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圖還是上一篇<<簡單晶體管放大電路設計【一】>>的電路圖,其中電阻的取值,取多少歐,相信上篇的介紹應該明白怎么設,接下來就是電容啦,首先我們要了解這里面電容的作用,C1,C2它們用于隔直流的,怎么個隔直法,其實它們分別與R2,R5組成了兩個高通濾波器,那么電容C1,C2的取值不能嚇取,那怎么取呢,因為高通濾波的截止頻率為1/2(*3.14*R*C),而我們的信號是1Khz的,那么我們所要的截止頻率應該小于它,因為它是高通的,所以C的值就會出來了哈,像本電路中,C1的值不能小于0.8nf,不過通常我們選用10UF的。
電源旁邊的電容的作用其實就是蓄能的作用,相當于的我們農村家里面的水池一樣,我們用水時不可能去臨時井里面取吧,我們都是把水一次性的擔會家中,活把水用抽水機抽回家中的水池,以便隨時都可以用,是一樣的道理。當然它肯定有濾波的作用,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的導線也是有電阻的,但是它只是它功能的一半,為什么,待我慢慢詳解,為什么要用兩個呢,并且是一個是陶瓷電容,一個是電解電容呢?我想很多初學者肯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的,我也是今天才完全弄明白,慚愧!用兩個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電源對地的阻抗,為什么會是這樣呢,因為電容的阻抗在理想情況是隨頻率的增大反而減少的,但是由于電容內部的感抗成分等因素導致電容的阻抗在某一頻率后不在減少,反而增大。不知大家理解了沒有。
至于三極管的參數怎么選,這得看它的DATASHEET 啦,我們主要關心這么幾個參數VCBO,VCEO的值大于供電的電源電壓就行。一般要大于它的2~3倍,然后還有它的開環放大系數稍微注意下就行啦,只要不是做高頻的,這些就夠了,高頻的東西呵呵,那它牽涉的玩意太多啦,我也不是很內行,還是不要誤導人好。
還有我們在確定R3,R4的值時,不要以為越少越好,因為如果你去幾歐的電阻,那會燒了的,因為功耗超過了電阻所能承受的功耗,當然也不是越大越好,否則電阻會產生很大的噪聲。至于到底怎么取值,從功耗上來考慮就可以啦。
在書本上提到這么一個概念----特征頻率ft:表示交流放大系數為時的頻率。它的值隨發射極電流有很大的變化。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三極管發射結勢壘電容的充放電、集電極勢壘電容的充放電、以及電子擴散的速度和基區少子漂移的速度跟不上電流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