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職業院校的老師,因為某些緣故,去年開始讓我轉行教授單片機,單片機已經放下好多年了,上學的時候學的也不怎么樣,所以,技術水平比上壇子里的大部分人還要差的很遠。 雖然如此,但我還是覺得現在職業教育的教育目的不是很明確,單片機在我們學院的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所以在教授了兩個學期之后,我想嘗試對單片機教學進行一些改革,希望朋友多多指教。 【分析存在問題】 1、過于偏重理論:由于課時、實驗設備等各方面原因,現在的單片機教學還是以老師在講臺講,學生在低下聽的形式為主。這種教學方式已經遠遠不能夠適應單片機的教學需要。單片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可以說,沒有實踐也就談不上掌握單片機。傳統的這種教學方式也許可以培養出試卷中的滿分,但卻很難培養出一個可以直接做工程的學生。雖然我們在問及單片機知識時,很多學生可以對答如流,但面對一堆元件時,他們卻無從下手。而職業類院校培養的學生,不是要他們到科學院去做理論研究,而是要他們的工廠第一線進行操作,所以,學生應該加強實踐,而非整天在教室內學習一些枯燥的理論。 2、實驗內容有限:大部分的院校,都有單獨的單片機實驗室,實驗室內擺上優良的實驗器材,學生到了實驗室只需要做一些簡單的接線,然后按照說明書的要求,按部就班的做著課堂中要求的實驗。從表面看來,這個過程似乎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但是這個過程真正的起到應該有的作用了嗎?我們來分析一下里面出現的問題:第一,這個過程僅僅鍛煉的學生的編程能力,無論是匯編還是C語言,他們確實可以把要求的或自己編寫的程序成功的實現出來,但問題在于,單片機技術不是僅僅要學生學習編程,它還需要同學搭建硬件電路,很多學生在學習完本課程之后,連搭建基本的最小系統都還是問題。第二,限制學生的想象力,學生被完全限制在實驗器材的說明書中,因為他們首先要先學會如何使用這個實驗器材,才能夠去完成實驗。 3、沒有橫向聯系:很多學生有這樣的問題,學習單片機,就只學習單片機,很多老師授課也是如此。傳統的教學中,由于學時的限制,導致最后很難做成一個系統,這樣就很難將其他學科與單片機的課程聯系起來。這樣導致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學完單片機之后,會向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就是單片機到底是干什么的! 4、高職院校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這個問題我一點都不避諱,有的學生三百多份僅能進入職業院校,三百多份是什么概念,就是如果高考的時候蒙的好一點,就可以進來。所以,對我們的學生講解抽象枯燥的理論知識,他們根本不可能理解。而這部分學生如果能夠讓他們動手制作,他們的積極性卻可以有所提高。 【改革方向】 1、增強動手能力。 職業院校的培養方向就是培養學生掌握一樣技術,所以,我改革的一個方向就是讓學生動手焊接電路板,并讓學生在自己的電路板上調試程序。同時,這些電路板可以允許學生拿回宿舍,這樣,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在其他時間提高單片機的知識。 2、編寫專門的動手制作教材。 雖然現在出來很多的高職高專教材,但是編寫教材的背后都有一些利益驅使,導致很多的教材質量并不是很高。很多高職高專教材只不過是簡化版的本科教材,或者叫縮水版的本科教材。教材并沒有根據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編寫。 我準備對高職高專的學生編寫一個教材,教材大體這樣構思: 第一、以案例為導向。教材已開始就叫個大家寫例子,就像學習C語言開始都要寫一個“hello world”。只不過我準備著手的這個教材全部是通過一個一個的例子來給大家介紹單片機的知識。學生把例子一個一個的實現,就能學習到單片機的基本知識。這個想法來源于有些人到了單位,在做項目的時候,很快就可以學會單片機,而在學校教的時候,總有很多人陷入到抽象的理論之中。 第二、口述化的語言。語言越簡單越好,越樸素越好,盡量不給學生添加那些生澀的理論文字。雖然這樣會使得概念不是很準確,但是,會增加教材的親切感。 第三、教材之中增加動手制作的教程。交給學生如何動手制作單片機試驗板,這樣,學生用自己制作的板子來學習單片機,更能增加他們的成就感。同時,這樣也可以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自己編寫的程序,也增加其硬件動手能力。 3、制作課程網站 課程網站上主要放置一下內容:電子版的教材(教材,教材補充材料,外圍資料等),芯片資料,視頻講課教程,學生成果展示,教學探討,師生互動。(現在網站還在建設之中) 4、考核方式 對學生分組,最后,讓學生開發小項目,作為成績評定的重要依據。 教材已經編寫了兩篇,由于個人技術有限,文字功底也不是很好,所以,想發出來請大家指教,評論一下這樣寫是否可以。 下個學期我打算挑選一部分學生試驗一下,當然這部分學生還是要接受正規的傳統教育,并不會因為改革而耽誤這批學生。 教材地址(初稿):
希望大家多提建議,不用顧忌面子,如果大家現在罵的少,可能將來會罵的多,與其讓學生當面罵,不如讓大家罵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