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UCOSIII+機智云的智能直飲水控制中心 本案例介紹借助STM32、Wi-Fi、機智云物聯網平臺,機智云DemoApp、霍爾式水流量計傳感器等軟硬件開發工具,實現“智能直飲水控制中心”開發,達到遠程控制水流開關,及在管道水壓不穩定的情況下出水流量恒定等功能,該方案作者已實際使用超過一年,運行良好穩定。
[ 進入正文] 大家好,感謝大家點進來看這個帖子,自從八月份有計劃離職后一直在家苦苦自學深造,先是對STM32所有資源包括各種外設等等的詳細學習,然后學習了UCOSIII并買了作者出版的書,然后學習了EMWIN并成功移植到UCOSIII上面,學完之后開始學習LWIP。學完LWIP后想做物聯網的實驗,發現要連接到公網比較繁瑣,無意間得知機智云這個平臺,就開始學習機智云,并做了一些簡單的物聯網實驗。終于在上個月低把學習計劃完成了。
那么學歸學,真正掌握了多少,如何驗證自己的學習成果,于是在剛離職那時候就規劃好了,根據以往的習慣,學完之后做一個實際可穩定使用的產品。當然最終做的項目大方向沒變,只是具體項目最后來的考慮中換成了"智能直飲水控制中心"。
OK,進入正題。
智能直飲水控制中心
家里是老房子,供給水管用的是鐵管,久了里面肯定生銹,而進戶水管是UPVC水管,為了讓家人喝上不流經生銹水管的水,我在客廳安裝了一個直飲機,進水直接從進戶水管引入(據稱出水可以直接飲用,然而秉著健康為上的理念,并沒有直接飲用)。然而問題來了,由于經過了多級過濾,出水處水壓大大降低,流速很慢,裝完一電熱壺水要等個一分鐘,得一直守在那,離開一不注意就會水淹客廳(當然沒那么夸張),于是充滿工科細胞的我立馬萌生出利用專業能力做一個自動控制系統(好吧,只是控制板),水滿了自動關水。在出水與水龍頭之間串一個常閉電磁閥,按下控制板上的按鈕,電磁閥通電,打開通道,水龍頭開始出水。最開始的方案采用定時器,定了70s(之前測出裝滿水要70s),于是興高采烈裝上去用,效果不錯。然而經過幾天的觀察發現,同樣測試條件,早晚流出的水的總量不一樣,時多時少雖然相差不大,但是秉著嚴謹的心態開始查找問題,最終發現由于時間段不同,周邊住戶用水量不同,用的人多了水壓低,流速就低,流速x時間=總量,流速低了,總量就低了。我這個不是處女座卻擁有處女座的強迫癥心態,要求一定要完美,于是拋棄這個方案,于是去淘寶逛啊逛,發現有一種叫霍爾式水流量計的傳感器,串在水管之間,采用5V供電,一旦有水流過,就會產生方波信號,信號頻率與流速成正比關系,無水流則無輸出。一拍即合,立馬買來開發,串在出水管中,方波信號輸入到單片機中,當單片機收到的信號計數達到設定值就斷開電磁閥。經過幾天測試,無論什么時段流出來的水量基本不變,滿足我的要求!于是愉快的使用了差不多一年,用戶體驗非常棒!(也沒啥用戶其實也就只是我家人)下面貼上圖片(那時候還在讀大學,經濟困難,所以沒去打PCB板,用了洞洞板),這個只是用51單片機做的。于是現在做的這個智能直飲水控制中心,是在這個的核心功能基礎上加入其它功能,升級換代而成的。
1、更新換代原有產品; 2、實踐出真知,在實踐當中查缺補漏專業知識; 3、檢驗自身專業能力。 由于產品本身的功能及創作目的,決定了它不具備商業價值,所以僅當它是一個學習成果即可
1、出水量達到設定值自動關水 2、溫度、濕度測量 3、光照強度測量 4、用水總量統計 5、NTP時間 6、物聯網,可在手機APP上遠程查看室內溫度、濕度、上電總次數等信息 7、簡潔易懂的UI界面
STM32F103VET6 1個 DHT11數字溫濕度傳感器 1個 光照強度傳感器 1個 W25Q32 4MB外部FLASH 1個 2.8寸電阻液晶屏 1個 MP2359 DC-DC電源芯片 1個 AMS1117-3.3線性電源芯片 1個 繼電器 1個 恢復出廠設置按鍵 1個 LED指示燈 2個 esp8266WIFI模塊 1個
UCOSIII+EMWIN+機智云IOT
http://player.youku.com/embed/XMzEzMTEwODcxNg
另外我會將程序及原理圖發上來供大家參考,初學者經驗有限,存在一些可完善的地方,歡迎大家指出!
程序空間占用: ROM:140Kb RAM:39Kb
(由于程序中存在設備Product Key及Product Secret,因此已將這兩個參數抹去,但不影響參考)
后言: 這幾個月來把學習計劃都給完成了,雖然曾經為上家就職公司研發了大量的51單片機項目,但在做這個項目的過程中,依然深刻的感受到一個最大的特點,研發一個新的東西的過程中,肯定會磕磕碰碰,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大大小小的絆腳石,這就決定了半途而廢者無法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要想取得最后的勝利,還需有一顆堅持不懈的心和信念。第二點是,學無止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要懷著一顆謙卑的學習心態,不斷學習,不斷適應社會的發展,才能夠活出價值。這個項目做完,就準備去工作了,之前是在廣州,但是這次想去深圳,因為在廣州沒有歸屬感,而我從小喜歡深圳,深圳的行業氛圍也更濃厚,在此也祝愿各位學習、工作道路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