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單片機開發指南之21 一個網上流傳廣泛的段子,左邊的印度電工和右邊的德國電工誰更厲害,印度電工能亂中抽絲剝繭、梳亂理麻,德國電工作業規范整齊依靠規則做事,單從個人能力來看,似乎印度電工略勝一籌,但是筆者還是推薦德國電工,畢竟從一開始就遵循規則、規范整齊,就用不著去搞那一團亂麻了,這是很痛苦的,畢竟,身體本來就好抵抗能力強的人,比后期用藥物來戰勝疾病的人,是輕松很多的。 電路板中布線也一樣,只有遵循正確的規則,才能建立一個可靠的耐操的電路板,就像先打了預防針,后期“生病”的可能性就小了。 那么電路板布線一般應當遵循什么規則呢? 1、一般性規則 ->布線寬度盡可能越寬越好,一般電源和地線要更寬 電路板上的線路其實就是導線,導線當然越粗越好,這樣電阻就小,對電流傳輸有利。不過無限大的寬度是不可能的,但是線寬至少得滿足一個最小值,這是根據線路需要的載流量計算得出的,一份來自網絡上的參考資料如圖 2。
21.2.jpg (109.16 KB, 下載次數: 47)
下載附件
2022-2-10 20:38 上傳
->線距盡可能越大越好 線與線之間的距離越大的話,一般絕緣性越好、相互之間的干擾越小。同樣,無限間距也是不可能的,這需要與電路板尺寸之間建立一個平衡,不過線距至少得滿足絕緣要求。 ->元件盡量模塊化布局和布線。有相關性的元件靠近放置,那么布線也能盡量縮短。 2、走線規則 ->布線盡量短,如有三點連線的話依次走線連接,盡量不要繞遠后又返回來連接; ->不同層之間的線盡量不要平行,避免產生寄生電容; ->布線盡量直線,轉彎使用45°折角或圓弧,避免電磁輻射,尤其在高頻電路中; ->元件引腳之間盡量不放線; 3、抗干擾原則 ->隔離原則。為了防止相互干擾,敏感線路之間應盡量隔開,如高頻線路與模擬線路,交流與直流線路之間等; ->串擾嚴重的線之間放一條地線或者地平面,能起到隔離作用能減少串擾;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則需要遵守,不盡述了。 在自動布線時,除了線寬、線距可以在規則編輯器里設置以外,其余原則自動布線無法滿足。所以在工程應用中,一般先用手動布線處理敏感的重要的線路,其余的可以采用自動布線來加快設計進度。 本節完,精彩待續。提供單片機、PLC、電路板、控制器、儀器儀表、軟件、APP、機電設備或系統、工控、自控系統、控制系統開發設計定制。 參考: [1]多層PCB線路板的布線規則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