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式脈搏傳感器的原理
光學脈搏波傳感器的原理是通過檢測綠色LED發出的光隨血管容積的變化,光的吸收量也發生變化,從而得到了脈搏波。根據郎伯-比爾(lamber-beer)定律,物質在一定波長處的吸光度和他的濃度成正比,當恒定波長的光照射到人體組織上時,通過人體組織吸收、反射衰減后測量到的光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被照射部位組織的結構特征。脈搏主要由人體動脈舒張和收縮產生的,在人體指尖,組織中的動脈成分含量高,而且指尖厚度相對其他人體組織而言比較薄,透過手指后檢測到的光強相對較大,因此光電式脈搏傳感器的測量部位通常在人體指尖。手指組織可以分成皮膚、肌肉、骨骼等非血液組織和血液組織,其中非血液組織的光吸收量是恒定的,而在血液中,靜脈血的搏動相對于動脈血是十分微弱的,可以忽略,因此可以認為光透過手指后的變化僅由動脈血的充盈而引起的,那么在恒定波長的光源的照射下,通過檢測透過手指的光強可以間接測量到人體的脈搏信號。
0- (1).jpg (30.61 KB, 下載次數: 441)
下載附件
2019-8-20 09:00 上傳
0-9.jpg (34.63 KB, 下載次數: 459)
下載附件
2019-8-20 09:00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