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18:10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LOG
17:20 2014/5/14
完成了LAUNCHPAD的TFT液晶的顯示區的波形顯示
完成了采樣率可調整的波形顯示方式
完成了基于LAUNCHPAD的轉接板并加入了TFT接口、5個按鍵、信號輸入引腳引出
目前采樣點數為2*200點,未使用DTC方式,后期將會改進
23:35 2014/5/15
為了留出1kHz的標準頻率信號口作為校準,避免按鍵口占用,重新定義了按鍵位置為KEY1-KEY4:P2.0-P2.3 KEY5:P1.4 即功能鍵改至P1口
加入了比較器CA的同步環節,目前測量模式為強制同步模式,測量流程如下:
CA比較器觸發 → T0A啟動,關閉CA → TA2觸發 → ADC10啟動 → AD轉換完畢,關閉T0A(及ADC10) → 顯示 ┐
↑ │
│打開CA比較器 │
└──────────────────────────────────────────────┘
增焊了地端引腳引出,便于測量波形
增焊了1kHz波形的引腳引出,便于測量標準波形同時方便調試
13:07 2014/5/16
將adc.h文件改為device.h文件,方便集成化文件管理
規范了采樣率的標準化,目前分為9段:10us-20us-50us-100us-200us-500us-1ms-2ms-5ms
18:17 2014/5/16
將P1.4口的1kHz矩形波輸出接至TFT液晶模塊的LCD背光輸入口,用以提供背光亮度控制
1:36 2014/5/17
增加了ICONS文件夾,其中加入了各種圖標文件
增加了ICON.H頭文件,加入了圖標的圖模庫
在TFT22.C中添加了LCD_DrawPic()函數,用以雙色顯示圖標,并在TFT.H頭文件中添加了函數聲明頭
初步完成了功能按鈕區的圖標和文字描述靜態顯示界面
14:28 2014/5/17
增加了按鈕的狀態顯示
增加了參數顯示(靜態)
由于內存溢出,將一個顯示周期的采樣數量減少到180點
16:06 2014/5/18
實現了運行停止按鈕
建立了數據處理函數,目前計算了最大值和最小值
完成了Vmax和Vmin參數的動態計算,在ADC采樣階段加入了避免溢出算法
內存段再次出現溢出,將采樣點數量縮小為160點o(╯□╰)o
完成了頻率和占空比的數據處理算法,并對高采樣率的三段的數據進行了修正
0:15 2014/5/21
加入了方均根值顯示,但是開方函數有問題(待解決)
添加了flashc.h頭文件,專門用于管理和Flash操作相關函數
初步寫了FLASH波形數據寫入,掉電存儲波形的接口函數,操作和顯示細節也待計劃
后期若有時間,將會將RAM數組縮短為1個數組,緩沖數組將在FLASH區存儲,會綜合考慮速度和開發時間等因素再作編寫
后期將會對頻率、占空比、方均根值的算法進行修正
22:40 2014/5/21
重新修改了參數計算的算法,修改后的算法更加科學、穩定,從運行上看處理速度并未明顯增加
完成了單存儲區的波形存儲和顯示(并未做通用存儲方式處理),目前只存儲在INFO信息段
加入了CloudStudio的文字版簡易logo
21:23 201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