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蘇大學校友發展基金會又收到我院一位06級畢業生的2000元愛心捐款,這是本學期繼譚倩校友之后,第二位主動奉獻愛心的我院年輕校友。
捐贈人叫王輝,曾就讀于我院車輛工程專業,在校期間成績優異,曾擔任過學習委員,還曾獲得過國家勵志獎學金、克萊斯勒300C獎學金等,目前供職于江淮汽車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實驗部。工作4年以來,不僅業務能力突出,還在江淮集團收獲了自己的愛情,未婚妻也在同一單位。談起這次捐贈的動因,王輝同學坦言,畢業前的愛心回饋承諾只是一個緣起,真正讓他念念不忘的,是在江蘇大學的美好時光,“在母校所學,讓我一生受用”,他動情地說。 一談起學校生活,電話那頭的王輝似乎有傾訴不完的話。不論是考試前的挑燈夜戰,還是球場上的揮汗如雨,不論是辯論賽上的唇槍舌劍,還是工廠里的觀摩實習,王輝都歷歷在目,難以忘懷。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江蘇大學老師們的諄諄教誨,比如自己的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指導老師。王輝在電話里特別憶起了當年的畢業設計指導老師陸文昌老師。大四下學期時,他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了一個課題,沒想到其中涉及到很多單片機原理,而王輝在這一領域積累很少,一時間一籌莫展,甚至打起了退堂鼓,想找學院更換課題。該課題指導老師陸文昌老師知道后,沒有責怪他的草率,更沒有把他當成包袱,而是耐心細致地為他講解起單片機原理,鼓勵他利用這次機會多掌握一門技能。就在陸老師手把手的指導下,王輝不僅順利完成了畢業設計,而且對單片機原理從原來的幾乎一無所知到后來的逐漸精通,用他的話講,就是能用匯編語言編寫復雜的單片機程序了。而這看似不起眼的技能,成為他后來事業發展的一大優勢,幫助他在強手如林的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快速成長。王輝感慨地說,專業知識總有過時、淘汰的時候,母校老師們那要求嚴格、誨人不倦的敬業精神才是他受用終身的精神食糧。正因為如此,他在面對來自合肥工大、武漢理工、吉林大學、湖南大學等985、211院校的同事時,時刻提醒自己代表的是江蘇大學,唯有加倍努力才能讓母校“以我為榮”,才能不辜負老師們對自己的期望。這次,他把自己對母校的這份感情用捐贈的形式表達出來,并寄語學弟學妹:專業基礎要打牢,自身優勢要找準,學科前沿多了解,面向未來多規劃,多多鍛煉交益友,綜合素質很重要;大學時光請珍惜,莫讓韶華負少年! 王輝同學的愛心善舉,既是我院資助育人工作成就的一個縮影,近期的10級畢業生植樹認捐活動上,我院認捐數量又居于全校前列。嚴格要求,愛生如子,使老師們對學生充滿信心,以生為本,誨人不倦,校友們對也母校充滿愛心。對教學質量的重視,對育人工作的不懈,使學校與校友之間建立起了深厚的師生情、同窗情。學校的基因在校友身上流淌,學校的精神在校友身上傳承,校友就像一面鏡子,濃縮著學校的理想,更像一滴水珠,折射著母校的光輝。奮戰在各行各業的我校校友,背負著母校的期望,為自己創造未來,也為母校續寫著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