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STM32 用戶咨詢: “最近在使用stm32f105做雙can通信,can驅動芯片使用的TJA1042,發現將canH canL 短路再放開以后,can出錯恢復不回來?之前在K40上使用的時候沒有這個問題,不知道這個情況大家有什么指導建議啊?” 另外,他還附上了基于STM32CUBEMX工具配置的相關代碼如下: hcan1.Instance = CAN1; hcan1.Init.Prescaler = 2; hcan1.Init.Mode = CAN_MODE_NORMAL; hcan1.Init.SJW = CAN_SJW_1TQ; hcan1.Init.BS1 = CAN_BS1_8TQ; hcan1.Init.BS2 = CAN_BS2_7TQ; hcan1.Init.TTCM = DISABLE; hcan1.Init.ABOM = DISABLE; hcan1.Init.AWUM = DISABLE; hcan1.Init.NART = DISABLE; hcan1.Init.RFLM = DISABLE; hcan1.Init.TXFP = DISABLE; HAL_CAN_Init(&hcan1); 從用戶的描述來看,應該是CANH/CANL短路時導致錯誤而進入離線狀態。 其實,CAN硬件是具備出錯管理和離線恢復功能的。在STM32參考手冊的CAN出錯管理章節有相關描述。 
CAN協議所描述的出錯管理,完全由硬件通過發送錯誤計數器(CAN_ESR寄存器里的TEC域),和接收錯誤計數器(CAN_ESR寄存器里的REC域)來實現,其值根據出錯情況作增加或減少。關于TEC和REC管理的詳細信息,需參考CAN標準。此外,CAN_ESR寄存器提供了當前錯誤狀態的詳細信息。通過設置CAN_IER寄存器(比如ERRIE位),當檢測到出錯時軟件可以靈活地控制中斷的產生。 關于離線恢復 當TEC大于255時,bxCAN就進入離線狀態,同時CAN_ESR寄存器的BOFF位被置’1’。在離線狀態下,bxCAN無法接收和發送報文。 根據CAN_MCR寄存器中ABOM位的設置,bxCAN可以自動或在軟件的請求下,從離線狀態恢復(變為錯誤主動狀態)。在這兩種情況下,bxCAN都必須等待一個CAN標準所描述的恢復過程(CAN RX引腳上檢測到128次11個連續的隱性位)。 如果ABOM位為’1’,bxCAN進入離線狀態后,就自動開啟恢復過程。 如果ABOM位為’0’,必須通過軟件請求bxCAN先進入初始化模式然后退出并進入正常模式,隨后才能啟動恢復過程。 注: 在初始化模式下,bxCAN不會監視CAN RX引腳的狀態,這樣就不能完成恢復過程。為了完成恢復過程,bxCAN必須工作在正常模式。 用戶給出的配置代碼并未出現使能ABOM功能的語句,那關于ABOM的默認值又是怎樣呢? 
從CAN_MCR寄存器的初始值來看,位ABOM默認初始值是0,即沒有開啟自動離線恢復功能。
既然這樣,用戶要么借助出錯中斷和查詢CAN_ESR中的BOFF位來進行軟件手動恢復,要么修改配置代碼,將ABOM使能,實行離線自動恢復。

后來用戶將配置代碼調整,使能了ABOM, 代碼中加入hcan1.Init.ABOM
= ENABLE; 即OK。
相關話題鏈接:【點擊閱讀】 一個關于CAN出錯中斷重復出現的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