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程系零點實驗室,成立于二零零八年五月一日,原名“智能汽車興趣小組”,主要從事機械技術和智能控制技術的學習研究。 自二零零八年十一月十二日起正式更名為“零點實驗室”,意為從零點開始,奮斗到零點,以此來激勵每一位成員的斗志。
實驗室成立之初,小組成員只有汽車工程系李道成、王子欣兩名學生,在系領導,老師的大力支持下,實驗室不斷壯大,F(xiàn)在兩位學哥雖然已經(jīng)畢業(yè),但“零點”還要繼續(xù),零點精神還要傳承。侯廷晨、項群杰兩位學生接下了這份責任,負責零點實驗室。現(xiàn)在的實驗室以發(fā)展為一個12人的團隊,層次覆蓋了大一到大三。如今,我們正以高亢激昂的精神,坦蕩豁達堅定的信念,工作在零點的第一線。崇尚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因此他們努力提高自身素質(zhì)和專業(yè)技術水平,同時也收獲了自己的勞動果實。
為了實驗室的發(fā)展,因此在選拔小組成員時主要以興趣愛好為主,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讓學生發(fā)揮出更大的潛能。促使大家主動地學習,同時也你能在制作開發(fā)時,勇敢的面對并解決發(fā)現(xiàn)的一切問題。我們還注重個性培養(yǎng),尊重每一位小組成員的學習方向,讓他們有更大的空間去探索、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讓小組成員從這里學習更多的專業(yè)知識,了解到最新的汽車的發(fā)展方向,學會科學的思維方式通過以點帶面,使其他同學能更關注本專業(yè)知識,增加本專業(yè)的學習興趣。
在2008年11月份,零點實驗室在東樓大廳在展了為期一周的汽車工程系學生作品展,該次作品展得到了鄭德林教授與院、系的領導、老師都表示我們的展區(qū)很有特色,這也是對我們付出的一次肯定;2009年8月2日,由指導教師夏文恒老師帶隊,我們參加了第四屆“畢昇杯”全國電子創(chuàng)新設計競賽,并一舉榮獲了本科組二等獎。為汽車工程系,為華德學院贏得了榮譽;10月零點實驗室又在呼蘭區(qū)創(chuàng)業(yè)園參展,參展的作品都是學生自主研發(fā)的成果,得到了來園參觀視察的市委領導蓋如垠及顧院長的一致好評。
一路走來,雖然實驗室面積不是很大,設備也不完善,但是它卻凝聚的幾屆汽車學子的汗水。我們利用課余生活,來實驗室制做作品,而且還要努力的學習各種必要的知識,掌握各種各樣的技術。有時為了趕作品進度連飯都顧不上吃。在參加第四屆“畢昇杯”全國電子創(chuàng)新設計競賽時,為了不耽誤白天能正常上課,為了作品能更快更好的完成,在制作的最后一個月里,系主任為我們向院里申請住到實驗室,這一住就是將近一個月,困了累了就躺在放倒的桌子上休息一會,餓了就泡上一包方便面。在實驗室的每一個夜晚都是早晨的4、5點鐘睡覺,對于我們來說一天能睡個二、三個小時都是奢侈了,寢室里自己空空的床位成為了我們的夢想,實驗室里電鉆、砂輪的加工聲是我們的優(yōu)美樂章,電路板上焊接的電子元件是我們的美麗畫卷。為了自己的夢,回想自己曾經(jīng)的努力,就把所有的苦與累都拋開了,為了那最終的結果,努力著、奮斗著。
現(xiàn)在實驗室的各種工具已基本齊全。然而在實驗室成立之初,幾乎沒有任何專業(yè)工具,只有靠我們的一雙手,沒有萬用表用二極管來代替。對于單片機一竅不通的我們還要花時間學習單片機課程。由簡單的原理入手,到電路的設計,一有時間我們就去請教老師、師兄。從只知道課本的理論知識之外一無所知的菜鳥開始,上培訓班,上網(wǎng)查資料,自己動手實踐、摸索,到激動地喊出“我弄出來啦!”。由于買原材料耗費了我們很多的經(jīng)費,最后就連飯費都拿出來買零件了,甚至有時要向同學們借錢。在實驗室叫上一盤土豆絲幾盒米飯大家坐在一起吃,這都算是改善伙食。繁重的工作、經(jīng)濟的困難并沒有影響我們的學業(yè),實驗室成員仍多次獲得獎學金、助學金。盡管那段時間很辛苦,我們卻不拋棄理想,不放棄拼搏,迎難而上,越是困難,越是堅強。所以,零點實驗室今天的輝煌。
零點從無到有,從過去的默默無聞到小有成績,零點實驗室通過對應用技術的不懈追求和對科技創(chuàng)新的深入理解,探索著自己的成長道路,已學習專業(yè)技能位目的,為華德母校留下一筆寶貴的財富,也為我們的大學時代留下美好的回憶。我們堅信“零點實驗室”在各位領導、老師的幫助下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不斷地成長壯大。它的明天一定會絢麗多彩,它的未來一定會前程似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