒,矢志不渝地學習一生的技術。電子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的趨勢, 就是我們電子愛好者不斷學習新技術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