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還是寫些好吧。看一本書上說,在交流時我們盡量說些積極向上的,應該讓人覺得受鼓舞的。至于頹廢和抱怨最好別說,因為說了也沒什么用,也不能給別人帶來什么,不如不說。 自八歲開始讀書,小學5年+初中4年(初三復讀一年)+高中3年+大學4年,至此已有16年,恰好今年24周歲。一路求學至此,感慨暫不說,只是熬了少年頭。 自工作以來,將近10個月,雖不算好也不算壞,就是每天按時的上下班,忘了當初的豪言壯志,只是“沉醉”在油鹽柴米醬醋茶中,日復日。 一日夜半,睡至半酣,忽然手機鈴聲大起,阿才兄電話。問吾最近安好?忙什么呢?FPGA學的怎樣了?(注:阿才是大學時剛去創新實驗室一手帶著我的入門,走上電子設計的領路人。剛來南京,阿才兄聽說我打算要學FPGA,把他的FPGA開發板送給我了)。當時實話說之,三月有余不曾看書,FPGA至今未學。阿才兄把我“罵”了一頓,說:“我們老總說了,拉開人差距的時候就是剛畢業的三年,以后想怎樣就看這三年了”。然后我問他近況如何?回答說一切還好,只是每天晚上在聽聽英語、謝謝FPGA代碼,每晚十一點半才睡。(學英語是為了讀datasheet,因為只有原版的英文手冊才能給你最詳細的信息)。吾甚是慚愧!掛電話時說你該好好想想了。我睡不著了,想了候多事:以后我該怎么辦?出路在何方?糾結了好長時間。 我知道一個出色的、優秀的高級電子工程師應該很熟練的掌握FPGA,或ARM(嵌入式),或開關電源,因為靠單片機出來混已經很難了。而我只會單片機,所以前途不容樂觀。如果說一個很牛叉的電子工程師的標準為100%,那么我是這么認為的:單片機10%、FPGA 30%、ARM 30%、開關電源 30%,當然這里還要包含扎實的模電基本功,VB或VC用來寫上位機程序,C語言和匯編也算基本功吧,還有畫PCB板,就從那30%都分出點來吧。這樣就成就了強大的、優秀的、無敵的電子工程師了。也許你會說我精通一門就行了,我只鉆研這一行。可以!當然可以!但我還是覺得技多不壓人,還是多懂些好。 基本上工作轉正后不到一年的電子人員工資是這樣的:(不算加班,京滬廣深*1.2,實習的*0.6) 只從大學混個文憑的 1800---2500 會單片機的 2200---3500 會單片機+FPGA(或ARM、或開關電源的) 3000---4000 會單片機+FPGA+ARM 4000---5000 全會的 怎么說也的5000以上吧, 工作兩年以后,直接*1.5—1.8。 而我屬于只會單片機+模電+C語言+PCB的,所以工資只能拿3000多一點點,所以我要發奮學FPGA。說干就干,買了幾本書,看看視屏教程,收獲很大。我將一直堅持下去了,一旦目標定了,路就好走了。所以我打算花一年晚上和雙休的時候征服FPGA,然后再花一年征服ARM,然后就可以工作之余自己接項目做了,掙點外快;就算被公司開除了,有真技術也好混飯吃。 現將最近買的書籍一下: Verilog數字系統設計教程(夏宇聞) 35.9元 當當網 VerilogHDL的那些事(FPGA黑金東里社區) 16.7元 打印于南京理工大學第二食堂對面 深入淺出玩轉FPGA(吳厚航【網名特權】) 26.7元 卓越網 共計:79.3元,還蠻便宜,書很好。 還有關于做電子,曾經有人建議我還是當老師比較合適,我也覺得我比較時還當老師,去一所中學,當個物理或數學老師,蠻好!其實我也明白其中的意思,因為是比較了解我的人才這么說我, 我知道我天資不算聰明,智商在一百零幾,達不到一百二,也就是說在100個人中,我只能算第30名,不能到前10名。還有剛開始學的時候太浮躁、太功利化、太浮夸,沒有理解電子的精髓。現在我還在做電子工程師,我想跑得更遠,下面就引用《深入淺出玩轉FPGA(吳厚航【網名特權】)》中的一句話:雖然我說不上那個夢想是什么,我不確定這個夢想到底能走多遠,我也不確定這個夢想最終會實現成什么樣子,但我相信,這個現在還是比較模糊的東西,那就是我的夢想! 最后寫一句話,算是送給自己吧,也送給所有的迷于技術的人:
技術源于積累,成功源于執著
放下浮躁,才能擺脫困擾----------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