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單片機共有40只引腳.下面這個就是最小系統原理圖,就是靠這四個部分,這個單片機就可以運行起來了.(看下面的數字標記,1234) 我們來一,一講解一下: 1 第一部分:電源組(標記為1的部分)
40腳接電源5V(右上角), 20腳接電源負極(左下角), 在單片機里面,負極也可以叫GND或者”地”, 我們在單片機的應用中,習慣說負極為”地”,上面GND就是英文ground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地"的意思. .
. 2 第二部分:晶振組(標記為2的部分)
.
11.0592M晶振Y1與單片機的18,19腳并聯,因為這兩只腳,就是晶振的工作引腳. 22p電容C2一端接18腳,一端接地. 22p電容C3一端接19腳,一端接地. 這兩個電容,我們在10~30P之間選擇都是可以的,主要作用是,過濾掉晶振部分的高頻信號,讓晶振工作的時候更加穩定.
.
. 3 第三部分:復位組(標記為3的部分)
10u電容C1正極接電源5V,C1負極接單片機的復位腳,第9腳. 1K電阻R17一端接單片機的復位腳,第9腳,一端接地. 就是通過這個10u和1k,就可以讓單片機一開始供電時候,單片機自動復位,從零開始執行程序,這個就是復位的概念. .
. 4 第四部分:其它功能組(標記為4的部分)
這個腳是存儲器使用選擇腳,當這個腳接"地"時,那么就是告訴單片機,選擇使用外部存儲器,當這個腳接"5V"時,說明單片機使用內部存儲器. 如果選擇外部的存儲器,太浪費單片機僅有的資源,所以這一腳永遠接電源5V(如上圖所示),使用單片機的內部存儲器. 5 如果內部存儲器不夠容量,最多選擇更高級的容量,就可以解決容量不夠的問題了,就是這么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