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選用編譯器: 1、新建一個項目,編輯項目對話框的“Language Tool Suite”欄目默認是“Microchip”,將它改為“HI-TECH PICC”。

|
2、在項目文件框里點“flasha[.hex]”,這時“Node Properties”(節點屬性)按鈕將會亮起來。點擊進入。
|
3、設置節點屬性。由于FLASHA.C還有其他相關連的源程序需要加進來,所以在“Language Tool”欄里應該選擇“PICC Linker”(鏈接器)。 
通常我們可以選擇:
1)Generate debug info:顯示debug信息;
2)Create map file:選擇該項后我們將看到ROM、RAM的使用情況;
3)Error file:顯示錯誤信息;
4)Compile for MPLAB ICD:如果不使用ICD,就不必選擇這個項目了。
|
4、設置完成之后點“Add Node”來添加節點。 
這個項目有兩個節點:fla.c和flasha.c,選擇節點后點擊“Node Properties”或直接雙擊節點來進入節點屬性設置。

|
5、節點文件的工具這時應該選擇為“PICC Compiler”(C編譯器),藍色圈子里的4項依次是:1)顯示debug信息;2)局部優化;3)全局優化;4)ICD編譯配件。選擇優化將使程序代碼比較合理,會使資源的使用量相對小一些。同樣的,如果不是使用ICD則第4項不應該選上。 
|
6、以上都設置完之后即可以進行編譯,下圖是編譯的界面。 
以下是編譯成功的界面:藍框里是編譯成功信息;紅框是資源的使用情況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