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5日,馬斯克公布了一條震驚世界的計劃,他將在加州開建 Hyperloop 測試軌道,設計比賽獲勝選手將有機會在測試軌道上測試自己的作品。另外,馬斯克也打算于2016年夏季,在 SpaceX 總部舉辦一個關于 Hyperloop 的科技競賽。就連美國交通部部長 Anthony Fox 也對此深感興趣,并表示交通部可以為研究提供資金上的支持。
傳統的懸浮技術是主動磁懸浮技術(active magnetic levitation)。這也是日本、中國以及德國高鐵采用的技術,用來實現零摩擦、安靜、高速的運輸服務,在這個過程中,運輸倉并不是沿著軌道前行,而是懸浮在軌道上。不過,這套系統也有缺陷,比如,需要持續不斷地為火車上的變冷的、超導、電磁鐵提供能量。另外,它也非常昂貴和復雜,這也是這種系統沒有在全球普及開來的最大因素。
就在 Hyperloop Tech 宣布將進行首次公開的推進系統測試的前一天,HTT 宣布,它們剛剛簽訂了一個協議,使用少為人知的「被動磁懸浮(passive magnetic levitation)」系統實現艙內懸浮。這一技術由 20 世紀 90 年代,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已故物理學家 Richard Post 研發。如何它能成功應用于此的話,這將是一個非常上等的解決方案。最大的優勢就是更安全、更便宜、更簡單。
Hyperloop Tech 的愿景比馬斯克的預想還要寬廣。公司 CEO Rob Lloyd 說,可以將超級高鐵看作是一個可以運輸各種事物的管道、交換點和匝道的網絡,就像互聯網。「交通是新的寬帶。」「有史以來第一次,原子和比特被融合到了一起。」「只要我愿意,我可以拿出我的手機移動在北京的一輛車。Hyperloop 也一樣,但是在城市之間。」
Hyperloop 最終夢想成真,還是一場游戲,我們無法下一定論。這正如 HT 設計分析部門副總裁 Josh Giegel 接受 MIT 科技評論采訪時所說的那樣:直到它存在的時候,Hyperloop 才算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