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段IIC的發送函數,我搞不懂的是,第一,為什么數據移位后要延時并且要讓時鐘先為1在延時后為0,難道這是在模擬整個發送時序嗎?
第二,數據發送完成后,為何手動要將時鐘和數據線置高電平?第三,為什么發送完數據并且判斷完數據是否發送成功或者失敗后,為什么要將時鐘線拉成低電平,謝謝!
unsigned char I2cSendByte(unsigned char dat)
{
unsigned char a=0,b=0;//最大255,一個機器周期為1us,最大延時255us。
for(a=0;a<8;a++)//要發送8位,從最高位開始
{
SDA=dat>>7; //起始信號之后SCL=0,所以可以直接改變SDA信號
dat=dat<<1;
Delay10us(); (為什么這里要延時?)
SCL=1; (這里的時鐘為什么要為1)
Delay10us();//建立時間>4.7us
SCL=0; (這里為何要為0)
Delay10us();//時間大于4us
}
SDA=1;
Delay10us();
SCL=1; (當發送完數據,為何要手動把時鐘和數據線拉成低電平?)
while(SDA)//等待應答,也就是等待從設備把SDA拉低
{
b++;
if(b>200) //如果超過2000us沒有應答發送失敗,或者為非應答,表示接收結束
{
SCL=0;
Delay10us();
return 0;
}
}
SCL=0;(為何發送完數據時鐘要為0)
Delay10us();
return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