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大神寫的書,EDN博主大道至簡寫的《感悟設計》。里面的內容不像教科書那樣系統,更像經驗筆記那樣,真實,詳盡,有味道。挑了一篇不錯的文章,大家一起學習。從中可以學習作者解決問題的思路。
俺在EDN BBS上任模擬版的斑竹,有回答網友疑問的職責。某年某月回答了一個模擬電路的問題,是解決一個電路自激振蕩的問題。比較有代表性,特寫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大家分享。
以下是該帖子的原文,為便于理解,對原文作了一些修改:
我用OPA637A作了一個有耗損的積分電路。(以前在這里問過關于積分電路的問題,再次謝謝當時回帖的各位)調整反饋電容與電阻的搭配本來一切都正常,可當我接入了一個buffer LH0002Ch 或 CLM6321作為同軸電纜驅動的時候電路就出現振蕩。
后來我發現把反饋電容調小,震蕩信號會變小,最終我用了3p的反饋電容總算穩定了下來。可這樣就不得不調大與之并聯的電阻。這也不是長遠之計啊!
后來還發現當輸入端接入一個電容性的平板天線后這種振蕩的情況又會出現。震蕩的頻率為20MHz到30MHz的正弦波(頻率不穩定),不知道是什么引起的。
電路圖如圖 1
圖 1
|
我仔細看了一下這個電路,然后我給出了回復
在R21和U2之間的那個網絡上,對地并聯一個電阻看看,電阻值分別選50、75、150、510、1k、10k。用示波器看看效果。如果不允許直接接電阻(可能會影響電路的直流工作點),那就在電阻上在串聯一個小電容。
可能是信號的反射,如果是的話,那我提出的辦法,估計就是一個解決的辦法 |
2天后,對方回帖,說:按照我的方法,可行。電阻最后選定了50歐姆。并表示感謝。這個時候,我也非常開心。更改后的電路如圖 2: 圖 2
我在BBS中幫助網友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我并沒有在BBS中說明解決問題的思路,我思維過程是這樣的: l 首先第一個理由,電路進入了不穩定狀態。因為振蕩的頻率和幅度都是不穩定的、不可控的。
l OPA637A這個運算放大器,看似被連接成為負反饋。但有可能某些特定頻率的信號其實是正反饋的。
l 樓主說:“后來我發現把反饋電容調小,震蕩信號會變小,最終我用了3p的反饋電容總算穩定了下來”。雖然這個也說明了更改負反饋電容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是由于電路板分布參數的差異,所以不代表這個電路板生產100片、1000片,都可以用3pF的電容來解決問題。也不會因為電路板今天可以因為這個3pF電容穩定下來后,明天還能繼續穩定。
l 把負反饋電容減小(樓主還說“可這樣就不得不調大與之并聯的電阻”),其實是減小了某些高頻信號的回授電平。當某些頻率的型號在這個電路形成正反饋后,減小這個電容和增大這個電阻,都可以減小正反饋。導致寄生振蕩暫時削除。 l 更改了C11和R12,對于有用的信號,他的負反饋也少了,同樣會導致不穩定。所以我說“不代表這個電路板生產100片、1000片,都可以用3pF的電容來解決問題”。
l 所以更改C11和R12,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那,為什么我的方法可以解決問題呢?先看看圖 3,這是運算放大器OPA637A簡化后的等效圖。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認,以下幾點都是客觀事實: l 任何信號它都有一定的信號源內阻,包括有用的信號和沒用的噪聲信號。
l 任何放大器都有輸入端和輸出端,輸入端有輸入阻抗,輸出端也有輸出阻抗。
l 任何放大器都有本底噪聲、任何元器件都有熱噪聲、電路板也會接收天空的一些電磁波感應出噪聲來。這些都是圖 3中所表述的“噪聲信號”
l 由于信號頻率、相位、在電路板上的布局、元器件額定參數和分布參數等原因,某些特定的信號在一個負反饋電路中,有可能會成為正反饋。
圖 3 圖 3中的R1,就是新增加的50歐姆電阻。
l 在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同樣也有輸出阻抗,在圖 3中用Rx表示。現在假設他的輸出阻抗是1 KΩ l 假設后級放大器的輸入阻抗R2=10 KΩ,10K的假定值已經是很低的了,實際上大部分放大器其輸入阻抗都大過100K。
l R1沒有連接(就是樓主最早的那種狀態)。
l 假設放大后的信號有效值是1V。
l Ry是運算放大器輸出端一側的噪聲信號的等效信號源阻抗,一般噪聲信號源的內阻都很大的。現在假定它等于10KΩ。這個信號可以是前面描述的“放大器本底噪聲、元器件熱噪聲、電磁波感應噪聲”,也可以是由于信號反射引起的振鈴噪聲。
l 在以上條件下,根據電阻分壓公式,大家可以粗略計算一下,接入了電阻R1后,無論是反饋到前端的信號還是給后級放大器的信號,其噪聲電平都將被大大衰減,而有用信號雖然也同樣會被衰減,但是由于其輸出阻抗比較低,被衰減的幅度不大。
l 即使電路中還是保留了某些特定頻率的正反饋通道,但是只要把正向反饋的幅度控制在不足以引起鏈式反應的水平,電路就永遠自激不起來。
l 當一個電路中沒用的噪聲信號被控制住了以后,電路自然就趨于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