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久999_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爱城_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_国产午夜视频_欧美精品在线观看免费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8209|回復: 2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雙向DC/DC電源變換器設計資料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17 年 6 月
DC/DC 變換器的功能是把一種形式直流電能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直流電能

的技術,主要是對電壓、電流實現變換。它廣泛應用在電力系統、交通運輸、 可再生新型能源、家用電器、計算機與通訊、工控等領域。

本 次 設計采用 自 帶 脈 沖 寬 度 調 制 信 號 的 STC12C5A60S2 單 片 機 發 生

47KHZ 的 PWM 信號,通過半橋驅動器 IR2104 控制同步整流的升降壓電路。 單片機能實時檢測電流電壓數值,并通過其自帶的 10 位ADC 反饋到片子內部 進行處理。當放電按鈕被按下時,同步整流電路為降壓電路,能輸出 1.0 到

2A,0.05A 可調的步進電流,形成電流電壓閉環控制系統。當充電按鈕被按下 時,同步整流電路為升壓電路,能輸出 30V 電壓,形成電壓閉環控制系統。輸 出電壓電流,輸出電流的設定值都在 12864 液晶通過設置顯示。根據測試,同 步降壓效率為 94%。具有充電過壓保護功能。


目錄
1 緒論 .............................................................. 1
1.1 課題研究的背景 ................................................. 1
1.2 課題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 ................................... 2
1.3 課題研究的意義 ................................................. 3
1.4 課題設計的目的與過程 ........................................... 3
1.5 本章小結 ........................................................ 4
2 設計要求與需求分析 ................................................ 5
2.1 設計要求 ....................................................... 5
2.2 系統分析 ....................................................... 5
2.3 電池選擇 ....................................................... 6
2.4 DC/DC 方案選擇 .................................................. 7
2.5 非隔離 Buck-Boost 分析 ........................................... 7
2.5 本章小結 ...................................................... 11
3 硬件設計 ......................................................... 12
3.1 總體框架 ....................................................... 12
3.2 各部分電路的選擇 ............................................... 12
3.3 本章小結 ....................................................... 18
4 軟件設計 ......................................................... 19
4.1 電壓電流雙閉環控制算法設計 ..................... 19
4.2 主程序設計 ..................................................... 19
4.3 按鍵程序設計 ................................................... 20
4.4 ADC 中斷程序 ................................................... 21
4.5 閉環控制程序 .................................................. 22
4.6 本章小結 ....................................................... 24
5 系統測試 ......................................................... 25
5.1 實物圖片 ....................................................... 25
5.2 測試過程 ....................................................... 25
5.3 本章小結 ....................................................... 32
結論 .............................................................. 33
致謝 .............................................................. 34
參考文獻 .......................................................... 35
附錄 A 原理圖 ...................................................... 36
附錄 B 程序 ........................................................ 37
1緒論

1.1 課題研究的背景

我們生活中使用的 DC/DC 變換器都只能從單一方向進行工作,其最根本原因是 功率較大的開關管(像 MOSFT,IGBT)只能處理單一方向上流過的能量,而且主電 路上裝有二極管,因為其本身的特性,導致能量只能朝一個方向流通。現在,科技 和社會的發展相當迅速,人們對電源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適應其在不同工業、 科研環境下需求。在航空航天系統,I 類負荷不斷電系統中,直流電源變換器有著不可 或缺的作用。在要求能充放電的系統,比如電動汽車、不允許斷電的系統、光伏發 電、航空電力等場合中,要求能量可以雙向自由流通,而為此做兩個電能變換器顯 然過于笨重,而且增加了成本。雙向 DC/DC 變換器(Bi-direCtional DC/DCConverter, BDC)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了,通過適當的控制,它可以讓能量兩個方向自由 地流動,對比做兩個電能變換器,兼顧了變換器的體積、重量,還有成本,提高了 效率。雙向的 DC/DC 變換器完成了兩個設備的工作,而普通的 DC/DC 變換只能完成 能量的單向流動。變換器之所以雙向流動能量是因為它在原來開關管的基礎上并聯 了一個快恢復的二極管,讓其導通電流本來只能在一個象限工作變成了兩個。這樣 的處理方法好處是不用改變輸入和輸出電壓的極性卻能控制電流的流

動方向。圖 1.1 是其幾種常見的拓撲結構。

圖 1.1 不隔離的雙向 DC/DC 變換器

雙向的 DC/DC 變換器是以電力電子技術為基礎的產物,在現今國家大力扶持的 航天技術,光伏發電技術,電力汽車的背景下,它必將蓬勃發展,相信會更多的研 究結果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應用前景也會更加廣泛。

1.2 課題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

雙向的 DC/DC 變換器是因為現實需求而被提出的一種模型,所以它在某些特定 的領域有著廣泛應用。

1.2.1 電力汽車電源管理
電力汽車的儲能與電機驅動的關系如圖 1.2 所示。

圖 1.2 電動汽車驅動系統圖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雙向的直流變換器、電機還有電池共同組成了這個系統。 當汽車運行時:變換器輸出的電流與電機的轉速存在一定的數學關系,調節變換器 輸出的電流大小就能達到控制汽車的行進速度的目的。當汽車剎車時,變換器將儲 存在電機中的機械能變成電能,向電池充電;同時調節制動力矩的大小。

1.2.2 不斷電系統

電力系統中的負荷有規定,I 類負荷是嚴禁斷電的。因為 I 類負荷往往是工廠, 大型煉鋼廠,醫院,或者具有重大意義的單位。如果供電突然中斷并且沒有備 用電源及時投入,可能會對人身造成傷害,或者產生很嚴重的經濟損失。 比如醫院的手術室,若突然失去供電,會影響到手術的進行,無法保障病人生命安 全;再如大型鋼鐵企業中,正在運作的煉鋼爐,如果停止對其供電,爐中的鐵水會 迅速降溫凝結,產生廢鋼,而且損壞設備。所以不能中斷對其的供電,使用雙向的 電能變換器是一種有效避免斷電的方法。其示意圖如圖 1.3 所示。

圖 1.3 雙向的 DC/DC 構成的不斷電系統

在正常情況下,220V 交流電直接供給負載并且通過變換器給電池充電。供電中 斷時,將儲存在蓄電池中的電能變換器升壓再逆變,保證負載能正常工作。

1.2.3 太陽能電源系統

長期沿著地球軌道飛行的飛行器需要解決供能問題,收集太陽能作為動力是個 可行的辦法。航天器靠太陽能板收集能量,當飛行器運行到向陽面時,太陽能板工 作,此時飛行器的能量來源就靠它,另一方面,多余的電能通過變換器降壓,將能 量保存在蓄電池中。當飛行器運行到背陽面時,太陽能板就無法產生作用了,需要 之前儲存在蓄電池里的電能通過變換器升壓,給負載供電。這種可以雙向能量流動 的變換器有效簡化了系統的結構,降低了體積和重量,這在航天方面至關重要。

1.3 課題研究的意義

雙向的直流電能變換器有著單向變換器所不具備的優點:電流能雙象限流動, 只要稍加控制功率管的開關順序,輸入電流和輸出電流的方向就可以改變,它完成 了兩個單向電能變換器的工作。若實際應用中需要能量來回傳遞,又對體積、成本 有所要求,那么雙向的直流變換器就有用武之地。圖 1.1 只是簡單地介紹了幾個非隔 離的雙向的直流變換器拓撲結構。它還有許多帶隔離的拓撲,每一種拓撲都有各自 的優缺點,所以在使用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實際的要求,來選擇合適的 拓撲。本次設計是針對 18650 電池充放電的變換器,采用了不帶隔離的 Buck-Boost。 主要考慮到以下 2 點:(1)對比隔離型的變換器,它具有效率高的特點,滿足設計 要求;(2)主電路的結構較為簡單,方便調試,也節省的成本。

1.4 課題設計的目的與過程

本次設計的目的在于用平時課堂所學內容以及相關的實踐經驗完成雙向 DC-DC 電源的制作,了解開關電源的發展技術追求和發展趨勢,做到以下四個方面:①小 型化、輕量化、高頻化;②高可靠性;③低噪聲;④采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和控制。 并鞏固電力電子和模擬電子技術中有關開關電源的基礎知識,能夠學以致用,同時 擁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基于模擬電子技術的研究設計能力。為了 能獨立完成相關設計做好鋪墊。

本設計采用系統硬件和軟件編程相結合的方法,根據設計目標從系統總體的設 計方案和結構框圖入手,確定主功率電路的整流方式,拓撲結構,再根據實際電壓 要求計算占空比,進行電路原理圖的設計和主要器件的選擇。在控制電路中要根據 A/D 轉換器的控制算法進行數據處理,需要較強的動手能力與編程能力,制作完成 后需要進行測試,掌握科學的測試方法可以提高效率,同時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 可以避免重蹈覆轍。最終設計出來的成品具有重量輕、效率高、發熱量低、性能穩 定等優點。

此次設計涉及到的主要內容有 DC-DC 變換器方案的設計與比較,元器件參數值 的計算與選擇,程序的設計與編寫,充放電模式下的仿真以及硬件實物的測試。

1.5 本章小結

通過上述敘述,我們對雙向的直流變換器的背景,意義還有其發展前景有了初 步認識,并且明確了此次設計的目標和方法。

2.1 設計要求

本文設計用于電池儲能裝置的雙向 DC-DC 變換器, 實現電池的充放電功能, 功 能可由按鍵設定,亦可自動轉換。系統結構如圖2.1 所示,圖中除直流穩壓電源外, 其他器件均需自備。電池組由 5 節 18650 型、容量 2000~3000mAh 的鋰離子電池 串聯組成。所用電阻阻值誤差的絕對值不大于 5%。


圖 2.1 電池儲能裝置的結構圖
接通 S1、S3,斷開 S2,將裝置設定為充電模式。

(1)U2=30V 條件下,實現對電池恒流充電。充電電流 I1 在 1~2A 范圍內步 進可調,步進值不大于 0.1A,電流控制精度不低于 5%。

(2)設定 I1=2A,調整直流穩壓電源輸出電壓,使 U2 在 24~36V 范圍內變化 時,要求充電電流 I1 的變化率不大于 1%。

(3)設定 I1=2A,在 U2=30V 條件下,變換器的效率大于等于 90%。
(4)測量并顯示充電電流 I1,在 I1=1~2A 范圍內測量精度不低于 2%。

(5)具有過充保護功能:設定 I1=2A,當 U1 超過 U1th=24±0.5V 時,停止充 電。

(6)斷開 S1、接通 S2,為放電模式,保持 U2=30±0.5V,此時效率大于等于
95%。

(7)在滿足要求的前提下簡化結構、減輕重量,使雙向 DC-DC 變換器、測控 電路與輔助電源三部分的總重量不大于 500g。

2.2 系統分析

本系統的設計的目的是為了進行能量的雙向傳遞,而且對效率提出了較高的要 求,所以采用了開關電源拓撲結構是比較合適的。開關元件上選用符合耐壓值的 MOS管即可,因為在較高頻率下,大電流的工況下MOS管的導通損耗和開關損耗仍

然能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控制方面,以單片機為核心,通過中斷程序分時段采 集并處理從主電路中采集得來的電流電壓信息,依據采集得到的信息作出相應的反 饋,使整個電路運行更加的穩定和智能。除了主電路外,還需要(1)放大電路,經 估算,采集電壓的值分布范圍不能覆蓋單片機測量電壓的大部分區域,所以需要對 采集電壓進行適當的放大;(2)輔助電源模塊,單片機需要5V的電壓供電才能工 作;放大電路也需要負電壓才能正常工作;(3)按鍵電路,主要針對設計要求中需 要對電路的工作模式進行轉換,并且要求可以調整輸出電流,這些功能需要通過按 鍵以及配套的程序進行實現;(4)顯示模塊,用于顯示設計中各項關鍵的參數,提示電路的工作狀態。

2.3 電池選擇

關于電池,最優的且最方便的選擇是鋰電池。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鋰離子是 一種可以反復充電使用的電池。對比其它電池,它有如下的優勢:(1)它的體積很 小,一般常用的 18650 為長度 6.5 厘米直徑 1.8 厘米的圓柱。而且它的重量也很輕

(2)正常工作時,1 節 18650 能提供 3.7V 的電壓,通過串聯電池,可以滿足大部分 工作需求。(3)容量大,對比其它類型的電池,它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4)充 電時間短,放電時電流也不會很大,其容量也不會隨使用次數的增加而減少。(5) 無污染。有這么多的優點,所以它也受到許多廠商的青睞,我們形影不離的手機就 是采用鋰電池供電的。當然,因為它本身的物理特性,也有著不可避免的缺點:容 易損壞。因此,我們要避免對其過充或者短路。給電池增加一個保護板也是不錯的 選擇。

這次設計中,我們仍然采用索尼公司生產的18650電池。經查閱手機了解到,1 節電池正常工作時提供3.7伏的電壓。在充電時,電壓會升高,一般4.2V是它的極 限。圖2.2、2.3所示是18650電池的樣子和充放電時容量與電壓的關系。


圖 2.2 18650 鋰電池              圖 2.3 鋰電池充放電曲線



題目要求是 5 節串聯,所以應該得到如下的充電電壓關系:

(格式限制 請下載附件)

放電電壓:
2.4 DC/DC 方案選擇
方案一:不帶隔離的升降壓電路,開關閉合電感儲能,開關斷開電感蓄流。因

為是在MOS管上直接反向并聯了二極管 ,蓄流時會自動導通,不用考慮反向恢復問 題。這樣的好處是通斷開關管造成的損耗很小。


計我的難度較大。

綜合比較,選擇方案一。
圖2.5 帶隔離升降壓雙向直流變換電路圖
2.5 非隔離 Buck-Boost 分析
不帶隔離的升降壓電路,其工作在升壓和降壓情況下的電路圖分別如下所示:

圖 2.6 降壓電路拓撲

2.5.1 降壓電路的工作原理
圖 2.7 升壓電路拓撲

顯然,功率管在開通和關斷下,電路會呈現出兩種不同的結構。

當開關管閉合時,電流從電源流出,經過電感最后到負載(觀察到此狀態下二 極管是反接的,阻斷了電流向下的通路)。這個過程中電感儲能,其電壓值是電源 與負載的壓差,其值得大小與電感的具體值也有關。這個過程中電容承擔了濾波的 作用,電容值越大,濾波的效果越好,具體的值將在下面的計算中給出。

當開關管打開時,負載失去原來的電能供應,從圖中看,虛線部分被斷開。電 感因為自身的特性,在其中流過的電流不會瞬間改變,會慢慢減少,直至到 0,減少 的速度與電感值有關,其計算也在下面給出。電流繼續流過負載,此時原來的通路 已經不在,電流通過蓄流二極管,形成新的通路。此時,圖中還沒帶有負載,電流 給電容充電。而電容兩端的電壓即是負載的兩端的電壓。因為選擇的電容值一般較 大,所以負載電壓也會穩定在一個具體的值。


圖 2.8 開關管 K 導通狀態



2.5.2 Buck 的穩壓分析
圖 2.9 開關管 K 斷開狀態

圖2.8中,顯示的是開關管導通狀態下的電路情況,電感L把流過其自身的電能 的一部分轉換成磁能,儲存起來。而未儲存在電感中的電流流經電容器C,由電容將 能量儲存起來。當開關管打開時,電路圖變成2.9中的情況,因為此時已經沒有電源 連接在電路中,電感就要充當繼續提供電流的作用,像上面介紹到的那樣,電感的 電流不會瞬時改變,而是繼續朝原來的方向流動,經過負載再流到二極管,形成新 的回路,這個過程中電容將放電與電感一起維持電流的大小。

因為開關管是在很高的工作頻率下工作的,其關斷的頻率是毫秒甚至是微秒級 別的。負載電壓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抬升,直到一個時機,電容的放電與電感的充 電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電壓也就維持在一個較為穩定的值附近。其值得大小與控 制開關管的PWM波的占空比有關。因為題目的要求輸出電壓可調,所以還需要對輸 出電壓進行采集,一般選用的方法是設置單片機的一路進行信息的采集,并且對采 集的信息與設定的值進行比較,本身PWM波也是由單片機發出的,所以可以直接控 制單片機改變發出PWM波的占空比。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閉環,讓輸出的電壓維持在 題目要求的值附近。


圖 2.10  降壓電路穩壓原理分析
2.5.3 降壓電路中電感和電容值的選擇

紋波抑制比r在設計電能變換器時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參數。經查閱書本,將r設置 在0.4能讓整個電路擁有最優的工作狀況。影響紋波抑制比的主要因素有兩個(1) 電感的電流平均值即降壓電路中的電流的平均值和(2)紋波的峰峰值△ I。設計整 個變換器的時候,紋波抑制比應當被首先確定,因為它影響后面電容電感的參數。 因為方案中已經給定了確定的PWM頻率,我們可以用紋波抑制比來計算出所需電感的數值。


圖 2.11 電流紋波抑制比

計算電感的過程如下,像上文說的,我們先把紋波抑制比設置成0.4。根據題目 要求,高壓側的電。電池組兩側的電壓?s1=18.5V,f.D分別表示單 片機的PWM波的工作頻率、PWM波的占空比、高壓側電壓、低壓側電壓、充電電 流。因為普通二極管在這么高的工作頻率會出現問題。所以采用肖特基二極管,默 認它的導通壓降為0。

求電流峰峰值的公式為:
(詳見附件)

因此得到電感L公式 對于BUCK電路,

電感需要繞線獲得,無法得到計算值那么精確的電感,此處取大概 200uH 左右的電 感。

下面開始計算電容值的大小,在(2-9)給出的式子中,PWM 一個循環的時間
是 T。5 個 18650 電池串聯的電壓是 18.5,這里默認△ U=0.1,把計算的的參數帶入式子得到
電容的值采用1個4700UF,1個1000UF的電容并接入輸出端,進而濾除了高頻和低頻的紋 波電壓。
2.5.4 Boost 電路的分析

將二極管替換成MOS管,則可以避免續流二極管因電壓降而導致的功率損耗, 提高能量轉換效率。用MOS管代替續流管的電路方式叫做同步整流,同步整流的電 路可以實現能量的雙向流動。實際上同步整流的BUCK和BOOST具有對稱性。

充電時刻,30V給18.5V的電池組充電,需要降壓,整個電路工作在Buck模式, 放電時刻,18.5V的電池組作為輸入電壓,輸出30V,需要升壓,整個電路工作在 Boost模式,根據對稱性原則,電感和電容遵循BUCK的計算結果即可。

2.5 本章小結

經過上面的討論,本設計采用同步整流的升降壓電路模型來作為這個設計的主 電路。并通過詳細的分析計算,確定了電感和電容的取值。


3硬件設計
3.1 總體框架

本文設計的總體框架如圖 3.1 所示,采用 STC 系列單片機作為主控芯片。在主 電路外輔以 IR2104 IC 的開關管的驅動電路、能夠提供穩定 5V 電源的 7805 芯片、方 便控制轉換工作方式的按鍵電路、用于采樣的檢測電路和 12864 液晶顯示電路。下

面依次對各個功能部件進行討論以便得到滿意的測試結果。

3.2 各部分電路的選擇
3.1 總體框架圖
3.2.1 單片機

所有能兼容英特爾 8031 指令的微處理器都統稱為 51 單片機,最初的 8004 經 過 Flash Rom 工藝的進步,迅速成為使用最廣泛的單片機之一。它在工業生產,機 器控制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而且各個型號之間的片子可以完全兼容,在 ARM 和 FPGA 還未普及時,一度占領了微處理器市場的很大一部份額。最普通的 51 單片機 一般是 8 位的。

夠勝任此次設計的數據處理任務。而且其內部的 ADC 是 10 位的,這意味著精度也 比 51 要高好幾倍。同時內部自帶的 PWM 也省去了再自己制作 PWM 波發生電路的 麻煩。


圖 3.2STC12C5A60S2
IR2104 的典型應用電路如圖 3.3 所示?梢灾 IR2104 的 SD 口就像是芯片的

圖 3.3IR2104 典型應用電路
IR2104 的內部電路和時序圖如圖 3.4 所示。
3.2.3 電路供電電源的選擇
圖 3.4 IR2104 的內部電路和時序圖
降壓芯片 7805,是一種能把電壓降至穩定 5 伏的芯片。從圖 3.5 可以看到,要

使它工作起來只需要在輸入和輸出端口各并接一個 0.33u 和 0.1u 的電容即可。這個 IC 價格十分便宜,功能卻很強大,不僅能輸出 5V,而且內部的電路也十分完善,過 流過熱保護都已經集成在內,缺點就是存在一定的損耗。因為手頭沒有 7805 模塊芯 片,本設計中采用了一塊封裝與 7805 完全相同的金升陽的電源模塊。其應用電路圖

與 7805 一致,如圖 3.5 所示。

3.2.4 電流檢測電路
圖 3.5 7805 應用電路
方案一:霍爾傳感器;魻杺鞲衅饔幸粋閉合的圓環,當有電流從其中流過時

就會感應出霍爾電動勢。電動勢的大小與電流的大小存在一定的數學關系,而霍爾 元件上產生的電壓我們可以通過測量的方式取得。知道電壓,再通過查表,就可以 找到對應的電流。

方案二:分壓檢測電路。對比采用霍爾傳感器,更簡單的方式是在需要測量電 流的路徑上串聯一個小阻值卻很精密的電阻,比如康銅絲。當電流流過這個電阻 時,就會在兩端產生壓降。測量這個壓降值得大小,再除以電阻值,就可以很方便 地知道電流的大小。這樣的方式很簡潔,操作起來比較方便,也不會給電路增加額 外的重量,有利于更好的完成題目中的各項指標。


因為此時測得的電壓值非常小,如 10 毫歐的康銅絲上流過 2A 的電流才產生

0.02V 的電壓。對于 10 位最高能識別 5V 的單片機,不能完全發揮它的各項性能。我 們需要對 0.02V 的電壓進行放大,使其電壓值能盡量覆蓋單片機所能測得的范圍。 這樣單片機就能測得更加準確的數據。考慮到要方便單片機采集電壓信息,我們選 擇讓輸出端的電壓經過分壓進入放大電路,放大器的輸出端口直接連接 ADC 的端 口。

采用 Lm358,它內部含有兩個放大器。實際上我們只需要用到一個。圖 3.6 是它 的引腳圖;3.7 是應用電路圖。


圖 3-6 Lm358 引腳圖及引腳功能

圖 3.7 電流檢測電路

因為題目中的要求是電流在 1.0 到 2.0A 之間。輸出最大電流為 2A。我們上面提 到是用分壓的方式進行檢測,提供給單片機的電源是 7805 產生的 5V 電壓。所以單 片機能檢測到最高的電壓也是 5V。而 LM358 同樣需要 5V 的電壓供電,而它與最大 輸出的電壓之間有 1.2V 的壓差。由此我們得到:

?????? = 5? ? 1.2? = 3.8?              (3-1)
2A 電流經過 0.02Ω 電阻得到的電壓:

??? = 2?? ? 0.02Ω = 0.040V              (3-2)

上面我們也提到過了,直接測得的電壓太小了,到時候會不準,所以這個電壓設
計一個放大電路,電路的放大倍數不應超過β:

此處根據手頭有的電阻材料,而且選擇時還要滿足對放大器內部來說要少幾個 數量級的電阻,因為要滿足它對外虛斷的特性。我們選擇千歐級別,就選 48K 和 1K

吧。

因為 ? > ?o , 滿足剛才計算的結果。 所以當電流為最大值時,運放輸出電壓為:

?out = 0.040 ? 49 = 1.96?              (3-5)
3.2.5 電壓檢測電路
剛才已經提到過了,單片機只能檢測 5V 的電壓,而我們發現輸入的電壓是
30V,所以我們要對輸入端的電壓進行分壓,它的關系應該如 3-6 所示
為避免能量的損耗,我們仍然取千歐級別,100K 和 10K 是比較恰當的
我們可以簡單的算下,10V 的分壓時,單片機上采集到
電壓分壓檢測電路如圖 3.8 所示。

3.2.6 按鍵電路
圖 3.8 電壓檢測電路

因為只用到四個按鍵,所以在這個設計中,為了省去不必要的麻煩,我們就不 采用編碼鍵盤了。四個按鍵對應它自己的功能,并且與單片機的 P2 口中的前四個接 口分別相對應。只用標注對應的意義就很直觀,非常的簡潔,在板子上焊接 4 個按 鍵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下面是各個按鍵對應的意思

K1 為開啟/關閉放電功能,在發揮功能時候使用
K2 為電池充電/不充電,在基本功能時候使用
K3 為輸出電流增加,單擊一次步進 0.05A,最大加到 2A。

K4 為輸出電壓減少,單擊一次步進 0.05A,最少減到 1A(題目要求 1A,此為 拓寬調節范圍,屬于發揮部分“其他”內容)。

如圖 3.9 所示。


3.2.7 液晶顯示模塊
圖 3.9 按鍵電路
本設計采用了 12864 液晶?紤]到要顯示的信息較多,平時使用的 1602 液晶可

能不能勝任這樣的工作。翻看 12864 的數據手冊,發現 12864 的液晶的驅動電壓很 小,幾乎與 1602 無異,不用再額外添加驅動電路,而且通過它的名字就能猜到它是 由 128*64 的點陣構成,這意味能顯示更多的信息。在本次設計中,我們需要設計顯 示四條信息,分別是設定的電流,輸入輸出的電壓,輸出的電流。12864 的樣子如圖

3.10 所示.
3.3 本章小結
圖 3.10 12864 液晶顯示
經過上面的論述,我們確定了使用 STC12C5A60S2 為主控芯片。用 IR2104 驅動

電路對主電路的 MOS 管進行控制。對測得輸入輸出電壓電流經過合理的放大或者分 壓再傳給單片機自帶的 ADC 端口。當按鍵設定在放電狀態時,同步整流電路為 BUCK 狀態,能輸出 1.0~2.0A,0.05A 步進電流,形成電流電壓閉環控制系統。當按鍵設 定在放電狀態時,同步整流電路為 Boost 狀態,能輸出 30V 電壓,形成電壓閉環控 制系統。液晶采用 12864 來顯示信息?傮w電路圖見附表 A。

4軟件設計

C 和匯編都適用于此款單片機。匯編語言速度快,但可讀性差,移植性不好,而 且對沒有這方面基礎我來說,編程很困難;而 C語言洽洽彌補了匯編語言的缺點, 它具有很好的移植性和可讀性。所以本文設計采用 C 語言編寫程序,在 Keil 51 的環 境下對其進行開發。

4.1 電壓電流雙閉環控制算法設計

本次設計要求輸出電壓應小于 24V,輸出的電流已經告知是 1.0~2.0A,所以在 設計單片機控制系統中,電壓和電流關系應參考圖 4.1。


圖 4.1 電流電壓關系

使得輸出電流在 2A 范圍內,電壓在 24V 范圍內。而在硬件參數固定的情況下, 輸出電流電壓只與 PWM 波的占空比有關,所以程序需要當前的電壓電流信息與預設 值進行比較,再對 PWM 波的占空比進行控制。具體的控制策略如下表 4.1 所示。

表 4.1 針對不對輸入電壓值和輸出電流時,PWM 波占空比的控制策略


電流
電壓
PWM


條件

>2A
>24V
+10
<=24V
-10

<=2A
>24V
-10
<=24V
-10


4.2 主程序設計

在主程序中,我們主要處理一些不涉及到與時鐘周期會產生矛盾的數據,比如 對之前測得的數據進行累加并取平均值(這是因為有時候可能因為突發事故測量到 錯誤的數據,累加取平均能使這種誤差變。,顯示這些數值,以及按鍵的檢測。


4.3 按鍵程序設計
圖 4.2 主程序流程圖
按鍵程序中,設定為按下 K3 的話,預設電壓就會增加;按下 K4,預設電壓就

會降低;按下 K2 的話,就能控制開關管驅動電路的工作,而開關管的工作狀態決定 了整個電路的工作狀態。圖 4.3 是按鍵程序的流程框圖 。

4.4 ADC 中斷程序
圖 4.3 按鍵程序的流程框圖
因為要采集三個電壓信息,而單片機的接口又是有限的,我們不能占用太多的

端口,可能會導致端口不夠用。所以想到用一個端口,采用中斷的方式對我們需要 的信息進行采集,分時段進行不同的工作。而且我們還要實時的檢測采得的數據并 且對輸出做出調整,手段就是控制 PWM,所以我們還要在中斷程序中加入對 PWM 波的占空比增加還是減少寫判斷語句。


4.6 本章小結

本章通過論述,決定采用 C 語言編寫程序,并且給出了程序的設計框圖。針對 按鍵掃描程序給出了詳細的流程框圖?紤]到單片機的接口比較少,所以必須采用 中斷程序來采集題目要求中的三個模擬量,對此,也給出了較為詳細的流程框圖, 且附上了關鍵程序。詳細完整程序,見附錄 B。


5系統測試

5.1 實物圖片
本設計是由萬用板經雕刻機雕刻后加工的,板子的正反面如圖 5.1 所示。

5.2 測試過程
圖 5.1 實物
5.2.1 測試儀器
(1) 電源:兆信 30/5A 的數顯可調線性電源。如圖 5.2 所示。
(2) 萬用表:采用 2 個勝利牌 VC980+數字萬用表。
(3) 負載:負載為 100W 50Ω 的環形滑動變阻器。

圖 5.2 可調壓電源


5.2.2 測試指標

(1)在充電模式下的輸出電流,液晶屏上顯示的電流值應與電流表上顯示的數值相 差在 5%的范圍內,且在 1.0 到 2.0A 步進可調,步進電流最大為 0.05A。

(2)電流變化率,設定輸出電流值,調整輸入電壓,其輸出電流隨輸入電壓的變 化。它體現了電子產品的穩定性能的好壞,電流變化率的數值應越小越好。

(3)充電效率:在最大充電電流下,輸入功率與輸出功率的比值。
(4)當檢測到電壓在 24±0.5V 時,變換器停止工作,輸出電流為 0。
(5)放電時,負載測電壓維持在 30±0.5V,并測試效率是否達標。
(6)重量不超過 500g.

5.2.3 測試步驟 第一步:先接上輔助電源,此時板上的液晶亮起; 第二步:接輸出電源,此時顯示輸入電壓。接入電池,此時顯示輸出電壓;如

圖 5.3。

圖 5.3 接入電源,顯示輸入電壓

第三步:按 k1,顯示 ON,表示開始充電,看有沒有輸出電流顯示。如果沒有,多 按幾次。(OF 表示關閉充電),如圖 5.4 。


圖 5.4 顯示輸入電流
第四步:按 k2,k3 調整輸出電流范圍是(1.0~2.0A,0.05A 步進),如圖 5.5 所示。
(a)設定 1.05A,輸出 1.07A(b)設定 1.10A,輸出 1.12A
(c)設定 1.20A,輸出 1.21A(d)設定 1.25A,輸出 1.26A
(e)設定 1.30A,輸出 1.32A(f)設定 1.35A,輸出 1.36A
(g)設定 1.40A,輸出 1.42A(h)設定 1.45A,輸出 1.46A

(i)設定 1.50A,輸出 1.51A(j)設定 1.55A,輸出 1.57A
(k)設定 1.60A,輸出 1.62A(l)設定 1.65A,輸出 1.67A
(m)設定 1.70A,輸出 1.71A(n)設定 1.75A,輸出 1.79A

(o)設定 1.80A,輸出 1.82A(p)設定 1.85A,輸出 1.89A

(q)設定 1.90A,輸出 1.92A(r)設定 1.95A,輸出 1.96A


(s)設定 2.00A,輸出 2.00A

圖 5.5 顯示電流與實測電流
設置電流和實測電流(A)如表 5.1 所示。
表 5.1 設置電流與實測電流

設置電流
1.00
1.05
1.10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實測電流
1.02
1.07
1.12
1.21
1.26
1.32
1.36
1,42
1.46
1.51
設置電流
1.55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1.95
2.00
實測電流
1.57
1.62
1.67
1.71
1.79
1.82
1.89
1.92
1.96
2.00
第五步:設定輸入電流為 2A,調整輸入電壓 24 至 36V,看電流變化率。如圖 5.6 所
示。(因為測試電源只有一臺,最高只能給到 31V 電壓)

(a)輸入電壓 24V,輸出電流 2.00A(b)輸入電壓 25V,輸出電流 2.00A

(c)輸入電壓 26V,輸出電流 1.99A(d)輸入電壓 26.9V,輸出電流 2.01A

(e)輸入電壓 28V,輸出電流 2.00A(f)輸入電壓 29V,輸出電流 2.00A

(g)輸入電壓 30V,輸出電流 2.01A(h)輸入電壓 31,輸出電流 2.01A

圖 5.6 調整輸入電壓,輸出電流的變化 輸入電壓與輸入電流關系如表 5.2 所示。

表 5.2 輸入電壓與輸入電流

Is=2A

U2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I1
2.00
2.00
1.99
2.01
2.00
2.00
2.01
2.01
第六步:在輸出端串聯 5 歐水泥電阻,逐漸調大輸出電流,測試輸出電壓在 24±0.5
會不會保護。



(a)串入的負載阻值是 4.5Ω(b)當輸出電流是 1.23A 時,還未觸發保護

(c)當輸出電流在 1.30 到 1.35 之間時,觸發保護了 圖 5.7 水泥電阻阻值和保護顯示 第七步:輸入端接負載,按下放電按鈕,測輸出電壓和電流,如圖 5.8。

5.2.4 測試結果
(a)放電電壓和負載電流(b)放電電流 圖 5.8 放電效率測試

(1)輸出可在 1.0 到 2.0A 步進可調,步進值為 0.05A。
(2) 電流變化率:調整電源輸入時,電流變化率約為 0
(3)充電效率測試如下表 5.3 所示。
表 5.3 充電效率

I1=2A(S),

U2=30V
輸入電壓(U2)
輸入電流(I2)
輸出電壓(U1)
輸出電流(I1)
數值
31
1.38
20.1
2.01
充電功率%
94
(4)過充保護:設定電流為 1.30 至 1.35A 時,輸出保護了。
(5)放電效率測試如下表 5.4 所示。
表 5.4 放電效率


輸入電壓
輸入電流
輸出電壓
輸出電流
數值
14.5
2.14
30
0.97
放電功率%
93.7
(6)雙向 DC-DC 變換器、測控電路與輔助電源三部分的總重量不大于 500g。
5.3 本章小結

測試的結果顯示,本設計較好的完成了各項指標,但是在放電效率這點上沒有 做到指標。在控制精度,步進值比預設要求更精細;充電效率滿足設計的要求? 體來說,功能比較完善,是符合分析結果的作品。


結論

本次設計采用自帶脈沖寬度調制信號的 STC12C5A60S2 單片機發生 47KHZ 的 PWM 信號,通過半橋驅動器 IR2104 控制同步整流的升降壓電路。單片機能實時檢 測電流電壓數值,并通過其自帶的 10 位 ADC 反饋到片子內部進行處理。當按鍵設 定在放電狀態時,同步整流電路為 BUCK 狀態,能輸出 1.0~2.0A,0.05A 步進電流, 形成電流電壓閉環控制系統。當按鍵設定在充電狀態時,同步整流電路為 BOOST 狀 態,能輸出 30V 電壓。

根據測試,同步 BUCK 效率為 94%。具有充電過壓保護功能。 本設計比較順利地完成了各項指標,主要有以下幾點:

1)使用單片對變換器進行控制,使變換器的功能多樣化;
2)通過液晶的顯示各項實時數據,方便用戶進行數據的記錄。

3)可以手動調節變換器的輸出,以滿足不同的生產需求。 不足之處:

1)輸出的紋波仍然較大,如果采用更大的電感,匹配更加合適的電容,應該可 以把紋波降低到更小的水平。

2)如果把板子制成 PCB,整個電路的性能會更加穩定。


致謝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指導導師,朱老師。(這么亂七八糟的論文,讓我有點不好 意思打出她名字)這個人是我生平遇見過為數不多充滿人格魅力的人。她為人真 誠,幾乎認真對待每一個人;她精力充沛,除了處理平時繁雜的教學任務,她還是 一個毛小孩的媽,仿佛有無盡的精力。她節儉,但對學生卻很慷慨,我和一哥們不 知道到她那兒訛了多少頓飯。她耐心,為了我這篇論文能順利通過,她不厭其煩地 語音我近百條修改意見,雖然我還是沒修改好。對不起啊,我好羞愧。

然后感謝大學陪我一起上課,一起去實驗室,一起報班輔導的老徐。這個人, 喜歡熬夜,痘痘很多,脾氣也很古怪。很難想象兩個脾氣古怪的人相處在一起會有 什么樣的結果,F在看來,結果還不賴。我們一起參加了電子設計大賽(我劃 水),雖然沒拿獎,但是記憶像刀一樣刻進了腦子里。一起備戰考研,他成功被西 安的高校錄取,我為他高興,轉頭就把女朋友送的鍵盤給他了。雖然有點舍不得, 但是我真的高興啊。還有今天,為了修改我的論文,他又陪了我整整一天。說不出 的感激。

最后還是想感謝一下已經分手的女朋友,不知道謝什么,好像因為她,我有長 進一些。


參考文獻
[1]李建忠.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第二版)[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8. [2]趙建領. 51 系列單片機開發寶典[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3]杜樹春. 單片機應用系統開發實例詳解[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4]邱關源. 電路(第五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許佳. 基于 DSP 數字控制雙向全橋 DC/DC 變換器的研制[D]. 西安:西安理工大
學,2010.
[6]錢荔. 推挽全橋雙向 DC-DC 變換器的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 [7]浣喜明、姚為正. 電力電子技術(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8]岳鵬. 大功率開關電源主電路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0.
[9]張振華. 高功率因數電源設計與實現[J].電源技術應用,2010,08:41-45. [10]劉獻強.雙向 DC-DC 電源[D].2016.
[11]孫秀婷、崔猛、盧智嘉. 基于單片機 PIC16F87 的大功率智能充電機設計[J].石 家莊學院學報,2013,06:18-21.
[12]鄭金. 基于單片機的高頻開關電源的研究[D].東北大學,2009. [13]潘亞培. 基于 DSP 的高頻開關電源設計與實現[D].南京理工大學,2013. [14]Feng Xia,Ching-Hsien Hsu,Xiaojing Liu,Haifeng Liu,Fangwei Ding,Wei
Zhang.The power of smartphones[J]. Multimedia Systems,2015,211:27-
29 .
[15]黃錦安. 電路(第二版)[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7.


附錄A 原理圖




附錄B 程序
  1. #include <STC12C5A60S2.H>
  2. #include <intrins.h>        /*use _nop_() function*/
  3.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4.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5. #define ADC_FLAG        0X10
  6. /*****************************************
  7. 端口功能設定
  8. *****************************************/
  9. sbit PWM_1        =        P1^4;        //PWM1_Boost/Buck sbit SD_1          =        P1^5;        //SD1_Boost_Buck sbit LED          =        P0^0;        //SD1_Boost_Buck uint ADC_value;
  10. uchar PWM_temp=2;
  11. uchar last_key;        //按鍵變量
  12. uchar channel=0;        //第一通道
  13. uchar Caes=0;        //菜單
  14. uint OUT_Current=300;
  15. uint Battery_voltage;        //輸入電壓
  16. uint Boost_voltage;        //Boost 電壓
  17. uint Boost_Buck_current; //Buck_Boost 電流 8 位
  18. uint O_current;//輸出電流
  19. uint A_value=90;
  20. bit lock=0;        //PWM 輸出鎖定
  21. bit ADC_ready=0;        //ADC 完畢
  22. bit K=0;
  23. bit Charge=0;
  24. void delay();

  25. void Key_0_(); void Key_1_(); void Key_2_(); void Key_3_(); void init_pca(); void init_timer();
  26. /**********************************************************
  27. 函數說明: 延時程序
  28. **********************************************************/
  29. void delay(uchar t)
  30. {
  31. uint j; uchar i; for(i=0;i<t;i++)
  32. for(j=0;j<1000;j++);
  33. ……由于源碼篇幅巨大 請從51黑論壇下載附件……
復制代碼

完整的pdf格式文檔51黑下載地址:
雙向DCDC電源設計.pdf (3.2 MB, 下載次數: 304)

評分

參與人數 3黑幣 +110 收起 理由
zlilly + 5 多謝分享,很需要的資料。
839495161 + 5 雖然確實挺亂的,不過內容還不錯,有用的
admin + 100 共享資料的黑幣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10 分享淘帖 頂5 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ID:1 發表于 2017-8-1 15:41 | 只看該作者
好資料,51黑有你更精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ID:187478 發表于 2017-8-1 16:42 | 只看該作者
admin 發表于 2017-8-1 15:41
好資料,51黑有你更精彩!!!

問題是:管理,我的黑幣為什么沒有增加,還是2,是不是有BU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板
ID:187478 發表于 2017-8-1 19:46 | 只看該作者
admin 發表于 2017-8-1 15:41
好資料,51黑有你更精彩!!!

謝管理,終于正常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ID:59400 發表于 2017-8-6 23:03 | 只看該作者
每次來51hei都有驚喜,謝謝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ID:319173 發表于 2018-4-30 00:02 | 只看該作者
正好需要,不錯,很有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ID:429233 發表于 2018-11-19 15:08 | 只看該作者
厲害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ID:225311 發表于 2019-4-17 08:08 | 只看該作者
正好需要,不錯,很有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ID:56665 發表于 2019-4-17 09:53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ID:293318 發表于 2019-4-17 17:56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ID:515632 發表于 2019-4-18 19:51 | 只看該作者
感謝樓主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ID:516063 發表于 2019-4-19 09:18 | 只看該作者
大神,能把這個論文發我一份唄  郵箱2524514448@qq.com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ID:518283 發表于 2019-4-22 08:41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新手學電源該怎么入門呀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ID:530095 發表于 2019-5-7 22:48 | 只看該作者
求發我一份1986072243@qq.com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ID:530139 發表于 2019-5-7 22:49 | 只看該作者
好資料,51黑有你更精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ID:535121 發表于 2019-5-11 08:56 | 只看該作者
多謝樓主,解了燃眉之急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ID:547652 發表于 2019-5-26 16:47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598246144 發表于 2019-5-11 08:56
多謝樓主,解了燃眉之急

大哥,能給我發一份嘛,522743501@qq.com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ID:583059 發表于 2019-7-23 20:16 | 只看該作者
好東西  厲害厲害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ID:592888 發表于 2019-7-31 09:59 | 只看該作者
感謝感謝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ID:593904 發表于 2019-8-21 05:36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器件選擇要做說明最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
ID:593904 發表于 2019-8-21 05:38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很好的文章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
ID:689942 發表于 2020-3-3 22:21 | 只看該作者
這個帖子的DCDC變換器有人做出來了嗎,想請教一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
ID:703622 發表于 2020-4-11 10:29 | 只看該作者
原理圖和計算出的數據不一樣,到底是按照原理圖表的數據(電阻電感電容)還是按照計算出的數據呢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
ID:703622 發表于 2020-4-11 10:36 | 只看該作者
秀冬春雷 發表于 2020-3-3 22:21
這個帖子的DCDC變換器有人做出來了嗎,想請教一下

正在做,可是發現問題了,計算數據和原理圖數據不一樣,在做PCB板時候不知道到底用哪個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
ID:934907 發表于 2021-6-8 17:20 | 只看該作者
中斷程序流程圖有大問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
ID:953703 發表于 2021-7-16 09:47 | 只看該作者
有點亂,想看看PDF的怎么樣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
ID:855933 發表于 2021-12-3 22:56 | 只看該作者
好資料,51黑有你更精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
ID:499790 發表于 2023-5-25 11:48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努力學習中,新入行電源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
ID:1115267 發表于 2024-4-3 14:23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大佬的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
ID:1115267 發表于 2024-4-3 14:25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大佬的對雙向DCDC的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小黑屋|51黑電子論壇 |51黑電子論壇6群 QQ 管理員QQ:125739409;技術交流QQ群281945664

Powered by 單片機教程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伊人 |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 天天操夜夜操 | 欧美成年人网站 | 国产精品国产a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线 |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 天堂久| 中文视频在线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无 | 在线观看亚洲专区 | 九九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黄色免费大片 | 欧美激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在线免费 | 天天综合91 | 夫妻午夜影院 | 久亚州在线播放 | 精品国产乱码 | 成人久久网 | aaa精品 | 久久精品亚洲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老牛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 91九色婷婷 |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免费小视频 | 免费观看国产视频在线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黄色大片在线视频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入口 |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 | 极品一区 | 欧美性受xxxx白人性爽 | 狠狠夜夜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 |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