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 異— 筆者在去年暑假制作了一臺6V6GT推挽式電子管功率放大器,由于用料比較考究,至今一直在使用未發現過任何異常,具體制作詳見我論壇中《再度打造6V6推挽功率放大器》一文。因當時一炮制作成功,自以為是很滿意,沒有與進口電子管作任何比較,一直在使用62年產南京6P6P(也就是國際標準型號的6V6GT管)功率管,見下圖: 因為南京產電子管也是國產中的姣姣者,無非又是62年產的。盡管在1962年我國正縫三年自然而然災害,是國家最困難的時期,產生資料極其潰乏,我印象最深的是在1981年我到各鄉鎮進行財務大檢查時,當我翻到1962年的帳冊時就連各單位所使用的帳冊用紙張也不如現在的衛生紙,可見當時國家的困難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但當時生產的電子管因大部分用于軍事,是傾國家之力,做工誰也不敢馬虎,所以在質量上還是有保證的。現在市面上這種電管子也是很維找的——好管!,大家要知道電子管這種東西相對來說年代越早的管子聲音越好,這也許這是我個人之見。 這次趁雙休日之際筆者在庫存中有幸找到了4支進口的6V6GT電子管,可惜的是4支管子4個不同品牌的,它們分別是美國的GE、RCA、RAYTHEON、及荷蘭的PHILIPS,見下圖。 這些電子管可都是世界大品牌,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先用GS-5A電子管測試儀對它們進行測試,幸好這4個電子管的參數非常接近,是可以用在推挽電路上的,在測試的同時我又對南京6P6P(6V6GT)進行測試,我發現僅跨導(S)一項參數與進口電子管相差甚遠,明顯要低于進口管子,其余各項指標與進口電子管相差甚微。這可能就是國產電子管與進口電子管存在的技術上的差距。 說到電子管的跨導,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跨導的含意:所謂跨導就是當柵極電壓每變化1伏時所引起屏極電流所變化的數值,這個數值越大跨導就越高。根據電子的特性它與其它幾個參數還存在著下列關系,可有下式表示: μ=S•Ri 又可寫成Ri=μ/S或S=μ/Ri 上式中μ表示三極管的放大倍數,Ri表示電子管的屏極內阻,S就是管子的跨導,從上式我們可以看到電子管的內阻越低跨導就越高,反過來說:S越高的電子管其內阻越低,那就說明同樣的型號的電子管,進口電子管的內阻比國產電子管的內阻要來得低一些。 試聽 當我把4個電子管換成進口管子后,播放了同一張臺語版的CD,曲目內容是《愛拼才會贏》,進行輪番比較,發現用進口管子時出來的頭三下低頻明顯比國產電子管要低沉得多,而且有厚度,低頻的延伸度非常明顯,高頻部分的延伸非常自然、光滑,細節照樣全部表露出來并無毛剌尖銳的感覺,中頻也恰到好處。但當換用國產管子后低頻就略顯單薄,高頻些過沖而且有些毛剌,不夠耐聽,好在整體驅動力與進口電子管不分上下。上述種種現象我個人分析認為與它的跨導有關,因為高跨導的管子它的內阻往往是很低的,內阻越低自然對低頻來說是極為有利的,至于高頻方面可能與它內部使用的材料和制用工藝有關。這次比較對進口管來說還是有些不公平的,因為這4個電子管還不是一個品牌的,如果說采用同一品牌的進口電子管整體表現也許會更上一層樓,這就是國產電子管與進口電子管存在的差別,依我看來這種現象也是客觀存在的。 此乃個人之見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