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群主今天說的話的整理:定義是讀書和學習都是為了更好的在社會中生存。
更好的在社會中生存不一定非要在學校里讀書和學習.獲取更多資源的方法有多種。高學歷不見的一定會獲取更多資源,這是個生活經驗中的邏輯。要想獲取更多資源,第一項要能掌握自己的主動權,有了主動權才能掌握資源的分配權。典型例子就是現在的富士康游行游行都是沒有主動權的更沒有分配權.主動權如何獲取呢?要有自己的獲取資源的平臺,對吧?不是別人給予的。好,順著往下思考。如何有自己的獲取資源的平臺呢?
第一要有第一桶金;
第二要有自己的專業;
第三要有在自己的專業上別人需要的產品,這樣平臺才有可能實現。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是不簡單的,原因是“度”的掌握。因為你就算能活200年,在一個專業上也難達到登峰造極。所以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也要有個“度”。
天下的公司多了去了,不是每個公司的專業水平都好,有些還不如你個人的專業水平,“度”的衡量標準是什么呢?就是你在這個度上制造出的產品是否有市場的需求,還有市場的需求能否滿足你對利潤的要求。剩下的就是用時間發展和壯大你的“度”了。你會推出更好的產品迎合市場的需求。蘋果也不是一天就達到現在的“度”的。是積累起來的,這也是以前常說的“先求生存后求發展”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