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顯示圖片
顯示圖片的要點在于:1.取模 2.利用擴展指令設置液晶3.清楚液晶地址的概念 1.1取模 取模軟件用的是“字模221”下圖是他的參數設置 
這里對參數設置先解釋一下,所謂橫向取模就是,一張圖片從圖片最左上角的8位開始取模,從左向右,每次取8位二進制數據轉化為16進制保存,第一排取完之后,接著到第二排最左邊8位開始取模,以此類推。為什么要這樣取模呢?因為12864液晶的橫縱坐標就是這個取模順序,這點在之后還會詳細提到。 1.2液晶的設置 液晶顯示圖片必須用擴充指令集,初始化和顯示字符的初始化不一樣。我用的初始化函數如下:
void init_picture()//顯示圖片的初始化函數 { lcd_wcmd(0x36);//寫指令函數,擴充指令集,繪圖G=1打開 lcd_wcmd(0x36); lcd_wcmd(0x3E); lcd_wcmd(0x01);//清屏 Light= 0;//打開背光 } 1.3將取出的字模寫進相應地址 首先應該知道地址究竟是怎樣的,結合下圖講清楚。12864液晶分為半屏和下半屏。當你想要點亮某個地方時,必須先寫這個地方的垂直地址緊接著寫入它的水平地址,水平地址液晶可以自動加1,而垂直地址不會。圖中水平坐標從0x80+00到0x80+0F,一共16個,其中0x80+00到0x80+07是上半屏的坐標,其中0x80+08到0x80+0F是下半屏的坐標。水平坐標每個兩字節,先寫入的數據填充在高字節。垂直坐標只有0x80+00到0x80+1F,圖中上半截0x80+00到0x80+1F是上半屏的垂直地址,另外的那部分一樣的是下半屏垂直地址。每個垂直地址只確定一排,所以水平和垂直地址不能確定某個點的位置,只能確定某個兩字節的位置,通過寫進2字節數據確定點亮某個點或幾個點。比如我們寫入lcd_wcmd(0x81;(垂直地址)lcd_wcmd(0x80)(水平地址); 這就是說我們將在圖中水平坐標00,垂直坐標01的位置(紅圈處)輸入數據。 
知道地址的知識之后就明白為什么要橫向取模了,接下來只要將取模的數據一個個按取模生成的順序寫進液晶就行了。下面是我用的代碼,其中uchar=unsignedchar,uint=unsigned int。 void show_Pic(uchar*address)//顯示圖片函數 { //address是是指向數組的指針,用法:show_Pic(XY)當中XY為數組名 uchari,j; for(i=0;i<32;i++) //上半屏的32排依次先寫滿 { lcd_wcmd(0x80+i);//先送垂直地址 lcd_wcmd(0x80); //再送水平地址,水平地址可自加1 for(j=0;j<16;j++)//每排128個點,所以一共要16個兩位16進制數(也就是8位二進制數)才能全部控制 { lcd_wdat(*address); address++; } } for(i=0;i<32;i++) //下半屏的32排操作原理和上半屏一樣 { lcd_wcmd(0x80+i); lcd_wcmd(0x88); for(j=0;j<16;j++) { lcd_wdat(*address); address++; } } } 1.4實際顯示結果 下圖是我顯示的一個坐標系和一條龍 

下面的代碼是我的主函數,這部分加上上面我上面講的函數和一些基本設置就是整個代碼,XY是這幅坐標圖片取模得到的數組
void main() { init_picture(); show_Pic(XY); while(1) //進入程序主循環 { } } 二. 用打點方式顯示任意圖像 有的同學認為打點只需按照上面的顯示圖片的方法點亮需要的點就是了,其實這不行。因為你寫進去的是八個點的控制,會影響周圍的點,很容易出現亂碼。比如,你寫進去的是0x80,x想的是只點亮左邊一個點,其他的都不要影響,但是右邊的7個0也是會顯示的,如果在要顯示0的地方原來顯示的是1的話,你現在寫進去的0就把1覆蓋了,這樣就容易產生亂碼。所以我建議,你先把液晶的數據讀出來,再用data&=(~(0x01<<(7-bit)))(bit是你點亮哪一位,data是讀出來的數據)置0,置1也是類似的,最后再把data重新寫進去就行了。 我的單片機接口是亂的,所以每一個液晶接口都用了位定義,并且用到了寄存器B,寄存器B的每一個當做一個變量的位來操作。我的具體代碼如下:
bit lcd_busy() // 讀寫判斷數據的D7讀寫位,用于判斷1602是否忙 { bitresult; D7 =1; //數據口D7置1,為讀狀態做準備 LCD_RS = 0; // 選擇指令寄存 LCD_RW = 1; // 選擇讀控制線 LCD_EN = 1; // 開使能控制線 delayNOP(); // 時序延時 result = D7; // 讀D7的電平 LCD_EN = 0; // 關使能 return(result); // 返回值1:忙,0可以執行操作 } unsigned charreadData(void) //讀取數據函數 { uchar i; D0 = 1; D1 = 1; D2 = 1; D3 = 1; D4 = 1; D5 = 1; D6 = 1; D7 = 1; lcd_busy(); LCD_RS=1; LCD_RW=1; LCD_EN=0; LCD_EN=1; B_0=D0;B_1=D1; B_2=D2; B_3=D3;//B_1=B^1,在程序前段有位定義 B_4=D4;B_5=D5; B_6=D6;B_7=D7; for(i=1;i<=7;i++) delayNOP();//這個函數是{_nop_();_nop_();_nop_();_nop_();}; LCD_EN=0; returnB; } uchar DrawDots(uchar x,uchar y,ucharcolor)//打點函數 { ucharrow,xlabel,xlabel_bit; uchar Read_H=0,Read_L=0; lcd_wcmd(0x34); //擴充指令 lcd_wcmd(0x36); //繪圖指令 xlabel=x>>4; //去16*16首地址 xlabel_bit=x & 0x0F; if(y<32) row=y; else { row=y-32; xlabel+=8; } lcd_wcmd(row+0x80); lcd_wcmd(xlabel+0x80); readData(); Read_H=readData(); Read_L=readData(); lcd_wcmd(row+0x80); lcd_wcmd(xlabel+0x80); if(xlabel_bit<8) { switch(color) { case 0:Read_H&=(~(0x01<<(7-xlabel_bit))); break; //變暗,看不見 case 1:Read_H |=(0x01<<(7-xlabel_bit));break; //變亮 ,看得見 case 2:Read_H ^=(0x01<<(7-xlabel_bit));break; //反轉 default:break; } lcd_wdat(Read_H); lcd_wdat(Read_L); } else { switch(color) { case 0:Read_L&=(~(0x01<<(15-xlabel_bit))); break; //變暗 ,看不見 case 1:Read_L |=(0x01<<(15-xlabel_bit));break; //變亮 ,看得見 case 2:Read_L ^=(0x01<<(15-xlabel_bit));break; //反轉 default:break; } lcd_wdat(Read_H); lcd_wdat(Read_L); } lcd_wcmd(0x30);//恢復正常模式 } 如果你的單片機和12864接口不是亂的,那可以這樣寫讀取函數 unsigned charreadData(void) { uchar i ,data; P0=0xFF; lcd_busy(); LCD_RS=1; LCD_RW=1;// LCD_EN=0; LCD_EN=1; data=P0; for(i=1;i<=7;i++) delayNOP(); LCD_EN=0; returndata; } 這樣,整個代碼就全部講完了,下面是顯示正弦波的圖片 
若有疏漏之處,希望大家多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