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關于12864的畫圖功能。 我們知道在紙上畫出一個點,我們要知道這個點在張紙上面的位置,也就是這個點在這張紙上面的坐標。而在12864上面畫點也是一樣,我們要先知道這個點在液晶屏上面的坐標,然后我們該坐標點黑或是點白可以了。而在這之前,我們要首先理解12864圖形顯示坐標。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6C6A.tmp.jpg 12864的繪圖顯示坐標如圖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水平位址并不是一個點有一個位址的,它是16個格才有一個位址。它的垂直位址也分為上下兩半部分。當我們給出位址是X是0,Y是0的時候,其實里面包含了16個點,也就是說我們一次要操作16個點。所有當我們要點亮一個點的時候,我們不僅要知道的位址,還要知道它在這個位址中是第幾個位,也就是第幾個點。 #include<reg52.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RS=P2^6; //這個是LCD的數據命令選擇端 sbit RW=P2^5; //這個是LCD的寫入或是讀出選擇端 sbit PSB=P3^2; //這個是LCD串行還是并行選擇端 sbit RST=P3^4; //這個是LCD的復位端口 sbit LCDE=P2^7; // 這個是LCD的使能端 /* 延時子函數 */ void delay(uint x) { uint y; for(;x>0;x--) for(y=110;y>0;y--); } /* 忙碌檢查 */ void lcd_busy() { RS=0; RW=1; P0=0XFF; LCDE=1; delay(2); while((P0&0x80)==0x80); /*如下圖1,當LCD忙碌的時候BF位是為1,而我們只需要想知道這位,所有與上0x80,當它是1的時候得到0X80,當它是0的時候得到0.*/ LCDE=0; } /* 寫入命令 */ void write_com(uchar com) { lcd_busy(); /*每次操作LCD之前都需要檢查一次LCD是否忙碌,不過一般LCD工作比單片機快,所有都不用檢查。*/ RS=0; RW=0; LCDE=0; P0=com; delay(1); LCDE=1; delay(3); LCDE=0; } /* 寫入數據 */ void write_num(uchar num) { lcd_busy(); RS=1; RW=0; LCDE=0; P0=num; delay(1); LCDE=1; delay(3); LCDE=0; } /* 讀取數據 */ uchar read_data() { uchar read; lcd_busy(); RS=1; RW=1; LCDE=0; delay(1); LCDE=1; delay(3); read=P0; LCDE=0; delay(5);; return read; } /* 畫圖清屏,由于LCD的清屏指令0X01不能作用在繪圖中,所有只能自己寫清屏子程序 */ void clear_lcd() { uchar i,j; write_com(0x34); for(i=0;i<32;i++) //因為LCD有縱坐標32格所以寫三十二次 { write_com(0x80+i); //先寫入縱坐標Y的值 write_com(0x80); //再寫入橫坐標X的值 for(j=0;j<32;j++) //橫坐標有16位,每位寫入兩個字節的的數據,也就寫入32次 { //因為當寫入兩個字節之后橫坐標會自動加1,所以就不用再次寫入地址了。 write_num(0x00); } } write_com(0x36); write_com(0x30); } /* 寫入一個點的子程序。具體步驟是:計算出X軸、Y軸的地址、X軸中的第幾位,然后讀出該地址現在的值,因為一般寫入新的點的時候,會覆蓋掉16個點中其他點,當你要同時顯示16個點中的兩個點的時候就會沖突,所以先將顯示中的點讀出來,然后在或上要點亮的點,這樣就可以同時點亮。注意讀取數據的時候讀取的第一個數據不要,從第二數據開始取,也就是說要讀取三次,只取后面兩次的值。還有就是讀取數據之前要先寫入你要讀取數據的地址,讀取數據之后的寫入數據還要從新寫入地址。最后就是輸入數據地址,先輸入Y軸,再輸入X軸,輸入數據。 */ void put_point(uchar x,uchar y) { uint bt=0,read=0; uchar x_adr,y_adr,h_bit,l_bit; y_adr=0x80+y%32; //計算Y軸的地址,應為縱坐標有64個,所有對32求余,當Y大于31時,Y的坐標是下半屏的。 if(y>31) //計算X軸的地址當Y大于31時X的地址在下半屏,從0X88開始,小于31時X的地址是在上半屏,從0X80開始 x_adr=0x88+x/16; else x_adr=0x80+x/16; bt=0x8000>>(x%16); //求這個點到底是在哪個點 write_com(0x34); write_com(0x34); write_com(y_adr); //讀取數據的時候要先寫入所取數據的地址 write_com(x_adr); read_data(); //讀取的第一個字節不要, read=read_data(); //從第二個字節開始接收。 read<<=8; read|=read_data(); bt=bt|read; h_bit=bt>>8; l_bit=bt; write_com(y_adr); //寫入點的時候,重新寫入地址,因為地址已經改變。 write_com(x_adr); write_num(h_bit); write_num(l_bit); write_com(0x36); //開顯示 write_com(0x30); //轉回基本指令集 } /* 液晶初始化 */ void lcd_init() { PSB=1; RST=1; write_com(0x30); //基本指令操作 write_com(0x0c); //開顯示 write_com(0x01); //清除LCD顯示 } void main() { float i; uchar x,y; lcd_init(); clear_lcd(); while(1) { write_com(0x34); write_com(0x34); write_com(0x80); write_com(0x88); for(i=16;i>0;i--) //畫出X軸 { write_num(0xff); } for(i=0;i<64;i++) //畫出Y軸 { put_point(0,i); } for(i=0;i<128;i++) { x=i; y=32-x%32; put_point(x,y); } write_com(0x36); write_com(0x30); while(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