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手機模式下圖片可點擊放大】 圍繞USB Type-C接口的話題已經很火爆了,很多公司也推出了Type-C相關芯片。它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不分正反雙面接插、傳輸速度快、供電強悍、支持音視頻傳輸。作為最新的接口標準,USBType-C已獲得了計算和消費電子市場的諸多關注。日前某些手機廠商把USB Type-C接口作為一個重要賣點,實現數傳、音頻、視頻、快充功能的四合一。該接口不再局限于常規USB數傳功能,它還拓展了充電、音頻、視頻等功能。 我們知道,STM32芯片大多數型號都是帶USB DEVICE或USB OTG模塊,隨著Type-C接口的不斷推廣與普及,STM32芯片的USB模塊如何與Type-C接口連接的問題,自然會逐漸出現在STM32應用工程師的面前。 ST官方有篇應用筆記【AN4775】介紹了如何用USB Type-C替代傳統USB 2.0連接器的方案或建議。同時,筆記里也簡單介紹有關USB Type-C及USB電源傳輸的一些基礎知識。 這里不妨一起先看看USB Type-C接口的幾個術語和管腳圖。 一、USB Type-C接口的幾個術語 DFP【Downstream Facing Port】:下行端口。它與USB數據流有關。一般是指HOST或HUB的端口,從設備器件與此類端口相連。 UFP【Upstream Facing Port】:上行端口。它與USB數據流有關。一般是指DEVICE端口或連接著其它HOST或DFP HUB的HUB端口。 SOURCE: 供電端口。該端口上的CC腳接上拉電阻,并通過VBUS對外供電。一般指HOST或DFU HUB端口,比方傳統的Type-A端口。 SINK: 受電端口:該端口從VBUS取電,端口上的CC腳接下拉電阻。一般指device端口,比方傳統的Type-B端口。 DRP【Dual Role Port】雙角色端口。既可做SOURCE又可以做SINK的端口,角色可以固定也可以協商切換。 二、USB Type-C接口的管腳圖 USB Type-C接口一共24個管腳,分對稱性連接和非對稱性連接。 對稱性連接: --USB 2.0 差分信號對(D+/D-); --電源腳:VBUS/GND; 非對稱性連接: --兩套支持USB3.1高速數據傳輸的TX/RX信號腳; --通道配置腳【CC腳】,用于接插及角色的監測、供電等配置管理; --兩路邊帶信號腳【SBU】,用于模擬音頻模式或Display Port輪換模式;
從上面管腳圖可以看出,有兩個CC配置腳,分別是CC1和CC2。不過對于某個方向的插頭而言只有一個CC腳與之相連。DFP端口必須與相應CC腳接個上拉電阻Rp;UFP端口必須與相應CC腳接個下拉電阻Rd。通過檢測與CC腳相連的Rp/Rd電阻的電平來確認插入方向和設備角色。



最后,我們看看ST官方給出的針對不同角色的STM32芯片從USB 2.0傳統接口轉到Type-C接口的實例原理圖,一目了然,諸位需要時可以參考使用。 


關于上面內容的更多細節,可以去www.stmcu.com.cn的設計資源區或者www.st.com 搜索查找AN4775下載閱讀。 另外,關于STM32 USB應用方面的培訓文檔資料也可以去www.stmcu.com.cn的設計資源區“培訓課件視頻”的USB部分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