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久999_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爱城_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_国产午夜视频_欧美精品在线观看免费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585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軋鋼機流水線傳送帶調速系統設計論文 運動控制系統綜合訓練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D:218273 發表于 2017-7-9 15: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綜合訓練名稱:運動控制系統綜合訓練

目:軋鋼機流水線傳送帶調速統設計

學    期:2017學年春季學期

專    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班    級:電氣14-6

姓    名:望家相

學    號:1416*423

指導教師: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綜 合 訓 練 成 績 評 定 表

評定指標

評定標準

該項成績

畢業要求指標點2.3正確使用文獻分析復雜電氣工程問題,并獲得有效結論

參數計算及單
元電路的正確性


設計內容的合理性


結果評價


畢業要求指標3.3掌握電氣工程領域的基本創新方法,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

設計方案的可行性


設計的創新性


創新意識


畢業要求指標:4.3能夠選擇與使用恰當的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解決包括預測與模擬在內的復雜電氣工程問題,并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仿真或實驗驗證


技術指標或性能


結果的正確性


畢業要求指標:6.3理解工程倫理的核心理念,了解電氣工程師的職業性質和責任,在工程實踐中能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和規范,具有法律意識

設計態度與進度


設計報告圖表


設計內容與文字表達


設計報告格式與完整性


總得分


標準說明:以上13個評定標準,每個評定標準5分,總分65分。得分40分以上視為總成績合格。

總成績


日期

年    月    日


綜合訓練任務書

  • 設計題目
軋鋼機流水線傳送帶調速系統設計
  • 設計任務

1.熟練掌握各種調速系統的結構組成,針對現場情況要求合理的選擇系統結構。

2.依據調節器的工程設計方法,設計調節器的結構及參數計算。

3.通過系統仿真,對各模塊性能、電路連接情況進一步加強理解。并通過對仿真參數進行調整,了解參數變化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設計要求
  • 畫出帶負載的整體系統結構框圖。
  • 采用工程設計方法設計調節器
  • 系統仿真



                       指 導 教師:馨
                       時     間:2017年06月17日


摘要

軋鋼機流水線傳送帶可以實現正反轉、調速等功能,故可以通過分析直流雙閉環調速系統來研究,設計出系統的電路原理圖。用電樞電流Id的變化來分析傳送帶的運作情況。同時,采用工程設計的方法對直流雙閉環調速系統的電流和轉速兩個調節器進行設計,先設計電流調節器,然后將整個電流環看作是轉速調節系統的一個環節,再來設計轉速調節器。遵從確定時間常數、選擇調節器結構、計算調節器參數、校驗近似條件的步驟一步一步的實現對調節器的具體設計。之后,再對系統的起動過程進行分析,以了解系統的動態性能。最后用Matlab軟件中的Simulink模塊對設計好的系統進行模擬仿真,得出仿真波形。

關鍵詞:原理圖;調節器;工程設計方法;參數整定;起動過程;仿真


目錄



0任務書…………………………………………………………………………………………….1
1主電路設計……………………………………………………………………………………….2
1.1直流雙閉環調速系統原理圖設計…………………………………………………………..2
1.1.1系統的組成……………………………………………………………………………...2
1.1.2系統的電路原理圖……………………………………………………………………...3
2調節器設計………………………………………………………………………………………4
2.1獲得系統設計對象………………………………………………………………………….4
  2.2電流調節器的設計………………………………………………………………………….5
2.2.1電流環結構框圖的化簡………………………………………………………………...5
2.2.2電流調節器結構的選擇………………………………………………………………...7
2.2.3電流調節器的常數計算………………………………………………………………...7
2.2.4電流調節器的實現…………………………………………………………………….10
  2.3轉速調節器的設計…………………………………………………………………………10
2.3.1電流環的等效閉環傳遞函數………………………………………………………….10
2.3.2轉速調節器的結構選擇……………………………………………………………….11
2.3.3轉速調節器的參數計算……………………………………………………………….13
2.3.4轉速調節器的實現…………………………………………………………………….15
3觸發器設計……………………………………………………………………………………...15
4反饋環節、保護電路及其他電路設計………………………………………………………….17
4.1反饋環節……………………………………………………………………………………17
4.2保護電路……………………………………………………………………………………17
4.2.1交流側的過壓過流保護……………………………………………………………….17
4.2.2直流側的過壓過流保護……………………………………………………………….18
4.2.3快速熔斷器短路保護………………………………………………………………….18
5系統仿真………………………………………………………………………………………...18
參考文獻…………………………………………………………………………………………..19

0任務書
題目:
軋鋼機流水線傳送帶調速系統設計

目的:

(1)熟練掌握各種調速系統的結構組成,針對現場情況要求合理的選擇系統結構。

(2)依據調節器的工程設計方法,設計調節器的結構及參數計算。

(3)通過系統仿真,對各模塊性能、電路連接情況進一步加強理解。并通過對仿真參數進行調整,了解參數變化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要求:

(1)畫出帶負載的整體系統結構框圖。

(2)采用工程設計方法設計調節器

(3)系統仿真



1主電路設計
1.1直流雙閉環調速系統原理圖設計
1.1.1系統的組成
轉速、電流雙閉環控制的直流調速系統是應用最廣、性能很好的直流調速系統。采用PI調節的單閉環直流調速系統可以在保證系統穩定的前提下實現轉速無靜差。但是,如果對系統的動態性能要求較高,單閉環系統就難以滿足要求了。

圖1理想快速啟動過程電流和轉速波形
如題1所示,為了實現在允許條件下的最快啟動,關鍵是要獲得一段使電流保持為最大值的恒流過程。按照反饋控制規律,采用某個物理量的負反饋就可以保持該量基本不變,那么,采用電流負反饋應該能夠得到近似的恒流過程。所以,我們希望達到的控制:啟動過程只有電流負反饋,沒有轉速負反饋;達到穩態轉速后只有轉速負反饋,不讓電流負反饋發揮作用。故而采用轉速和電流兩個調節器來組成系統。
為了實現轉速和電流兩種負反饋分別在系統中起作用,可以在系統中設置兩個調節器,分別調節轉速和電流,即分別引入轉速負反饋和電流負反饋。二者之間實行嵌套(或稱串級)連接,如圖2所示。把轉速調節器的輸出當作電流調節器的輸入,再用電流調節器的輸出去控制電力電子變換器UPE。從閉環結構上看,電流環在里面,稱作內環;轉速環在外面,稱作外環。這就組成了轉速、電流雙閉環調速系統。




圖2轉速、電流雙閉環直流調速系統
1.1.2系統的電路原理圖

圖3直流雙閉環調速系統電路原理圖
為了獲得良好的靜、動態性能,轉速和電路兩個調節器一般都采用PI調節器,這樣組成的直流雙閉環調速系統電路原理圖如圖3所示。圖中ASR為轉速調節器,ACR為電流調節器,TG表示測速發電機,TA表示電流互感器,GT是觸發電路,UPE是電力電子變換器。圖中標出了兩個調節器輸入輸出電壓的實際極性,它們是按照電力電子變換器的控制電壓為正電壓的情況標出的,并考慮到運算放大器的倒相作用。圖中還標出了兩個調節器的輸出都是帶限幅作用的,轉速調節器ASR的輸出限幅電壓決定了電流給的電壓的最大值,電流調節器ACR的輸出限幅電壓限制了電力電子變換器的最大輸出電壓
2調節器設計
    本設計將運用工程設計方法來設計轉速、電流雙閉環調速系統的兩個調節器。按照設計多環控制系統先內環后外環的一般原則,從內環開始,逐步向外擴展。在雙閉環系統中,應該首先設計電流調節器,然后把整個電流環看作是轉速調節系統的一個環節,再設計轉速調節器。
2.1獲得系統設計對象
根據圖3直流雙閉環調速系統電路原理圖可以方便的繪出系統的穩態結構框圖,如圖4所示。其中為轉速反饋系數,為電流反饋系數。

圖4直流雙閉環調速系統的穩態結構框圖
在考慮雙閉環控制的結構(見圖4直流雙閉環調速系統的穩態結構框圖)的基礎上,即可繪出直流雙閉環調速系統的動態結構框圖,如圖5所示。圖中分別表示轉速調節器和電流調節器的傳遞函數。為了引出電流反饋,在電動機的動態結構框圖中必須把電樞電流顯示出來。

圖5直流雙閉環調速系統的動態結構框圖
在實際設計過程中,由于電流檢測信號中常含有交流分量,為了不使它影響到調節器的輸入,需加低通濾波。這樣的濾波環節傳遞函數可以用一階慣性環節來表示,其濾波時間常數按需要選定,以濾平電流檢測信號為準。然而,在抑制交流分量的同時,濾波環節也延遲了反饋信號的作用,為了平衡這個延遲作用,在給定信號通道上加入一個同等時間常數的慣性環節,稱作給定濾波環節。其意義是,讓給定信號和反饋信號經過相同的延時,使二者在時間上得到恰當的配合,從而帶來設計上的方便。
由測速發電機得到的轉速反饋電壓含有換向紋波,因此也需要濾波,濾波時間常數用表示。根據和電流環一樣的道理,在轉速給定通道上也加入時間常數為的給定濾波環節。
所以直流雙閉環調速系統的實際動態結構框圖應該與圖5有所不同,應當增加濾波環節,包括電流濾波、轉速濾波和兩個給定信號的濾波環節。如圖6所示。


圖6直流雙閉環調速系統的實際動態結構框圖
2.2電流調節器的設計
2.2.1電流環結構框圖的化簡
在圖6點畫線框內的電流內環中,反電動勢與電流反饋的作用相互交叉,這將給設計工作帶來麻煩。實際上,反電動勢與轉速成正比,它代表轉速對電流環的影響。在一般情況下,系統的電磁時間常數遠小于機電時間常數,因此,轉速的變化往往比電流變化慢得多,對電流環來說,反電動勢是一個變化慢的擾動,在電流的瞬變過程中,可以認為反電動勢基本不變,即。這樣,在按動態性能設計電流環時,可以暫不考慮反電動勢變化的動態影響,也就算說,可以暫且把反電動勢的作用去掉,得到電流環的近似結構框圖,如圖7所示?梢宰C明,忽略反電動勢對電流環作用的近似條件是:
式中  ——電流環開環頻率特性的截止頻率。


圖7忽略反電動勢的動態影響時的電流環動態結構框圖
如果把給定濾波和反饋濾波兩個環節都等效的移到環內,同時把給定信號改成,則電流環便等效成單位負反饋系統,如圖8所示。


圖8等效成單位負反饋系統的電流環動態結構框圖
最后,由于一般都比小的多,可以當作小慣性群而近似的看作是一個慣性環節,其時間常數為:
則電流環結構框圖最終可以簡化成如圖9所示。簡化的近似條件是



圖9小慣性環節近似處理的電流環動態結構框圖

2.2.2電流調節器結構的選擇
首先考慮把電流環校正成哪一類典型系統。從穩態要求上看,希望電流無靜差,可以得到理想的堵轉特性,由圖9可以看出,采用Ⅰ型系統就夠了。再從動態要求上看,實際系統不允許電樞電流在突加控制作用時有太大的超調,以保證電流在動態過程中不超過允許值,而對電網電壓波動的及時抗擾作用只是次要因素。為此,電流環應以跟隨性能為主,即應選用典型Ⅰ型系統。
圖9的表明,電流環的控制對象是雙慣性型的,要校正成典型Ⅰ型系統,顯然應采用PI型的電流調節器,其傳遞函數可以寫成:
式中  ——電流調節器的比例系數;
      ——電流調節器的超前時間常數。
為了讓調節器零點與控制對象的大時間常數極點對消,選擇
則電流環的動態結構框圖便成圖10所示的典型形式,其中:


圖10校正成典型Ⅰ型系統的電流環動態結構框圖
2.2.3電流調節器的參數計算
1.確定時間常數
1)整流裝置滯后時間常數。通過表1可得出,三相橋式電路的平均失控時間。
2)電流濾波時間常數。根據初始條件有。
3)電流環小時間常數之和。按小時間常數近似處理,取。
表1各種整流電路的失控時間(
整流電路形式
最大失控時間
平均失控時間
單相半波
單相橋式(全波)
三相半波
三相橋式、六相半波
20
10
6.67
3.33
10
5
3.33
1.67
4)電磁時間常數。已知電樞回路電感,則:
2.選擇電流調節器結構
根據設計要求,并保證穩態電壓無差,按典型Ⅰ型系統設計電流調節器。電流環控制對象是雙慣性型的,因此可用PI型電流調節器,其傳遞函數:

檢查對電源電壓的抗擾性能:,參照表2的典型Ⅰ型系統動態抗擾性能,各項指標都是可以接受的。
表2典型Ⅰ型系統動態抗擾性能指標與參數的關系

3.計算電流調節器參數
電流反饋系數
電流調節器超前時間常數:。
電流開環增益:要求時,按表3,取,因此
于是,ACR的比例系數為:
表3典型Ⅰ型系統跟隨性能指標和頻域指標與參數的關系
參數關系
0.25
0.39
0.50
0.69
1.0
阻尼比
1.0
0.8
0.707
0.6
0.5
超調量
0%
1.5%
4.3%
9.5%
16.3%
上升時間
6.6
4.7
3.3
2.4
峰值時間
8.3
6.2
4.7
3.6
相角穩定裕度
76.3°
69.9°
65.5°
59.2°
51.8°
截止頻率
0.243
0.367
0.455
0.569
0.786
4.校驗近似條件
電流環截止頻率:
  • 晶閘管整流裝置傳遞函數的近似條件
               
滿足近似條件。
  • 忽略反電動勢變化對電流環動態影響的條件
滿足近似條件。
  • 電流環小時間常數近似處理條件
滿足近似條件。
5.計算調節器電阻和電容
由圖11,按所用運算放大器取,各電阻和電容值為:
,取

,                                  ,取

                                     ,取
按照上述參數,電流環可以達到的動態跟隨性能指標為,滿足設計要求。
2.2.4電流調節器的實現
含給定濾波和反饋濾波的模擬式PI型電流調節器原理圖如圖11所示。圖中為電流給的電壓,為電流負反饋電壓,調節器的輸出就是電力電子變換器的控制電壓
根據運算放大器的電路原理,可以導出:


圖11含給定濾波與反饋濾波的PI型電流調節器
2.3轉速調節器的設計
2.3.1電流環的等效閉環傳遞函數
電流環經簡化后可視作轉速環的一個環節,由圖10可知,電流環的閉環傳遞函數



忽略高次項,可降階近似為

近似條件

式中  ——轉速開環頻率特性的截止頻率。
接入轉速環內,電流環等效環節的輸入量應為,因此電流環在轉速環中應等效成

這樣,原來是雙慣性環節的電流環控制對象,經閉環控制后,可以近似的等效成只有較小時間常數的一階慣性環節。
2.3.2轉速調節器的結構選擇
用電流環的等效代替圖6中的電流環后,整個轉速控制系統的動態結構框圖如圖12所示。


圖12用等效環節代替電流環后轉速環的代替結構框圖
把轉速給定濾波和反饋濾波環節移到環內,同時將給定信號改為,再把時間常數為的兩個小慣性環節合并起來,近似成一個時間常數為的慣性環節,其中

則轉速環結構框圖可簡化成如圖13所示。



圖13等效成單位負反饋系統和小慣性近似處理的轉速環動態結構框圖
為了實現轉速無靜差,在負載擾動作用點前面必須有一個積分環節,它應該包含在轉速調節器ASR中,F在擾動作用點后面已經有了一個積分環節,因此轉速環開環傳遞函數應共有兩個積分環節,所以應該設計成典型Ⅱ型系統,這樣的系統同時也能滿足動態抗擾性能好的要求。在理論計算中,線性系統的階躍超調量較大,但在實際系統中轉速調節器的飽和非線性性質會使超調量大大降低。故而,ASR也采用PI調節器,其傳遞函數為
式中  ——轉速調節器的比例系數;
      ——轉速調節器的超前時間常數。
這樣,調速系統的開環傳遞函數為

令轉速環開環增益

不考慮負載擾動時,校正后調速系統的動態結構框圖如圖14所示。
上述結果所服從的近似條件歸納為:




圖14校正后成典型Ⅱ型系統的轉速環的動態結構框圖
2.3.3轉速調節器的參數計算
1.確定時間常數
1)電流環等效時間常數。根據上文中,則
2)轉速濾波時間常數。根據初始條件。
3)轉速環小時間常數。按小時間常數近似處理,取
2.選擇轉速調節器結構
按照設計要求,選用PI調節器,其傳遞函數為
3.計算轉速調節器參數
轉速反饋系數
按跟隨和抗擾性能都較好的原則,取,則ASR的超前時間常數為
轉速開環增益

則ASR的比例系數為

4.檢驗近似條件
    轉速環截止頻率為
  • 電流環傳遞函數簡化條件為

                               ,滿足簡化條件。

  • 轉速環小時間常數近似處理條件為

                             ,滿足近似條件。

5.計算調節器電阻和電容
根據圖15,取,則
,取;
                                       ,取;

                                ,取。
6.校核轉速超調量
時,查表4可得,,不能滿足設計要求。實際上,由于表4是按線性系統計算的,而突加階躍給定時,ASR退飽和,不符合線性系統的前提,應該按ASR退飽和的情況計算超調量。
表4典型Ⅱ型系統階躍輸入跟隨性能指標
3
4
5
6
7
8
9
10
52.6%
43.6%
37.6%
33.2%
29.8%
27.2%
25.0%
23.3%
2.40
2.65
2.85
3.0
3.1
3.2
3.3
3.35
12.15
11.65
9.55
10.45
11.30
12.25
13.25
14.20
3
2
2
1
1
1
1
1


由表5查得,則
滿足設計要求。
表5典型Ⅱ型系統動態抗擾性能指標與參數的關系
3
4
5
6
7
8
9
10
72.2%
77.5%
81.2%
84.0%
86.3%
88.1%
89.6%
90.8%
2.45
2.70
2.85
3.00
3.15
3.25
3.30
3.40
13.60
10.45
8.80
12.95
16.85
19.80
22.80
25.85
2.3.4轉速調節器的實現
含給定濾波和反饋濾波的PI型轉速調節器原理圖如圖15所示,圖中為轉速給定電壓,為轉速負反饋電壓,調節器的輸出是電流調節器的給定電壓
與電流調節器相似,轉速調節器參數與電阻、電容值的關系為


圖15含給定濾波與反饋濾波的PI型轉速調節器

3 觸發器設計

集成觸發電路具有可靠性高,技術性能好,體積小,功耗低,調試方便等優點。晶閘管觸發電路的集成化已逐漸普及,已逐步取代分立式電路。正組晶閘管VF,由GTF控制觸發,

——正轉時,VF整流;

——反轉時,VF逆變。

反組晶閘管VR,由GTR控制觸發,

——反轉時,VR整流;

——正轉時,VR逆變。

觸發電路采用集成移相觸發芯片TC787,與TCA785及KJ(或KC)系列移相觸發集成電路相比,具有功耗小、功能強、輸入阻抗高、抗干擾性能好、移相范圍寬、外接元件少等優點。只需要一塊這樣的集成電路,就可以完成三塊TCA785與一塊KJ041、一塊KJ042器件組合才能具有的三相移相功能。

正組晶閘管觸發電路原理圖如圖所示,反組的與正組相同。

圖16正組觸發電路原理圖

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結構簡單,調節方便,輸出脈沖前沿陡,抗干擾能力強,對于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小功率系統,可采用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來控制;對于大容量晶閘管一般采用晶體管或集成電路組成的觸發電路。計算機數字觸發電路常用于控制精度要求較高的復雜系統中。各類觸發電路有其共同特點,一般由同步環節、移相環節、脈沖形成環節和功率放大輸出環節組成。

4 反饋環節、保護電路及其它電路設計

4.1反饋環節

反饋環節即轉速檢測電路。控制電路最終的控制的目標就是電機的轉速。因此,任何電機調速系統中,必定存在轉速檢測電路。檢測電機的轉速有多種方式,數字電路中有碼盤電路,或者編碼器,在模擬電路中一般使用測速電機。測速電機的返回的電壓信號會隨著電機轉速的增加而增加。

圖17轉速檢測電路

4.2保護電路

4.2.1交流側的過壓過流保護

在變壓器副邊并聯電阻和電容,可以把變壓器鐵芯釋放的磁場的能量轉換為電場能量并儲存再電容中,因為電容不可以使兩端電壓突變,所以可以達到抑制過電壓的目的,而串入電阻的目的是為了在能量轉換的過程中消耗一部分能量,從而防止因變壓器漏感和并聯電容構成的震蕩回路再閉合時產生的過電壓,抑制了LC回路出現震蕩,電路圖如下所示:

圖18交流側過壓過流保護電路圖

其中,C和R的計算公式為

C≥6I%S/U22;R≥2.3U22

在公式中:

S——變壓器每相平均電壓計算容量,單位VA         

U2—— 變壓器二次側相電壓有效值,單位 V         

I%——變壓器激磁電流百分數         

Uk%——變壓器的短路比

4.2.2直流側的過壓過流保護

PWM變換器的直流電源由交流電網經不控的二極管整流器產生,并采用大電容濾波,以獲得恒定的直流電壓Us。由于電容容量較大,突加電源時相當于短路,勢必產生很大的充電電流,容易損壞整流二極管,為了限制充電電流,在整流器和濾波電容之間傳入電阻Rz,合上電源后,用延時開關將Rz短路,以免在運行中造成附加損耗。由于直流電源靠二極管整流器供電,不可能回饋電能,電動機制動時只好對濾波電容充電,這式電容器兩端電壓升高稱作“泵升電壓”。為了限制泵升電壓,用鎮流電阻Rx消耗掉這些能量,在泵升電壓達到允許值時接通VT5。

4.2.3快速熔斷器短路保護

熔斷器的作用:當電路發生故障或異常時,伴隨著電流不斷升高,可能損壞電路中的某些重要器件,也有可能燒毀電路甚至造成火災。若安裝熔斷器,則熔斷器就會在電流異常升高到一定高度的時候,自身熔斷,切斷電流,從而起到保護電路的作用。

為了防止由于電流過大而燒毀電力二極管,在二極管回路上加快速熔斷器,在主回路中應加入熔斷器。

5系統仿真
    本設計運用Matlab的Simulink來對系統進行模擬仿真。根據圖6以及上面計算出的系統參數,可以建立直流雙閉環調速系統的動態仿真模型,如圖19所示。系統運行,得到系統電流和轉速的仿真曲線,分別如圖20中的(a)、(b)所示。


圖19直流雙閉環調速系統動態仿真模型


(a)系統電流仿真曲線                  (b)系統電壓仿真曲線
圖20直流調速系統仿真曲線

參考文獻

[1]陳伯時.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運動控制系統.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2]王兆安,黃俊.電力電子技術.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3]李友善.自動控制原理.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1
[4]王離九.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1
[5]陳治明.電力電子器件.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2
[6]張廣益.電機學.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2

完整論文下載(word格式 可編輯):
運動控制系統綜合訓練.docx (879.33 KB, 下載次數: 16)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頂 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小黑屋|51黑電子論壇 |51黑電子論壇6群 QQ 管理員QQ:125739409;技術交流QQ群281945664

Powered by 單片機教程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春色成人网 |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久久久久久99 |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91免费在线 | 亚洲色图第一页 | 91av在线视频观看 |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 成人免费视频 | 国产情侣啪啪 | 久久香蕉网 |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 | 另类 综合 日韩 欧美 亚洲 | 精品国产黄a∨片高清在线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婷婷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 | 成人av免费播放 |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视频 |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 | 久久久国产一区 | 毛片在线免费 | 欧美一区二不卡视频 | 国产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欧美一区在线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999久久久| 天天插天天射天天干 | 91高清在线视频 | 91亚洲精华国产 | 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 日韩久久久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视频精品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蜜臀 |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 | 超碰最新在线 | 国精久久 |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粉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