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R也就是時域反射(Time-domain reflectometer),它可以通過觀察導(dǎo)線中反射回來的電信號波形對導(dǎo)線長度進(jìn)行測量,或者對傳輸導(dǎo)線的阻抗特性進(jìn)行分析評估。 我們經(jīng)常會碰到的TDR的典型應(yīng)用一種是檢測地下鋪設(shè)的電纜的故障點位置,還有就是PCB高速信號走線的阻抗匹配分析。我們使用LOTO示波器的OSCH02型號,利用一些簡單的隨手可以找到的材料,測試一下電線的長度,演示一下TDR的原理和實測效果,以便大家直觀理解。
圖片1.png (317.99 KB, 下載次數(shù): 122)
下載附件
2021-12-9 15:00 上傳
就像一條水渠,如果充足的一股水流突然從水渠的入口涌進(jìn)來,水波沿著水渠向前傳播,當(dāng)傳到水渠的盡頭沒有渠道可以繼續(xù)前行的話,會激起一個反彈的水波,又沿著水渠原路反向傳回來。我們在水渠的開頭會檢測到這個回波。從水流涌入水渠入口,到水渠入口檢測到反彈的回波,這個時間差乘以水流速度就是渠道長度的2倍。電信號在導(dǎo)體中傳播是類似的道理。
圖片2.png (874.96 KB, 下載次數(shù): 106)
下載附件
2021-12-9 15:01 上傳
如圖所示,我們先不接被測線纜,直接測一個陡峭的上升沿信號,會在示波器上得到一個簡單的上升沿波形。圖中我們用的是一個400K的方波信號,這個邊沿不是特別陡峭,不過還可以,也是我這邊最方便得到的一個階躍上升沿。真正要做專業(yè)點的TDR測試,是需要用更陡峭的邊沿的,至少使用快速階躍二極管做一個陡峭邊沿。
圖片3.png (208.72 KB, 下載次數(shù): 119)
下載附件
2021-12-9 15:01 上傳
我們把被測電線接上去對比下波形。我們找到了一段電線,里面有黑紅綠白4芯,整體長5.86米。
圖片4.png (819.91 KB, 下載次數(shù): 138)
下載附件
2021-12-9 15:01 上傳
我們把導(dǎo)線倆倆串聯(lián)起來,這樣就相當(dāng)于11.92米的傳輸線長度,我們把線接入BNC轉(zhuǎn)接頭,直接連接到信號源端,同時示波器也并聯(lián)上來。
圖片5.png (1.38 MB, 下載次數(shù): 104)
下載附件
2021-12-9 15:01 上傳
圖片6.png (1.45 MB, 下載次數(shù): 115)
下載附件
2021-12-9 15:01 上傳
我們來看下整體的接線情況:
圖片7.png (1.79 MB, 下載次數(shù): 126)
下載附件
2021-12-9 15:02 上傳
我們會看到,這樣接了傳輸導(dǎo)線后,原來簡單的上升沿變成了階梯狀:
圖片8.png (241.1 KB, 下載次數(shù): 119)
下載附件
2021-12-9 15:02 上傳
圖中垂直光標(biāo)a處是上升沿信號從傳輸線一端加入時,示波器測到的,垂直光標(biāo)b處是信號從傳輸線盡頭反彈回來后在示波器端測到的,所以ab之間的時間差,就是電信號跑完傳輸線一個來回的時間。
圖片9.png (52.71 KB, 下載次數(shù): 96)
下載附件
2021-12-9 15:02 上傳
測得這個時間差是133ns左右。電信號在導(dǎo)體介質(zhì)中的理論傳播速度是光速。實際上不同的絞線方式和絕緣介質(zhì),會有不同的系數(shù),并不真正達(dá)到光速。比如雙絞線,平行線,同軸線,都會不同,一般系數(shù)是0.6到0.9之間。我并不知道我手里這根線的具體材質(zhì)和系數(shù),只能大概預(yù)估一下。這個線材比較便宜,質(zhì)量一般,所以傳輸損耗應(yīng)該屬于比較大的一類,因此取比較低的系數(shù)0.6。
圖片10.png (758.27 KB, 下載次數(shù): 128)
下載附件
2021-12-9 15:02 上傳
傳輸線的長度= (133ns* 30 0000千米/秒*0.6)/2 = 11.97米。跟我們事先手動測量的11.92米非常接近。我們目前使用的是250M采樣率,所以測量的分辨率大概是4ns左右。采樣率越高,時間差的測量分辨率越高。在測量公里級的真正電纜故障點的時候,其實由于反彈回來的信號邊沿時間更長,也可以使用小一點的采樣率。 也有其他示波器的小伙伴測出了類似結(jié)果:
圖片11.png (646.79 KB, 下載次數(shù): 109)
下載附件
2021-12-9 15:03 上傳
這就是簡單的TDR應(yīng)用案例。在鋪設(shè)電纜出線故障的時候,也就是利用這個案例的原理,在電纜的一段輸入階躍邊沿信號,檢測回波的時間差從而算出反射點到輸入端的距離,于是就知道了電纜故障點的具體位置了。要做到更專業(yè)的TDR,我們需要更陡峭的上升邊沿信號作為激勵,也需要更高的采樣率提高精度,本文只是拋磚引玉給大家直觀展示,大家可以自行研究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