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系統的功率因數,降低系統的損失,采取了各種補償方法。有的在高壓補償、有的在低壓補償。對于農電網絡的特點是線路短,負荷小,變壓器損耗往往大于線路損耗,而且負荷和線路電壓是變化的。因此,高壓補償往往在降低損耗方面效果不佳,個別還會出現損耗增加的結果。對于上述情況,采用低壓補償效果更好,其優點是: (1)可以節省控制電容器的設備,用控制電機的設備來控制電容器。
(2)如果把電容器接在低壓電機側,能影響高壓和低壓線上流動的負荷電流,因此,提高了高壓與低壓線的功率因數,即起到了降低高壓和低壓線路損耗的作用。
(3)運行管理方便。
低壓補償涉及到電容器電機的接線方式,下面僅對兩種方式進行探討:
1) 直接起動的電動機 直接起動的電動機與電容器的接線方式可按圖1聯接。如果電容器的補償容量不超過電機空載損耗功率,這種接線方式在電機正常運行時,不會發生什么危險。但當電源有一相斷線時,電機沒有聲光信號反映出來。如果在合閘前已斷線,則電動機由于電容器裂相作用還能起動。這樣造成單相運行,引起中性點位移,使得每相電壓由正序和零序電壓組成,這樣就會引起電機過熱,直至燒毀。 如果電機為三線制供電,可把電容器并在每相上,如圖2所示。這種聯接方式可避免在合閘前已斷線(一相),電機還能起動的缺點。這種接線方式還有利于電容器的放電。因在電機與電源切斷時,電容器可經過電機線圈放電。
當電機為三相四線制供電時,可采用圖3的聯接方式。把星形接法的電動機的中點接到中線上,則斷了一相以后,電動機就不是單相轉而成為兩相運轉狀態了。而兩相運轉比單相運轉過載能力大一些,可允許的持續時間能長一些。根據實驗,某電機在兩相運行下帶負荷運行72小時而末發生過熱現象。
當然兩相運轉,仍屬于不正常情況,應根據過載而及時停止運行。可采用下面的控制線路來保護過載,如圖3。
把熱繼電器串接于中線內,正常工作時,三相電流平衡,中線不流過電流。二相工作時,中線內將流過很大的電流I0,使熱繼電器動作,斷開主接觸器。XD為低壓信號燈,附加電阻R<UX/I0一IX。
式中 I0—中線內流過的零序電流值。
Ux、IX—信號燈XD的額定電壓與電流。
2)“星三角”起動電動機
如果電機有星角起動裝置,要按圖1方式接線,會引起過電壓。
當開關從星向角轉換時,如果線路發生斷線,這樣會產生由于自勵而引起高達2倍或3倍額定電壓值的過電壓,此過電壓能延遲幾個周波。圖4的(a)給出正常運行狀況。(b)給出A相斷線后形成的自勵回路。
如果在從星向角切換時,在中性點打開同時,電源斷電,此時不會產生過電壓。但當電機再次接于電源時,會產生放電電流。因為電源被切斷時,電容器兩端電壓一直保持斷開前的電壓, 當再次合于電源時,因這次合閘與第一次合閘時的相位不可能相同,所以在線路再次與電機接通時,因電容器兩端電壓不能突變,電容器對電機線圈產生高的放電電流,這種均衡電流是有害的。
如果在從星向角切換時,觸點(1、 2、 3、 4、 5、 6)沒有同時合上。例如,觸點3延遲合上,之后又發生A相斷電,這時在電容器和電機線圈之間產生串聯諧振。這種諧振電流相當于瞬間短路一樣,在電容器和電機線圈的兩端產生過電壓。其串聯諧振過程如圖5所示。電容器C與電機AB線圈發生串聯諧振。
對于上述問題,如果采用圖6結線,就可避免。因為這種接線在任何情況下電容器始終與電機線圈并聯。 自勵的危險不會發生,均衡電流在很大程度上被消除,因為當電機與電源切斷時,電容器經過電機線圈充分放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