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記錄最近學的東西了。msp430是TI公司的,最近搞了一下,懶懶散散的有1個多月了吧,其實加起來學的時間不過一兩個個多禮拜而已,結合教程研究它的用戶手冊PDF,中文的沒找到,只能看英文的了,頭大,中間穿插的搞了個AVR的小東西和SD的文件系統,當然更大一部分還是花在了玩上。不過有了學習AVR的經歷,msp430學起來似乎容易了很多,特別是這學期選的DSP,學的是TMS320LF2407,本身430就帶著濃厚的TI風格的DSP的影子。總體說起來,對于430,我們似乎更多的是看中了它的低功耗,當然性能也不差,但是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AVR,對于51的性能我冷眼旁觀了很久,除了以后公司需要,DIY我是不會去用51的(注:此51并非指所有51)。這次學430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畢設,希望做個低功耗的手持,結果那個GPS模塊到的時候才發現此模塊的功耗70~90mA,典型值是80mA,就算430高頻下工作5mA一下還是AVR的10mA在這個模塊面前都是浮云。。。
昨天一個同學說她的畢設是讀18B20,我記得上次寫是一年前用匯編寫的51程序,現在說不定我自己都看不大懂了。那塊430的板子上的有18B20的,當時發現的時候興奮了一場(這個東西有點貴)。昨天下午看著18B20的用戶手冊寫了一個下午,看的是英文(其實這叫犯賤),眼睛都直了,后來對比中文資料發現了流行的中文資料是有些錯誤的。調了很久都出不來,找了網上很多程序最后改的和網上的程序都一樣了還是出不來,最后在我昨晚快要回寢室的時候才發現了問題的原因,幸好有Jtag,如果沒有Jtag沒有單步調試我的程序開發周期一定大大增加,是復位的延時不夠。。。我一直以為是讀寫時序問題,后來復位函數修改之后,我把我原來寫的程序都改回來了也通過了。今天下午去實驗室,加了個串口上位機,電腦的串口每隔1秒給一組脈沖喚醒休眠中的MSP430,讀一次溫度返回給電腦顯示。呵呵,這樣一個顯示實時室溫的溫度計做完了,懶得去修改它的EEROM了,就這樣吧,做個標記,畢竟是第一次430的課題。
不知道有沒有拼錯,實時溫度,模仿Real Time Clock(RTC)— —!

IAR和局部程序

IAR和局部程序 后記:這個學期,準確的說是國慶回來以來,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的東西比以前學期多得多的。繼續努力吧。因為我太懶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惰性十足,得逼自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