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音箱已經開始研發(fā)。 昨天晚上已經把圖紙做好。國慶期間把音箱的框子做好。這個圖是使用edraw畫的,軟件和Visio相當的接近。網上可以免費下載。 低音單元使用T&T的D-6W。 高音單元使用佳訊的V-1030. 由于這兩個揚聲器能覆蓋的單元存在交集, 因此部需要再配置一個中音單元, 簡潔的兩個揚聲器就可以搞定。 倒相管采用前置的方式。尺寸按照D-6W的要求設計, 直徑是6.5CM,長度是10cm。 市場上有賣的。長度是12cm,需要鋸掉一些。音箱的框子使用水泥制作, 這對我是一個挑戰(zhàn)。選擇水泥主要是覺得水泥比密度板更加環(huán)保一些。做好之后水泥的外部使用做沙發(fā)的黑色牛皮或者絨布進行包圍就可以了。水泥音箱的優(yōu)勢是重量重,諧振頻率低,不容易出現腔體壁和還原的聲音出現共振的嗡嗡聲。這一點是中密度板音箱所不能比擬的。
昨天晚上在音箱圖紙的基礎上分解出容納水泥的模型的圖紙:
具體的尺寸和位置可以通過edraw的圖元的屬性讀出來。
外部的容納水泥的框子使用中密度板來做。 這些中密度板我本來打算用于制作音箱的箱體, 但是不環(huán)保, 現在臨時使用一下,用后就丟掉了。 音箱內部支撐水泥的材料選擇泡沫板, 這種東西可以在建材市場買到。 水泥凝固之后, 泡沫在音箱內部,密度板在音箱的外部。 密度板比較容易拆除, 內部的泡沫板可以用暴力手段搞掉。 網上有人在內部使用石蠟做模型, 這個方法太麻煩,不如泡沫板好用。 泡沫板的尺寸我還沒有搞定, 因為不知道泡沫板的厚度,需要買到實際的泡沫板才能知道。國慶期間買這種東西。
國慶期間完成了水泥音箱的箱體, 現在把過程記錄一下。
制造水泥音箱的第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固定揚聲器:
如果直接在水泥上做一個孔, 然后使用沖擊鉆打眼是一個辦法。 我最初的方案也是這樣的。 但是這種方法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低音揚聲器的安裝螺釘的位置距離音箱開孔的位置太近了,直接上沖擊鉆可能會把水泥打碎,導致無法安裝(我在安裝自制投影機的時候買了一個沖擊鉆, 親朋好友如果要在墻上鉆孔, 可以找我, 呵呵)。我和我爹(一個有著接近40年鉗工以及估計5年的木匠經驗的鉗工技師)討論了一下。最終形成了一個方案----將可塑性更好的木板嵌到水泥中,木板開園孔,將揚聲器安裝在木板上。最終采用了這個方案。 但是這個方案后來發(fā)現有一個問題, 以后在介紹這個問題。
制造水泥音箱的另第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讓揚聲器沉下去安裝,使揚聲器的表面和箱體的前表面保持在一個平面上:
我通過在盒板上放一個園環(huán)型的墊達到這個目標。 做園環(huán)的材料是做魚缸裝飾材料的纖維板。做圓環(huán)我使用了淘孔器+手槍鉆的方式:
上面的這個圓型的東東是為高音揚聲器準備的,它會占水泥的位置, 形成水泥表面的塌陷, 這樣就可以把揚聲器沉下去安裝了。直徑略比高音揚聲器大一些。
下面這個圖是低音揚聲器的:
安裝揚聲器的木板使用我們家裝修剩余的實木地板。 這種材料的強度更大。
淘孔使用同樣的工具(相當的難用啊)。做第二個音箱的時候我果斷的更換了工具, 買了一個曲線鋸,勞動效率大大提升。


掏好孔之后把孔的外框按照四方型鋸下來。 我在外框的四周擰了很多的螺釘,螺釘沒有完全擰到底,露一截在外面,這樣安裝在水泥之上強度就足夠了。 之后把先做的薄園環(huán)使用雙面膠粘到新做的地板木頭框上。


接下來的事情是按照尺寸裁中密度板。 由于密度板的吸水性極強, 吸水之后還膨脹,所以我在外面包了一層塑料,這樣水泥的水分就不會到纖維板中了, 水泥的強度能得到保證。這里得到的經驗是中密度板含甲醛比價多, 有污染,另外鋸中密度板的時候產成大量粉塵, 污染極大。我在樓道和衛(wèi)生間里完成了這個作業(yè)。音箱完工后把所有的中密度板全部扔掉。以后再做的時候使用杉木集成材就可以了。




需要把安裝揚聲器的套件固定在中密度板上, 防止出現位移。 我使用了小釘子把它釘在中密度板上。釘木地板太費勁了,我直接釘的是木地板上粘的薄纖維板。
制作音箱內部的泡沫腔體。 腔體最好做倒角的方式, 這樣可以增加強度。
泡沫之間的連接很簡單, 使用透明膠帶粘上就可以了。 做好的泡沫腔體放倒盒板里面試驗一下:
為了增加強度,配置了鐵絲網。這種鐵絲網在建材城能買到,價格不貴。使用鐵皮剪子何以很容易的裁減這種鐵絲網。音箱后面要出接線的方孔, 因此鐵絲網要開一個方孔。
剪刀和鐵絲網是這個樣子的:
最后在泡沫腔體兩側各安裝了4個木螺釘。 水泥凝固之后這4個螺釘可以用來固定分頻器,這是我最初的想法。
買了一袋鉆牌水泥, 要40公斤, 我和我爹費了很大的力氣抬到五樓。 水泥和沙子的比例是按照1:1做的。 啥子我們沒有買,直接從樓下賣沙子剩下的沙子堆上偷的, 第一次是我和我爸下去干的, 做第二個音箱的時候, 爸爸回老家了, 是我媽早晨下樓早鍛的時候拿的。東西的價值很低, 所以就不當成丑事在這里公布了。
下面這個圖是爸爸幫我做水泥活兒。
音箱導向孔預留的孔使用裝修時候留下的PVC管截下來一段的方式來實現的。 這里留下兩個經驗教訓, 一個是這一截管子要固定好,否則會隨著水泥移動。 另外一個教訓是管子中間最好最好填充,否則溢進去水泥之后難以鑿開。
底下一層做好之后放上泡沫的腔體。 準備向四周灌水泥。
四周放入水泥之后注意要使用小棍子向下捅水泥, 使氣泡能上來,同時水泥更加結實。另外一個辦法使要敲擊外框的外部,這樣也能讓水泥更加結實同時讓氣泡排上來。這里留下的教訓是敲擊震動的時候泡沫會向上浮,所以一定要壓住。另外使用棍子捅的時候容易把包的塑料捅開, 造成瑕疵。
把水泥全部搞定之后要安裝一個連桿, 防止側板想外鼓。另外要留一個放孔并留四個螺釘固定接線板。
經過24小時之后開蓋:
正面有一些裂縫, 分析一下是由于嵌入的木板吸水變濕之后膨脹,將水泥撐裂。
打開外殼之后還要用濕布將音箱包起來, 經常淋水, 這樣的狀況要保持至少一天。
制作第二個音箱的時候我買了曲線鋸, 這樣加工起來就簡單多了。 這是對第一個音箱加工方法的改進。
第二個音箱LP提出一個建議, 在音箱上打上愛寬寬的標語。 我思考了一下,使用PVC板鏤空的方式貼到水泥表面,水泥凝固的時候把PVC挖掉, 剩下的就是字跡了。
雕刻PVC板很簡單, 使用電鉆打很多孔,然后使用壁紙刀雕刻一下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證切面是梯形的,這樣水泥凝固去除PVC的時候布容易把水泥字帶掉, 這是一個經驗教訓:
第二個音箱在凝固的過程中, 第一個也在那里:
第二個音箱新鮮出爐:
然后用螺絲刀之類的工具將水泥內壁上粘的泡沫殘渣盡量清楚, 刮掉的殘渣可以通過吸塵器吸出來。這些工作都做好之后的腔體是這樣的:
接下來安裝揚聲器。 我原來打算將分頻器安裝在音箱內部, 并且預留了螺釘的位置, 后來決定干脆把揚聲器放到外面了。這樣做起來更加簡單。我們決定不在水泥外部刷漆或者貼布的處理, 保持原生態(tài)也比較有趣, 還有一些很滄桑的裂紋。 安裝揚聲器要注意密封,我使用了密封膠。
安裝揚聲器溢出的膠布容易清楚, 以后刷上墨水就布明顯了。
接下來是制作分頻器, 設計工作已經結束, 今天是周六, 到西四電子配套市場買元器件, 同時功放的核心器件也需要購買了。
水泥音箱“土建”工作到次結束, 呵呵,剩下的都是電路制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