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大學已經離去了四分之三,我從一個懵懂的少年逐漸長大,漸漸意思到自己的無知與無能,所以還是有些感想的。
過去的三年都是摸爬帶滾,屈辱與榮耀共存,大學是個象牙之塔,確實給我帶來不少方便與快樂,也帶給我些困惑。 我在這里說下自己學習的幾個想法: 一效率怎么能提高。其實之前我是不喜歡物理的,我喜歡化學,化學很刺激,可以造出很多精美的結構。到大學后,我也發現物理其實也是個很有趣的事。所以學電子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從一些書籍中隱約覺得學習其實是種樂趣,但本身有時會有些枯燥乏味,讓人失去耐心。是興趣或者說有意義有價值才能保證一個高效率,即使我們成人了,這一點很重要,學業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但也不是一味只看一門書,學一門手藝,畢竟多元化的世界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二我想放棄讀研去找工作。這個也是我糾結很久的,其實周圍大部分人都去考研。我在自己內心問自己,你為什么不考研,為什么要去工作。在暑假的20天里,我發現我看書的激情不怎么高,數學看了20天,就是把高數看完了,我并不是不想學習,因為這不能引起我強烈的內心共鳴。已經背書這么多年了,我想如果我考上研究生,后果不堪設想。這個并不是說我找不到好的工作,沒有發展前途。我的想法是這樣耗盡了我的激情,讓我畏畏縮縮,思維僵化局限,精神不正常了,當然不是神經病呀。優勢就是一個好的學歷,一個更高的門檻,當然我覺得自己到時也有很強的項目能力。但我不想我就以后只是一直的干活干活,找工作給我更大的自由空間,讓我在最短的時間里學到更大的東西,可以在短時間完成更多的任務,開拓視野。 三怎么時間管理。時間管理對我來說還是有些問題的,有時因為主次不分,而浪費大量時間,這個是不值得的,所以我想再接下來的一年里,我會盡量學會如何時間管理,合理分配每件事的資源,做到學業任務漂亮完成,自己生活學習有條不穩的進行。 四培養自己的情商智商改變自己。在人眼中,我就是個傻乎乎的小子。為了改變自己的形象,所以我覺得自己應該多看下書。不管是專業書籍,還是勵志哲理書,古人說:行萬里路,看萬卷書。我正在學習的路途中,所以不停的學習很重要,所以我也堅信蝸牛也是可以爬到金字塔頂端的。我不認為世界對我有什么不公,因為這就是真實的我。學到老,活到老,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而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也這樣指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無奈,也是一種挑戰。 五用心思考,用實際行動去踐行。我記得自己大年初一到初三為了給師傅做了一個51定時鬧鐘,花了20個小時完成,以前我也也做過,但從未那樣干過。原理很簡單,但真的做好一件事情確實不容易。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來。所以我不想自己就是耍猴的,而是個實干家。所以我覺得完成學業和工作不是件馬虎的事情,不能外表華麗,卻沒有內容?赡苓@不是什么大問題,但僅僅對于個人來說還是不負責任的。有些問題明明是小問題,但卻需要花費很大的努力,這樣有時是值得的。雖然局部的好壞對整體影響可能不大,但有時卻是致命的,所以我的另外一個感悟是:事在于多,而在于精,事不在于小而在于細。行動吧,從最初的起點開始,即使跌倒了,也可以再爬起來。 接下來就談下我的具體學習計劃。 一找工作是我接下來要干的第一件事。我不認為把簡歷漫天撒有什么好處,這樣會在人潮中迷失自我。所以我的第一選擇是想投下軟硬件工程師,雖然是累了點,工資還可以,但我樂意,也肯干。如果像中興華為大公司我不能進去,我覺得這也是我的實力有限,畢竟我的智商情商還不夠。求其次,找自己喜歡的電子相關的企業,電源,led,儀器,電路板,電子市場,等等。如果這樣不夠滿意,就找一些初創企業或者與網絡有關的商城。畢竟靠實力吃飯,是不能有馬虎的。 [size=14.0000pt]即使不能成為頂級精英,成為中流砥柱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二學習現在流行的開發板,分析未來市場的走向。小米的起起落落也能使源自于雷軍戰略的失誤,可以挽回損失,但一個不學習沒有斗志的人怎么會有很大的前途,雖然很多人罵周鴻偉,但我還是很佩服他的,跟在人家屁股后面沒有什么什么不好的。三人行,必有有師焉。向你值得學習的人學習也并不是一件很不好的事。而現在企業的發展如果不能不停地相互學習借鑒,也是不能得到長足發展的。 三論朋友圈的重要性。我覺得一個良好的人際交際圈確實有助于不停的優化自我。沒有人天生就是天才,還有后天的環境造就他們。十個指頭有長短,所我想他們依偎在一起,才顯得更美觀,更實用。所以在現有朋友圈的基礎上,我會慢慢拓展自己的人脈,取其精華,去其糟耙。 還有更多的計劃,因為時間關系,就不能一一而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