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圖5可以看到,按照隔離與非隔離的要求,模塊不隔離,必須連接MANA與地M,傳感器不隔離則需要連接信號負端到本地的地,這樣一邊以信號源的地作為基準點,一邊以模塊的地M作為基準點,為了消除兩者之間的電位差(共模電壓UCM),需要使用足夠粗的導線進行等電位連接。
如果整個工廠有等電位的接地網(wǎng),使用非隔離的儀表和模塊就比較簡單,只需要連接MANA到本地的地M即可,因為每個點都等電位。往往事與愿違,由于非隔離的儀表價格便宜,越是使用這樣儀表的地方,地通常打得都不會好,就更別提接地網(wǎng)和等電位連接了。不采取措施肯定有問題,必須保證等電位。使用萬用表可以測量,那是因為萬用表與地是隔離的,最大的共模電壓UCM 也可能不同 ,與模塊不在相同的條件下。建議使用隔離的傳感器和模塊。
講了一系列的接線方式,最終的結論就是模擬量接線的幾種方式都集中在一點上,就是信號源端與測量端一定要等電位。
講到這里我覺得還是要再擴展一下,利用這個原則同樣也可以解決數(shù)字量接線問題。下面是在現(xiàn)場遇見的一個問題,如圖6所示,CPU與I/O的供電分開,I/O是一個非隔離模塊,當現(xiàn)場給出信號,但是I/O模塊的輸入燈沒有點亮,在CPU中也不能讀出,使用萬用表測量,在端子上有24V電壓。模塊沒有問題,將兩個電源PS的M端短接,就可以檢測到輸入信號,這也是由于參考點電位不同造成的。希望一點小小的提示可以幫助大家解決現(xiàn)場模擬量接線的問題。 
================================================
寫了這么多主要就是想讓大家更容易理解模擬量接線,引出參考點,各個點之間保證等電位就沒有問題了。
對于傳感器隔離與否,西門子手冊中將參考點與地隔離的傳感器看作為隔離的傳感器,以地為參考點的傳感器作為非隔離的傳感器,而實際上,市場上的傳感器大多以輸入與輸出是否隔離作為標準,例如輸出信號0~10是否與供電隔離。在文章中也是將CPU的邏輯地看作為大地的,其實除了幾款CPU外,大多數(shù)CPU的邏輯地可以與大地分開的,如圖1所示:
在缺省的條件下,CPU接地,那么邏輯地就與大地連接了,圖1中紅線標出了連接路徑,如果接地不良好,干擾就會從地線上傳到CPU的邏輯地上,有些情況下CPU的所有指示燈會全閃,CPU故障停機;如果將圖1中標號5的短接片移去,那么CPU的邏輯地就浮地了,通過RC回路與大地進行連接,用于干擾和靜電的釋放,所有這些在文章中并沒有提及,就是讓大家不感到很復雜,但是在現(xiàn)場不好的情況下,這些因素都應考慮,如果選擇有問題就會左右為難,如圖2所示。
圖2中模擬量模塊為SM334非隔離模塊,必須以大地為參考點,如果現(xiàn)場環(huán)境不好,例如3相4線制,PEN帶有干擾電流,CPU可以浮地連接,模擬量模塊卻不能,連接地后測量值會跳動,不連接地測量值沒問題了,但是模塊會燒壞,這種情況有可能無解,幸好S7-300這樣的模塊不多。
此外不同模塊的抗干擾性是不一樣的,總的來說與價格有關,例如用戶抱怨SM331 -1KF01的模塊在開電機時測量值抖動,換上SM331-7KF02后沒有問題,不用想SM331-1KF01肯定便宜,查手冊發(fā)現(xiàn)兩個模塊在抗干擾特性上有區(qū)別,性價比一目了然,所以有一個良好的接地,對于現(xiàn)場接線就會變得簡單。
------------------------轉載于崔工
雖然講的是300的東西,但是寫的比較好。特意轉過來供大家參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