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是設計論文部分內容預覽,由于論壇格式限制可能有部分公式無法展現.
需要的朋友可以在51黑電子論壇下載本設計的完整版本:
http://www.zg4o1577.cn/bbs/dpj-78709-1.html
射頻電路設計實訓報告 設 計 題 目 壓控振蕩器/濾波器設計 院 系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通信工程系 年 級 專 業 2013級通信工程 學生學號/姓名 P21314015/張俠玲 指 導 教 師 許先璠/常靜 安徽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2017.3 摘要 本課設本著在小學期期間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分別設計出10Khz 低頻振蕩器,100Khz 中頻振蕩器,1Mhz 高頻振蕩器及相對應的低通帶通 高通濾波器。在振蕩器部分,根據主要工作在幾十千赫以下的低頻段的 RC 正弦波振蕩 器結構簡單但選頻特性不理想,工作在較高頻率的 LC振蕩器特性需并聯電容提 高頻率穩定度等特點,低頻部分可使用通用運放+文氏電橋實現,中頻部分可使用高帶寬運放+文氏電橋實現,高頻部分采用 LC 振蕩器實現。
在濾波器部分,考慮到實驗室器材和目前電子市場上材料以及制作調試的難易 程度,宜使用無源 LC 濾波器。在通帶內巴特沃斯濾波器式無衰減的,而切比雪 夫濾波器則最大有 APdB 的衰減。在阻帶內,切比雪夫濾波器較同階的巴特沃斯 濾波器有較大的衰減量。因而低通和高通濾波器采用巴特沃斯 LC 濾波器,帶通 濾波器采用切比雪夫 LC 濾波器。
關鍵詞: 文氏電橋振蕩器;LC 振蕩器;巴特沃斯濾波器;切比雪夫濾波器;
1方案設計與論證
1.1振蕩器部分方案設計
方案一:采用 RC 移相電路。使用 RC 電路作為移相網絡的振蕩器統稱為 RC 正弦波振蕩器,主要工作在幾十千赫以下的低頻段。采用的移相電路有 RC 倒前移相電路,RC 滯后移相電路。由于 RC 移相電路的選頻特性不理想,因而 它的輸出波形失真大,頻穩度低,只能用在性能不高的設備中。串并聯選頻電路 的輸出端接在運算放大器的同相端,利用兩個反向并聯二極管(溫度穩定性好),保證輸出波形正負半周對稱。通過改變 RC 的參數來改變輸出頻率。 方案二:采用 LC 電容三點式振蕩電路。電容三端振蕩器的優點是輸出波形 較好,這是因為集電極和基極電流可通過對諧波為低阻抗的電容支路回到發射 機,所以高次諧波的反饋減弱,輸出的諧波分量減少,波更加接近于正弦波。其 次,該電路中的不穩定電容與電路為并聯,適當增大回路電容量,就可以減少不 穩定因素對振蕩器的影響,從而提高了頻率穩定度。故適用于較高的工作頻率。 綜上,低頻部分可使用通用運放+文氏電橋實現,中頻部分可使用高帶寬運放+文氏電橋實現,高頻部分采用 LC 振蕩器實現。
1.2濾波器部分方案設計
濾波器的用途是抑制無用信號,而使有用信號順利通過。濾波器種類繁多, 按構成的元器件,可分為無源濾波器和有源濾波器(含運放)兩種;按處理的對 象,可分為模擬濾波器和數字濾波器;按濾波器原型的頻率響應,可分為巴特沃 斯濾波器、切比雪夫濾波器和橢圓型濾波器等。根據本課設所要求的通帶阻帶范 圍不同,分別需要設計低通、高通、帶通濾波器。 方案一:采用巴特沃斯濾波器。巴特沃斯濾波器的階數 n 取決于阻帶的截止 頻率ωS(ωS>ωP)所對應的最小衰減 AS 和通帶的截止頻率ωP 對應的衰減 AP。 n 越大,通帶內幅度減小得越慢,也就是通帶內特性越平坦。 方案二:采用切比雪夫濾波器。切比雪夫濾波器的階數由規定在某一頻率ω S(ωS>ωP)上,衰減量不得小于 AS 來確定。給定通帶波紋值后,就可 以得到 即通帶內幅度波動的程度。 理論上,在通帶內巴特沃斯濾波器式無衰減的,而切比雪夫濾波器則最大有
APdB 的衰減。在阻帶內,切比雪夫濾波器較同階的巴特沃斯濾波器有較大的衰 減量。實際上,除要求通帶平坦外,大多允許通帶有少量的衰減而采用切比雪夫 濾波器,以獲得較大的衰減量或減少電路的階數。 綜上,考慮到實驗室器材和目前電子市場上材料以及制作調試的難易程度, 宜使用無源 LC 濾波器。在設計中考慮到巴特沃斯濾波器通頻帶內外都有平穩的 幅頻特性,因而低通和高通濾波器采用巴特沃斯 LC 濾波器,帶通濾波器采用切 比雪夫 LC 濾波器。
2電路設計 2.1振蕩器部分電路設計 2.1.1低頻振蕩器電路
如下圖 1 所示為 RC 橋式正弦波振蕩器。其中 RC 串、并聯電路構成正反饋 支路,同時兼作選頻網絡,RW 及二極管等元件構成負反饋和穩幅環節。調節電 位器 RW,可以改變負反饋深度,以滿足振蕩的振幅條件和改善波形。利用兩個 反向并聯二極管 D1、D2 正向電阻的非線性特性來實現穩幅。D1、D2 采用硅管 (溫度穩定性好),且要求特性匹配,才能保證輸出波形正、負半周對稱。R1 的接入是為了削弱二極管非線性的影響,用于矯正二極管死區造成的陡峭交越失 真。振蕩器初級輸出端串接 470Ω 至負電源,以矯正 LM324 自身特性造成的平 坦交越失真和“毛刺現象”。輸出端用 LM324N 多余的運放構成電壓跟隨器,可 以提供帶負載能力并降低負載效應。 電路設計圖:
1.002.jpg (94.05 KB, 下載次數: 209)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2.1.1 10khz 正弦信號振蕩器
2.1.2100khz正弦信號振蕩器 1. 兩個 1N4148 二極管用于穩幅,利用二極管的非線性伏安特性。 2. 振蕩器初級輸出端串接 470Ω 至負電源,以矯正 LM324 自身特性造成的平 坦交越失真和 “毛刺現象”。 3. 20K 電位器用于矯正二極管死區造成的陡峭交越失真。 4. 50K 電位器用于調整反饋強度,矯正削波失真。 5. 輸出端用 324 多余的運放構成電壓跟隨器,可以提供帶負載能力并降低負載 效應。 電路設計圖:
1.003.jpg (95.63 KB, 下載次數: 231)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2.1.2 100khz 正弦信號振蕩器
2.1.3高頻振蕩器電路
在本設計中擬采用并聯改進型的西勒電路振蕩器。具體電路如下圖3所示基 極偏置采用電阻分壓偏置,通過調整Rb1電位器達到最佳狀態。 射極采用Re1和Re2 串聯作為反饋電阻。其中Re1為直流反饋電阻,Re2對交流和直流均有反饋作用。 目的是改善振蕩器的穩定性。LC 當作高頻扼流圈使用。R 為阻尼電阻,目的是 降低電感Q 值,改善輸出波形。
1.004.jpg (80.73 KB, 下載次數: 231)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2.1.1 1MHZ 正弦信號振蕩器 2.2濾波器部分電路設計 2.2.1低通濾波器電路設計
(1)要求: 電路阻抗:Zc=50Ω,滿足f<=10KHz 的信號可通過; 通帶最大衰減量:3dB; 阻帶最小衰減量:20dB; (2)確定電路參數: 電路阻抗:Zc=50Ω; 通帶截止頻率:fP=15 KHz; 阻帶截止頻率:fS=25KHz; 通帶最大衰減量:AP=3dB; 阻帶最小衰減量:AS=20dB; (3)計算濾波器階數:
0.png (10.78 KB, 下載次數: 211)
下載附件
2017-3-12 03:17 上傳
0.png (17.37 KB, 下載次數: 240)
下載附件
2017-3-12 03:18 上傳
表 2 低通濾波器元件值列表
元件標號 | C1(nF) | L2(μH) | C3(nF) | L4(μH) | C5(nF) | 元件值 |
131.1 |
858.4 |
424.4 |
858.4 |
131.1 |
此處 5 個值是由理論計算得來,在計算時,保留了一些余量。因為理論計 算出來的電感與電容值與實際使用的不一定相符合,因而在選擇電感以及電容 時,可能會由多個電感以及電容并串得來,與理論值有些許誤差,但所得的結 果在允許范圍內。但亦可采用可調電容或電感,調整電路接入值,使得電路能 夠更精確的達到所設計的要求。此處,為設計方便,直接利用實驗室現有的原 材料來設計此低通濾波器。 電路設計圖如下:
1.015.jpg (47.39 KB, 下載次數: 213)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2.2.1 低通濾波器電路設計
2.2.2帶通濾波器設計
(1)要求:
電路阻抗:Zc=50Ω,f0=100KHz 的信號可通過; 通帶最大衰減量:1dB; 阻帶最小衰減量:20dB。 (2)確定電路參數: 電路阻抗:Zc=50Ω 通帶上限截止頻率:fP2=120 KHz 通帶下限截止頻率:fP1=80KHz 阻帶上限截止頻率:fS2=200 KHz 阻帶下限截止頻率:fS1=40 KHz 通帶最大衰減量:AP=1dB 阻帶最小衰減量:AS=20dB (3)計算濾波器階數: (5)計算實際電感和電容值:
此濾波器選擇并 C 串 L 型,得到下表 4 低通元件實際電容電感列表。
表 4 低通元件列表
元件標號 | Cp1(pF) | Lp2(μH) | Cp3(pF) | 元件值 | 179.6 | 398.1 | 79.6 |
(6)計算帶通原型元件轉換值:
由低通原型實際元件值根據轉換對照表 5,計算出帶通原型實際元件值, 并用帶通原型轉換電路取代低通原型電路元件,以完成帶通電路結構。其轉換公式如下: 表 5 帶通轉換對照表
1.030.jpg (10.43 KB, 下載次數: 232)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根據表 5,計算出帶通原型實際元件值,電路圖如圖 5 所示。
表6 帶通濾波器元件值列表
元件標號 | C1(nF) | L1(μH) | C2(nF) | L2(μH) | C3(nF) | L3(μH) | 元件值 |
79.6 |
33.5 |
6.6 |
398.6 |
79.6 |
33.5 |
電路設計圖如下:
1.031.jpg (40.56 KB, 下載次數: 211)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2.2.2 帶通濾波器電路設計
2.2.2帶通濾波器設計
(1)要求:
電路阻抗:Zc=50Ω,f0=100KHz 的信號可通過; 通帶最大衰減量:1dB; 阻帶最小衰減量:20dB。 (2)確定電路參數: 電路阻抗:Zc=50Ω 通帶上限截止頻率:fP2=120 KHz 通帶下限截止頻率:fP1=80KHz 阻帶上限截止頻率:fS2=200 KHz 阻帶下限截止頻率:fS1=40 KHz 通帶最大衰減量:AP=1dB 阻帶最小衰減量:AS=20dB (3)計算濾波器階數:
(4)計算低通原型元件值(gK):
表3 元件值列表
(5)計算實際電感和電容值:
此濾波器選擇并 C 串 L 型,得到下表 4 低通元件實際電容電感列表。
表 4 低通元件列表
元件標號 | Cp1(pF) | Lp2(μH) | Cp3(pF) | 元件值 | 179.6 | 398.1 | 79.6 |
(6)計算帶通原型元件轉換值: 由低通原型實際元件值根據轉換對照表 5,計算出帶通原型實際元件值, 并用帶通原型轉換電路取代低通原型電路元件,以完成帶通電路結構。其轉換公 式如下:
表 5 帶通轉換對照表
1.047.jpg (10.46 KB, 下載次數: 229)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根據表 5,計算出帶通原型實際元件值,電路圖如圖 5 所示。
表6 帶通濾波器元件值列表
元件標號 | C1(nF) | L1(μH) | C2(nF) | L2(μH) | C3(nF) | L3(μH) | 元件值 |
79.6 |
33.5 |
6.6 |
398.6 |
79.6 |
33.5 |
電路設計圖如下:
1.048.jpg (39.18 KB, 下載次數: 242)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3電路仿真 3.1振蕩器部分 3.1.110khz正弦信號振蕩器 圖 帶通濾波器電路設計
本部分用的是 Multisim 軟件仿真,如下圖所示:
1.049.jpg (32.02 KB, 下載次數: 218)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3.1.1 低頻(10khz)正弦信號振蕩器仿真結果
由仿真結果來看振蕩器的頻率是 9.95khz 的正弦信號。雖然不正好是 10khz,但是已經非常 接近了,由于在仿真軟件中電阻箱的調整的最小值是百分之 2,所以這個振蕩頻率很難調, 相信在實際的電路上,通過手動調節電位器,振蕩的頻率的精度會進一步的提高。 3.1.2100khz正弦信號振蕩器
1.050.jpg (32.59 KB, 下載次數: 223)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3.1.2 中頻(100khz)正弦信號振蕩器仿真結果
上圖是射頻所要求的 100khz 的正弦信號的仿真圖,從圖上可以看出經過不懈的 調試,最終把振蕩頻率穩定在了正好 100khz 上。
3.1.21MHZ正弦信號振蕩器
1.051.jpg (27.89 KB, 下載次數: 226)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3.2濾波器部分 圖 3.1.3 中頻(1MHZ)正弦信號振蕩器仿真結果
3.2.1巴特沃斯低通濾波器 本部分用的是 Multisim 軟件仿真,如下圖所示:
1.052.jpg (72.75 KB, 下載次數: 208)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3.2.1 巴特沃斯低通濾波器原理圖
1.053.jpg (62.69 KB, 下載次數: 205)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3.2.2 巴特沃斯低通濾波器原理圖(10Khz)
1.054.jpg (55.95 KB, 下載次數: 207)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3.2.3 巴特沃斯低通濾波器原理圖(30Khz)
分析:仿真時遇到了麻煩,一開始是輸出信號的幅度值增加,也就是說該濾波器 是有增益的,但是我設計的是無源濾波器,所以上網查資料知道,仿真結果不正確是因為電感實際上不是理想的,所以需要在電感后面串聯一個電阻,經過嘗試發現串聯電阻確實是可行的(實際電路上不需要加上),所以上面的仿真結果是 在每個電感的后面加上 10 歐姆的電阻得到的。從仿真的結果可以看出該濾波器 當濾波的信號是 10khz 時可以很好地濾波,輸出信號有略微的衰減。當頻率是 30khz 的信號通過該濾波器時,輸出的信號幅度幾乎沒有,可以說該巴特沃斯低 通濾波器是達到設計要求的。
3.2.2巴特沃斯帶通濾波器
1.055.jpg (98.25 KB, 下載次數: 217)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本部分用的是 Multisim 軟件仿真,如下圖所示:
圖 3.2.4 巴特沃斯帶通濾波器原理圖 該原理圖中電感上都串了一個電阻(3 歐姆,這個是根據電感選擇的),這是為了仿真,在 實際的電路中是不需要的,原因在低通部分已經進行了說明。
1.056.jpg (45.31 KB, 下載次數: 243)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1.057.jpg (30.83 KB, 下載次數: 201)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3.2.5 巴特沃斯帶通濾波器(100khz)
圖 3.2.6 巴特沃斯帶通濾波器(150khz)
1.058.jpg (33.42 KB, 下載次數: 221)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3.2.7 巴特沃斯帶通濾波器(50khz)
圖 3.2.5 是輸入為頻率為 100khz 正弦信號得到的結果,由圖可知濾波效果很好如 果輸入的是 150khz 或 50khz 的信號將會發現輸出的信號的幅度在 20mv 左右, 完全可以認為沒有信號濾除的比較完整。從仿真的結果來看該濾波器完好的實現 了帶通濾波器的功能。
3.2.2巴特沃斯高通濾波器 本部分用的是 Multisim 軟件仿真,如下圖所示:
1.059.jpg (97.09 KB, 下載次數: 210)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3.2.8 巴特沃斯高通濾波器原理圖
該原理圖中電感上都串了一個電阻(電阻的阻值是根據電感選擇的),這是為了仿真,在實 際的電路中是不需要的,原因在低通部分已經進行了說明。
1.060.jpg (36.94 KB, 下載次數: 205)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3.2.9 巴特沃斯帶通濾波器(1000khz)
圖 3.2.9 是輸入為頻率為 1000khz 正弦信號得到的結果,由圖可知濾波效果很好 如果輸入的是 800khz 的信號將會發現輸出的信號的幅度很小,完全可以認為沒 有信號濾除的比較完整。從仿真的結果來看該濾波器完好的實現了高通濾波器的 功能。
3.3振蕩器 PCB板圖 3.3.1低頻振蕩器 PCB板圖
1.061.jpg (69.89 KB, 下載次數: 212)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3.3.1 低頻文氏電橋 PCB 板圖
1.062.jpg (72.86 KB, 下載次數: 242)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3.3.2 中頻文氏電橋 PCB 板圖
3.3.3高頻振蕩器 PCB板圖
1.063.jpg (57.8 KB, 下載次數: 210)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3.3.3 高頻 LC 振蕩器 PCB 板圖
3.4濾波器 PCB板圖
3.4.1低通濾波器 PCB板圖
1.064.jpg (52.05 KB, 下載次數: 207)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3.4.1 低通濾波器 PCB 板圖
1.065.jpg (38.63 KB, 下載次數: 200)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3.4.2 帶通濾波器 PCB 板圖
3.4.3高通濾波器 PCB板圖
1.066.jpg (37.33 KB, 下載次數: 198)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3.4.3 高通濾波器 PCB 板圖
4元器件清單 4.1振蕩器部分元器件清單 表 11 振蕩器元件清單
類型 | 型號 | 規格 | 封裝 | 數量 | 運算放大器 | LM324N | / | DIP14 | 2 | 高頻三極管 | 9018 | / | TO-92A | 1 | | | 470 | | 1 |
|
| 1 k |
| 5 |
|
| 47 |
| 1 | 2 k | 1 | | | |
|
| 6.8 k |
| 1 | | 1N4148 | / |
| 4 |
| 發光二極管 | / | RADO.1 | 5 | 接上表 11 | | | 100K | | 2 |
|
| 10K |
| 5 |
| 粗調,雙聯 | 10K | 自制 | 1 | | | 1 nF | | 3 |
|
| 10 nF |
| 1 |
|
| 470 pF |
| 1 | 220 pF | 1 | | | | | 4.7 nF | 2 | | | | | 0.1 F | 5 | | | | | 電解電容 | 10 F |
| 5 | | 可調電容 | 40 pF | RADO.2 | 1 | | | | 220 H | | 1 |
|
| 330 H |
| 1 |
4.2濾波器部分元器件清單 表 12 濾波器元件清單
類型 | 型號 | 規格 | 封裝 | 數量 | | | 47 | | 1 |
|
| 10 k |
| 2 | | | 100 nF | | 2 |
|
| 10 nF |
| 2 |
|
| 22 nF |
| 2 | 14 nF | 14 | | | | | | 100 F |
| 7 | |
|
| 22 F |
| 6 | | | 22 H | | 4 |
|
| 10 H |
| 2 |
|
| 330 H |
| 1 | 47 H | 1 | | | | |
五、調試與分析
表 5.1 測試條件
測試時間 | 2016 年 8 月 16 日 | 測試地點 | 安徽大學 篤行北樓 A518 創新實驗室 | 測試環境 | 溫度:29℃,濕度:45% | | GDS-3152 | 150MHz,2.5Gsps 數字存儲示波器 |
| AFG-3081 | 80MHz 函數信號發生器 |
| GPD-3303D | 直流穩壓電源 |
測試方法 | 使用直流穩壓電源供給電路所需電壓,使用示波器觀察信號時域 波形及頻譜,使用函數信號發生器作為濾波器的輸入信號。 |
1.067.jpg (49.59 KB, 下載次數: 196)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5.1 振蕩器實物圖(從左往右依次為:100KHZ,10KHZ,1MHZ)
1.068.jpg (32.12 KB, 下載次數: 206)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5.2 濾波器實物圖(從左往右依次為:帶通、低通、高通)
5.1 振蕩器
5.1.1 失真現象 振蕩器在調試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失真現象。所幸經分析調整后均得到了解 決。失真現象及解決方法總結如下:
1、1MHz (1) 不起振 現象:無波形輸出。 分析:直流電位點設置不當/焊接有誤。
解決方法:再次檢查焊接有無問題。按照調試說明調整兩個電位器。
(2) 波形某個半周或整體出現失真 現象:波形的某個半周斜率變得平坦或其他失真。 分析:反饋電位器調整不當/阻尼電阻選取不當。 解決方法:調整 1K 電位器,必要時更換并聯在電感兩端的電阻。 2、10KHz/100KHz (1) 削波失真 現象:輸出波形類似方波或者上下波形變平,且幅度很大,接近電源電壓。 分析:反饋過大。 解決方法:調整 50K 電位器,必要時和 20K 電位器聯調。 (2) 毛刺失真(平坦交越失真) 現象:波形在過零點處出現較大毛刺,或者波形在過零點處變得平坦。 分析:此為 LM324 自身因素造成的失真。 解決方法:振蕩器輸出端(初級輸出端)接 470~1KΩ 的電阻至負電源。 (3) 陡峭交越失真 現象:波形在過零點處出現突變,斜率很大。 分析:反饋通路中二極管死區電壓造成 解決方法:微調 20K 電位器即可。 (4) 不起振/易停振 現象:無波形輸出/振蕩幅度不穩定且過一段時間停振。 分析:反饋程度不足。 解決方法:首先檢查焊接有無問題,是否有虛焊或短路情況。檢查無誤后按照調 試方法重新調整。必要時可適當微調 50K 電位器。
5.1.2 調試方法與結果
1、10KHZ振蕩器: (1) 調試方法 先不焊接 20K 的電位器,把其他元器件焊接完成后,調節 50K 的反饋電位器 和雙聯電位器使其產生 10KHz/100KHz 左右的振蕩且盡量不產生削波失真,然后 再焊接 20K 的電位器,微調使其在過零點處盡量不產生陡峭交越失真。最后整體
微調三個電位器產生穩定的正弦波形。
(2) 調試結果
1.069.jpg (29.77 KB, 下載次數: 224)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5.1 10KHz 振蕩器時域波形 由示波器結果可見,時域波形無明顯失真。頻率在 10KHz 附近且可調,輸出 信號峰峰值幅度在 3.68Vpp 左右。符合設計要求。 2、100KHZ振蕩器 (1)調試方法:同 10KHz。 (2)調試結果:
1.070.jpg (26.73 KB, 下載次數: 230)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3、1MHZ 振蕩器 (1) 調試方法 圖 5.2 100KHz 振蕩器時域波形
焊接所有元器件后,用萬用表測量三極管基極對地電壓,調整 50K 電位器使 之為 5V。此時應可產生振蕩波形。在微調 1K 電位器使輸出波形盡量不失真。最 后微調 40p 的可調電容,將頻率調整為 1MHz。若實測頻率相差較大,可考慮更 換電感或在電感兩側并聯焊接更大電容。 (2) 調試結果
1.071.jpg (41.04 KB, 下載次數: 218)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5.3 1MHz 振蕩器時域波形 由示波器結果可見,時域波形無明顯失真。頻率在 1MHz 附近且可調,輸出 信號幅度峰峰值在 2.34Vpp 左右,符合設計要求。
5.2 濾波器
由于濾波器的特性阻抗按照 50Ω設置,故測試時須將源端阻抗(信號源) 和負載阻抗(示波器)均設置為 50Ω。輸出電壓均設置為 1Vpp。
5.2.1 低通濾波器
1.072.jpg (44.63 KB, 下載次數: 221)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5.4 低通濾波器@10KHZ
由輸出波形可見,低通濾波器在 10KHz 處的輸出幅度為 664mVpp,增益約為 0.707 倍,即 3dB 的衰減,符合設計要求。
5.2.2 高通濾波器
1.073.jpg (35.82 KB, 下載次數: 203)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5.5 高通濾波器@1MHz
由輸出波形可見,低通濾波器在 1MHz 處的輸出幅度為 808mVpp,增益約為 0.808 倍,即 1.85dB 的衰減,小于 3dB,符合設計要求。
1.074.jpg (34.84 KB, 下載次數: 214)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5.6 高通濾波器@3dB
通過調整信號源輸出頻率至 3dB 衰減點,即 0.707 倍。可得低通濾波器 的 3dB 衰減頻率點約為 850KHz,低于 1MHz,符合設計要求。
1.075.jpg (33.3 KB, 下載次數: 216)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5.7 高通濾波器(衰減為 20dB) 再將信號源輸出頻率調整至 20dB 衰減點,即 0.1 倍。可得高通濾波器的 20dB 衰減頻率點約為 303KHz,符合設計要求。
5.2.3 帶通濾波器:
1.076.jpg (50.77 KB, 下載次數: 211)
下載附件
2017-3-12 03:31 上傳
圖 5.10 帶通濾波器@100KHz 由上圖可以看出,帶通濾波器在 100KHZ 處衰減至原信號峰峰值的 1/3 處, 符合設計要求。
六、總結與體會: 按以往,該課設都是安排在學期末開始準備,當然那時候由于要準備期末考 試,所以就沒有時間來做這個射頻實訓。而今年有了小學期,除了實習之外,留 給我們做射頻額時間還是比較充分的。這次的實訓內容也都是對之前學習的理論 知識的一個應用,對于理論知識,雖說理論就是那樣的,但是感覺讓人摸不著看 不著,通過這次實訓,使得我們對理論知識掌握的更加深刻,理論應用于實踐,
加強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對于自己而言,開始拿到實訓額內容,并不知道如何下 手,因為我們組有比較厲害的,所以就跟著他們一起學習,小組是分模塊完成的, 遇到問題大家一起解決,大家一起分工協作,使得這次射頻才完成的很順利。通 過這次實訓,加強了自己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同時也鍛煉了動手能力。而且也體 會到了一個團隊的力量,大家一起努力才會做的更好。 這次的實訓,組長貢獻的較多,很感謝他那么有耐心的帶著我們,同時也感 謝許老師和常老師為我們提供了這次機會!
參考文獻 [1]《電子線路設計·實驗·測試》,第三版,謝自美 主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高頻電子線路實驗與課程設計》,楊翠娥主編,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 [3]《高頻電路設計與制作》,何中庸譯,科學出版社 [4]《通信電子線路》,第三版,高如云 主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5]《模擬電子技術》。胡宴如 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6]《電子技術基礎實驗與課程設計指導》,第二版,高吉祥,主編,電子工業 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