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周開始呢,準備用六周的時間給大家介紹一款很火很強悍的微控制器--改變MCU格局的蝴蝶--STM32系列芯片。 
STM32一款融合ARM公司和ST公司(意法半導體公司)技術的“新生兒”。基于ARM Cortex-M3內核的32位微控制器。
蝴蝶--STM32:

微控制器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大約是1975年,那年我國有1000萬青年上山下鄉,那年微軟公司成立了。微控制器市場的規?梢杂谩熬逕o霸”來形容,前些天看見的新聞--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3200億美元,全球54%的芯片都出口到中國,但國產芯片的市場份額只占10%。我國芯片產業每年進口消耗2000多億美元超石油。 如此大的市場競爭自然也相當激烈。世界各地的器件供應商紛紛亮出自己的得意之作,他們提供的器件架構也各具特色。業界內部可謂百花齊放,好戲不斷。各行各業對微控制器的能力要求也是一直得寸進尺。而且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微處理器鼻血在不怎么增加主頻和功耗的條件下干更多的活兒。這樣微控制器也從4位、8位到16位。如今ST公司基于作為Cortex系列的處女作的ARM Cortex-M3處理器的32微處理器--STM32系列芯片揮舞著翅膀,飛臨了微控制器市場。相信大家都不會擔心這款針對16位MCU應用領域的32位處理器的性能,同樣,價格方面也會讓很滿意,因為它的價格和16位MCU價格持平。以16位產品的價格得到比16位產品大幅提升的性能,是16位產品用戶的最佳選擇。 由于采取了最新的設計技術且具有性價比優勢,STM32迅速脫穎而出(2007年)。正在影響嵌入式處理器市場走向32位化,不久之后就能比當年8051系列51單片機(20世紀80年代左右)推動整個業界還要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意思的是STM32系列芯片印有蝴蝶的圖案,蝴蝶代表自由度,代表給工程師充分的創造空間,再次放飛工程師的夢想,F在也很流行的說法是“蝴蝶效應”說。隨著它一步步的成長,在帶動MCU應用領域快速成長的同時,整個MCU市場的舊有格局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
ARM內核: 
ARM公司建立于1990年,當時由蘋果公司、Acorn電腦公司及VLSI技術公司三家合資。ARM公司最大的不同就是從不制造和銷售具體的處理器芯片,而是通過轉讓設計方案,由合作伙伴生產出各具特色的芯片。ARM公司利用這種雙贏的伙伴關系迅速成為了全球性RISC微處理器標準的締造者。這種模式也給用戶帶來巨大的好處,因為用戶只掌握一種ARM內核結構及其開發手段,就能夠使用多家公司相同ARM內核的芯片。 說起ARM公司的小伙伴們可都是響當當的人物,半導體巨頭級的有TI(德州儀器)、intel(英特爾)、IBM、ST(意法半導體)、LG、SONY、飛利浦等等。 
ARM十幾年如一日的開發新的處理器內核和系統功能塊,時間一長也就造就了一系列的ARM架構。比如說明星產品ARM7是基于ARMv4T架構。ARM9讓大家了解了ARMv5TE的強悍。后來又出來了ARM11是基于ARMv6架構。 ARM進一步擴大自己設計,成果就是ARMv7,但與以往不同,這次構架內核由單一款分為3種款式: 款式A:如Cortex-A8,設計用于高性能的“開放應用平臺”--越來越接近電腦。典型產品是高端手機和手持儀器以及金融事務處理器。 款式R:如Cortex-R4,硬實時且高性能的處理器,目標是高端實時市場。像高級轎車、大型發電機控制器和軍工產品。 款式M:如Cortex-M3,認準了為之前單片機應用而量身定制。在這些應用中,尤其是對于實時控制系統、低成本、低功耗、極速中斷反應以及高處理效率都是至關重要。
好吧,下周給大家介紹芯片的其他內容。從生產廠家對產品的設計和目標市場的選定可以更好的了解一個產品,可見STM32系列芯片確實堪稱8051內核的51單片機合格接班人! 從這周開始呢,準備用六周的時間給大家介紹一款很火很強悍的微控制器--改變MCU格局的蝴蝶--STM32系列芯片。
STM32一款融合ARM公司和ST公司(意法半導體公司)技術的“新生兒”;贏RM Cortex-M3內核的32位微控制器。
蝴蝶--STM32:

微控制器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大約是1975年,那年我國有1000萬青年上山下鄉,那年微軟公司成立了。微控制器市場的規模可以用“巨無霸”來形容,前些天看見的新聞--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3200億美元,全球54%的芯片都出口到中國,但國產芯片的市場份額只占10%。我國芯片產業每年進口消耗2000多億美元超石油。 如此大的市場競爭自然也相當激烈。世界各地的器件供應商紛紛亮出自己的得意之作,他們提供的器件架構也各具特色。業界內部可謂百花齊放,好戲不斷。各行各業對微控制器的能力要求也是一直得寸進尺。而且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微處理器鼻血在不怎么增加主頻和功耗的條件下干更多的活兒。這樣微控制器也從4位、8位到16位。如今ST公司基于作為Cortex系列的處女作的ARM Cortex-M3處理器的32微處理器--STM32系列芯片揮舞著翅膀,飛臨了微控制器市場。相信大家都不會擔心這款針對16位MCU應用領域的32位處理器的性能,同樣,價格方面也會讓很滿意,因為它的價格和16位MCU價格持平。以16位產品的價格得到比16位產品大幅提升的性能,是16位產品用戶的最佳選擇。 由于采取了最新的設計技術且具有性價比優勢,STM32迅速脫穎而出(2007年)。正在影響嵌入式處理器市場走向32位化,不久之后就能比當年8051系列51單片機(20世紀80年代左右)推動整個業界還要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意思的是STM32系列芯片印有蝴蝶的圖案,蝴蝶代表自由度,代表給工程師充分的創造空間,再次放飛工程師的夢想,F在也很流行的說法是“蝴蝶效應”說。隨著它一步步的成長,在帶動MCU應用領域快速成長的同時,整個MCU市場的舊有格局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
ARM內核: 
ARM公司建立于1990年,當時由蘋果公司、Acorn電腦公司及VLSI技術公司三家合資。ARM公司最大的不同就是從不制造和銷售具體的處理器芯片,而是通過轉讓設計方案,由合作伙伴生產出各具特色的芯片。ARM公司利用這種雙贏的伙伴關系迅速成為了全球性RISC微處理器標準的締造者。這種模式也給用戶帶來巨大的好處,因為用戶只掌握一種ARM內核結構及其開發手段,就能夠使用多家公司相同ARM內核的芯片。 說起ARM公司的小伙伴們可都是響當當的人物,半導體巨頭級的有TI(德州儀器)、intel(英特爾)、IBM、ST(意法半導體)、LG、SONY、飛利浦等等。 
ARM十幾年如一日的開發新的處理器內核和系統功能塊,時間一長也就造就了一系列的ARM架構。比如說明星產品ARM7是基于ARMv4T架構。ARM9讓大家了解了ARMv5TE的強悍。后來又出來了ARM11是基于ARMv6架構。 ARM進一步擴大自己設計,成果就是ARMv7,但與以往不同,這次構架內核由單一款分為3種款式: 款式A:如Cortex-A8,設計用于高性能的“開放應用平臺”--越來越接近電腦。典型產品是高端手機和手持儀器以及金融事務處理器。 款式R:如Cortex-R4,硬實時且高性能的處理器,目標是高端實時市場。像高級轎車、大型發電機控制器和軍工產品。 款式M:如Cortex-M3,認準了為之前單片機應用而量身定制。在這些應用中,尤其是對于實時控制系統、低成本、低功耗、極速中斷反應以及高處理效率都是至關重要。
好吧,下周給大家介紹芯片的其他內容。從生產廠家對產品的設計和目標市場的選定可以更好的了解一個產品,可見STM32系列芯片確實堪稱8051內核的51單片機合格接班人!
以下是本系列教程文章列表:歡迎大家踴躍討論,有問題可在51黑論壇回帖提出.
STM32教程(1)-大學里沒碰見像STM32一樣吸引我的姑娘:http://www.zg4o1577.cn/bbs/dpj-41167-1.html STM32教程(2)-各種應用和外設簡單介紹:http://www.zg4o1577.cn/bbs/dpj-41168-1.html STM32教程(3)-芯片引腳性質介紹:http://www.zg4o1577.cn/bbs/dpj-41169-1.html STM32教程(4)-最小系統的設計:http://www.zg4o1577.cn/bbs/dpj-41170-1.html STM32教程(5)-庫:http://www.zg4o1577.cn/bbs/dpj-41171-1.html STM32教程(6)-STM32的流水燈程序:http://www.zg4o1577.cn/bbs/dpj-41162-1.html
STM32編程基礎(1)-Keil編程軟件的安裝:http://www.zg4o1577.cn/bbs/dpj-41163-1.html STM32編程基礎(2)-Keil庫的修改:http://www.zg4o1577.cn/bbs/dpj-41164-1.html STM32編程基礎(3)-Keil建立工程模版:http://www.zg4o1577.cn/bbs/dpj-41165-1.html STM32編程基礎(4)-Keil工程設置http://www.zg4o1577.cn/bbs/dpj-4116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