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一下我的情況,我是機械自動化畢業,51單片機和stm32是大學競賽時期接觸,自己接單干了三四次,每次都是搞出半成品的東西,沒有量產,半桶水混了一段時間。感覺獨斗沒啥進步,或說進步緩慢而迷茫。我選擇了進廠,可是我五線小城市沒啥大廠。進了一家爐具控制器廠,以51單片機為主,經過一年時間,能夠把握量產問題了,期間偶爾維護公司的一個stm32系統。雖然是搞51,但是功能包含按鍵、led、數碼管、紅外、PWM風扇、點火器、泵、蜂鳴器、溫度模擬量采集、語音模塊、旋鈕等,所以我學了RTX51_Tiny作為RTOS(這個RTOS簡單,學兩天就夠了),目的在于培養框架思維。產品量產設計能力+程序框架思維=扎實穩定可維護性強的產品。然后就是學RT-thread,B站補習模擬電路知識,買了一套開發板和幾本書。學完后,就是等待,要么跳槽高工資,要么升職漲工資,要么合伙開公司,這三種升級方式取決于你具體生活,不取決于你的個人想法。人生就是在你有準備的情況下,你等待著,突然就認識了王總跳槽工資漲5K,或者突然認識了劉總合伙量產100萬套。總結就是,學習技能、然后等待、發現技能實戰時機,獲得跳槽合伙升職,達成技能提煉。
當你有了51和stm32基礎知識后,框架思維比單一弄懂某模塊電路重要,你的代碼如何做到功能能隨意添加、更改、刪除?這個問題很重要!!框架思維不行的話,你改A功能,結果B功能不運行,你添加C功能,結果D功能出問題。首先是單片機本身運行框架,然后是物聯網云之類框架,框架就像廚房,啥工具你都摸過,雖然暫時你只會做蛋炒飯,但客戶需求就像一道菜,了解客戶想做紅燒肉之后,雖然你沒見過肉,但是你會切它(Ctrl+C和Ctrl+V),你會開火加水,熬就是了。然后是你家庭框架,我們所做的都是為了個人或家庭幸福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