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iuyy 于 2015-1-19 14:22 編輯
51單片機匯編程序入口后加的跳轉指令"LJMP"是為什么:
要弄明白這個問題,你要對51單片機的中斷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我可以給你介紹一下。比方說你希望不管程序運行到哪里,只要你一按某個按鍵,就執行一段你預先寫好的程序,然后再回到原來的地方繼續。你按按鍵的動作可以視為單片機的一個I/O管腳電平由高到低(如果你把按鍵接在I/O和地之間)。在51單片機中,有兩個I/O可以實現這樣的功能(這就是外中斷,ORG 0003H LJMP INT0S 中的INT0S就是外中斷0,具體你可以查51單片機中斷系統的資料)。那它到底是怎樣實現的呢?比方說,某一時刻,你的按鍵按下了,處理器會知道滿足了外中斷的觸發條件,那它會執行哪一段程序呢?設計師人為地給它規定了一個固定的地址,如外中斷0被觸發時就是跳到地址為0003H的單元開始執行,別的中斷(定時器等)同理,都有一個固定的地址,一旦被觸發就會自動跳到那個地址,這就是中斷向量。那為什么是0003H而不是程序存儲器的末尾呢?這是因為不同51單片機的存儲器大小是不同的,如果中斷向量也因此而不同的話,單片機開發的麻煩就太多了。所以設計師干脆就把中斷向量放在開頭。單片機復位后是從0000H開始執行的,總不能讓它一開始就無緣無故中斷,所以要轉移到一個和中斷向量不相干的地方執行主程序。ORG 0 LJMP STAR(其實應該是START)就是這樣一個轉移指令,轉到標記為START的主程序處開始執行。一條LJMP指令的長度為3,這也就是第一個中斷向量為0003H的原因了(不浪費一絲空間,不得不佩服Intel設計師的高明)。ORG 0003H LJMP INT0S 為什么中斷向量處還要跳轉呢?這是因為中斷向量間的空間也很有限,只能完成一些最簡單的任務,稍微長一點的程序就需要放在更大的空間里,從中斷向量處跳轉到該處執行真正的中斷服務程序。有關中斷系統的具體內容,建議你還是看看相關資料,我只是把它的基本原理和你講了一下,真正使用還是請你自己探索。
下面是一個完整的51單片機中斷匯編程序的例子:
首先,介紹一下51單片機的定時計數器,51有兩個定時計數器,分別為T0,T1,基本一樣,
;有一點不同,下面我們介紹定時計數器T0
;了解8051的timer0中斷的程序寫法,用中斷法產生定時
;上面顯示的是proteus仿真圖,下面的是源程序
;說明:(源程序中的中斷入口地址很重要(這個是固定的),程序中斷時,會在對應中斷固定的
;入口地址進入,因為規定的相隔入口間的空進有限,只能用跳轉指令跳轉,最終用RETI強制返回
;這個程序把所有的中斷入口地址都寫上了,沒有用到的,用RETI直接屏蔽)
;運行結果是使led燈明一下,暗一下。
COUNT EQU 9217;對于11.0592的晶振來說,延時10ms
LED EQU P1.1
ORG 0000H
LJMP RESET ;開始時跳轉轉到初始化程序中
ORG 0003H ;外部中斷0
RETI
ORG 000BH ;定時器/計數器T0入口地址
LJMP INT_TIMER0 ;跳轉到定時器/計數器中斷服務程序中去
ORG 0013H ;外部中斷1
RETI
ORG 001BH ;定時器/計數器T1
RETI
ORG 0023H ;串行口中斷
RETI
ORG 0030H
RESET:
MOV R0,#00H
DJNZ R0,$ ;剛開始,先進行少量的延時,是各種工作寄存器準備好
CLR LED
MOV TMOD,#00000001B ;設置定時器T0工作在方式1(16位)
MOV TH0,#HIGH(65536-COUNT);設置初值(關于怎么計算,很多書上都有)
MOV TL0,#LOW(65536-COUNT)
;MOV TH0,#(65536-COUNT)/256;取高八位數據(這是第二種方法)
;MOV TL0,#255 ;取底五位(為最大了)
CLR TF0 ;先把溢出標志位清零
SETB TR0 ;開始計時
SETB EA ;全局中斷打開
SETB ET0 ;定時器/計數器T0溢出中斷打開
MOV R2,#00H ;作為定時器累加器使用
LOOP: SJMP LOOP ;在此循環,等待中斷
INT_TIMER0: ;當TF0=1,跳轉到下面的中斷服務程序中
INC R2 ;使R2自增一
CLR TF0 ;重新置中斷標志位為0
MOV TH0,#(65536-COUNT)/256 ; 重新符初值(因為溢出后變成0了)
MOV TL0,#255
CJNE R2,#5,RETURN ;讓燈明暗相間50ms
MOV R2, #00H
CPL LED ;讓燈明暗交替變化
RETURN:
RETI
END
;程序寫完了(并不是很難,不過就是配置一下定時器,在中斷中寫點處理程序罷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