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鵬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開始變得智能化。對于傳統pid控制法,在一些簡單,精度要求低的場所下,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紹實習過程中做pid電機調速的一些心得。 一題目要求:本題是以8/16位微控制器為基礎,實現小型直流電機閉環調速功能,設計PID數字控制器。 具體設計要求:熟悉微控制器,選擇適合的微控制器芯片;設計轉速編碼檢測、驅動調節設計;實現PID閉環控制設計,電機速度由按鍵分段給定或電位器連續給定,數碼管跟蹤顯示當前給定速度和電機實際運行速度,實現PID參數在線顯示和修改;完成硬件電路設計和測控程序的設計;文擋整理,撰寫報告。
二題目理解:因為之前焊了了stm8開發板,而stm8作為意法半導體的一款8位mcu,自帶ad,定時器,捕獲,電機控制pwm波,完全能夠滿足題目8位微處理器的要求。實現直流電機閉環控制,即需要用pid 控制,因為之前風馳電掣比賽上有看過,所以代碼也很簡單。 我選用的是stm103k3t6,8kflash,1kram,640bitepprom.內置高級定時器time1,通用定時器(16位)timer2,8位定時器time4.電機使用廢棄的剃須刀上的馬達,傳感器是用100k的光敏電阻和100mw的激光頭,電機驅動使用航模通用nmos管st2302.使用鋰電池供電,lcd1602作為顯示模塊,紅外遙控作為控制鍵盤。 三硬件設計3.1CPU選擇因為stm32是32位單片機,而430是16位單片機,c51為8位單片機。用stm32和430均可實現本題的要求,但用c51來完成本題恐怕有些挑戰性。為了用最簡單的方法完成本題,我選用了stm8103k3t6.8位單片機中性價比之王。其內部結構如圖一所示:
圖一 3.2顯示模塊: 因為題目要求顯示模塊需要顯示當前速度和設定速度外,還需要能夠修改pid的參數,所以選擇了最通用的顯示屏幕lcd1602.
3.3控制模塊因為之前用過按鍵掃描和按鍵中斷的函數,但發現按鍵需要延時,很浪費CPU資源,所以選擇用紅外發射接收模塊。既可拓展功能,又可節省CPU資源,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觸摸按鍵,桌面的抖動可能導致光電傳感器檢測到的計數脈沖不準確。 3.4電源部分電源為自己手機電池,系統工作電流120ma-200ma,待機電流80ma左右。而電池的電量為2100ma/h。實際在帶電機工作情況下可以工作5小時上。 為了方便電池充電,本系統自帶鋰電池專用充電芯片tp4056. 為了給系統提供穩定的5v電源,本系統采用了專用700ma5v升壓模塊,實際測得升壓模塊輸出電壓為5.1-5.2v。可以給系統大部分電路供電。 3.5驅動模塊為了給電機添上驅動,我開始考慮到lm298,但其體積龐大,需要7v以上電源。但我發現了一款實用的nmos管st2302,航模經典驅動芯片,3.3v就可以驅動。所以按照網上的電路圖給焊接起來,發現確實管用。 3.6傳感器因為手上有激光頭和光敏電阻,所以選擇了激光頭打在光敏電阻上產生脈沖波,實現轉速測量。由邏輯器件產生電壓比較輸出脈沖波,由穩壓二極管1n4733產生3.3v電壓,供單片機采集脈沖。 四軟件設計4.1pwm波生成 Pwm波由定時器2產生,初始化為1khz的spwm波,占空比設置為1/10.通過在程序中調節定時器相關寄存器值可以改變pwm波的占空比。
4.2lcd顯示 因為是用遙控控制lcd1602的翻頁和相關參數的設置,所以我選擇每1.4slcd屏幕上字幕刷新一次。如果刷新時間太短,紅外遙控可能無法工作。當刷新時間太快時,字幕跳的太快會看不清字幕。
4.3脈沖捕獲 我采用的是stm8外部中斷源,當pc1捕獲到上升沿時,改為下降沿捕獲,連續一次上升沿和一次下降沿為一個周期,通過定時器4算出10個周期內時間,這樣算10次,去掉最高值和最低值,即為平均值。
4.4pid算法 因為pi,pk,pd均為float值,而系統時鐘只用16MHZ,用c語言編寫需要消耗上百條指令周期,所以我將pid算法放入定時器4運算,每200ms運算一次。
程序是我一個一個敲進去的
#pragma vector=0x07 // 這里很關鍵!看下面說明。
__interrupt void EXTI_PC1(void)
{
asm("sim");
switch(EXTI_CR1)
{
case 0x10:EXTI_CR1=0x20;exit_flag=1;break;
case 0x20:EXTI_CR1=0x10;exit_flag=2;break;
default :exit_flag=0;break;
}
if(exit_flag==2)
{
t++;
exit_flag=0;
if(t%10==0)
{
ulong chaju;
now_nus=TIM4_CNTR;
now_ms=cishu;
chaju_ms=now_ms-last_ms;
if(cishu_flag==1)
{
cishu_flag=0;
chaju_ms=30000+now_ms-last_ms;
}
chaju_nus=now_nus-last_nus;
chaju=chaju_ms*250+chaju_nus;
now_rads=(1250000/chaju);
last_nus=now_nus;
last_ms=now_ms;
last_rads[rads_flag++]=now_rads;
if(rads_flag==10)
rads_flag=0;
pid_error1=pid_error;
pid_error=set_rads-now_rads;
pid_dt2=pid_dt1;
pid_dt1=pid_error-pid_error1;
last_radsss=last_radss;
last_radss =now_rads;
}
}
asm("rim");
}
#pragma vector=TIM4_OVR_UIF_vector//0x19
__interrupt void TIM4_OVR_UIF_IRQHandler(void)//對應IAP的中斷地址:0x8060
{
++cishu;
TIM4_SR=0x00;
if(cishu==29999)
{
cishu_flag=1;
cishu=0;
minute++;
ds1820_flag=0;
}
if(cishu%100==0)
pid_caculate();
}
//pid算法核心
void pid_caculate()
{
int ppk,ppi,ppd;
ppk=(int)((long)(((int)(pk*100))*(pid_error))/100);
ppi=(int)((long)(((int)(pi*100))*(pid_error-pid_error1))/100);
ppd=(int)((long)(((int)(pd*100))*(pid_dt1-pid_dt2))/100);
pid_out+=ppk-ppi+ppd;
if(pid_out>2000)pid_out=2000;
if(pid_out<800)pid_out=800;
TIM2_CCR1H =pid_out/256;
TIM2_CCR1L = pid_out%2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