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控制系統主要由被控過程和自動化儀表組成。 過程控制系統按設定值可分為定值、順序、隨動控制系統。 過程控制系統按結構不同可分為前饋、反饋、前反饋復合控制系統。 自動化儀表按安裝場地可分為現場式、控制室式。 自動化儀表按能源形式可分為氣動、電動、液動。 模擬式自動化儀表的信號制:氣動0.02~0.1MPa;電動4~20mA,1~5VDC。
0.png (48.97 KB, 下載次數: 55)
下載附件
2017-5-3 19:17 上傳
熱電阻(500℃以下)的測溫原理基于熱阻效應。 熱電偶的測溫原理基于熱電效應。 熱電偶測溫時為什么要進行冷端溫度補償?如何進行補償? 答:①由熱電偶的測溫原理可知,只有在熱電偶冷端溫度保持不變時,熱電動勢才與被測溫度具有單值對應關系。由于制作熱電偶的熱電材料價格昂貴,不可能將熱電偶的電極做得很長,結果導致冷端溫度受被測溫度的影響較大而不斷變化。 ②使用補償導線與熱電偶冷端相連,將冷端延伸到溫度相對穩定的環境內而不影響熱電偶的熱電動勢。 壓力檢測的方法有彈性式、液柱式、電氣式、活塞式。 流量檢測的方法有: ①體積流量檢測法:又可以分容積法(直接法)和速度法(間接法)。 ②質量流量檢測法:也可以分直接法和間接法。 物位檢測的方法有靜壓式、電氣式、聲學式、射線式。 比例(P)調節是一種最常用、最基本的調節規律。 單純的積分(I)調節器是不能工作的。 單純的微分(D)調節器是不能工作的。 調節閥的理想流量特性有快開、直線、對數。 被控過程在負荷變化較大的場合宜選用對數調節閥,當調節閥經常工作在小開度時,則宜選用對數調節閥。 目前應用最多的安全柵是齊納式和變壓器隔離式。 第四章,例題4.1/4.2* 串級控制系統通過在系統中設計副回路來克服二次干擾。 串級控制系統適用于容量滯后、純滯后、干擾變化劇烈、參數相互關聯、非線性的過程。 前饋控制系統通過在系統中設計補償器來快速消除偏差。 前饋控制是一種開環控制。 前饋控制往往不單獨使用。 分程控制適用于減少能耗、擴大調節閥可調范圍、不同介質的過程。 均勻控制系統在結構上沒有特殊性。 均勻控制系統參數應均勻緩慢的變化。 均勻控制系統參數應在限定范圍內變化。 自動選擇性控制系統將工藝生產過程的限制條件所構成的邏輯關系疊加到正常自動控制系統上形成的一種控制方法。 自動選擇性控制系統中積分飽和的克服措施有外反饋法、積分切除法、限幅法。 Smith控制系統通過在系統中設計預估器消除純滯后。 現場總線的技術特點:開放性、互可操作性和互用性、功能自治性,結構的高度分散性,對現場環境的適應性。 集散控制系統的技術特點:功能分散、信息綜合與集中管理、局域網通信技術、高可靠性、構成靈活與擴展方便、采用面向過程語言。 干擾的來源:電磁輻射、引入線傳輸、接地系統、系統內部。 抗干擾的措施:隔離、屏蔽、濾波、避雷保護。 *設計題要點:被控/控制參數選擇 儀表繪制標注 調節閥氣開氣關選擇 調節器正反作用選擇
下載 :
過程控制與自動化儀表復習資料.doc
(43.5 KB, 下載次數: 15)
2017-5-3 19:04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黑幣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