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屏幕控制器中文版資料
1、ssd1963是1215k字節幀緩沖顯示控制器,支持864 x 480 x 24位圖形內容。它也配有不同寬度并行接口總
線來接收圖形數據和命令從單片機。它的顯示界面,支持常見的內存更少的LCD驅動器, 每—像素的顏色深度
可達24比特。
2、特點
-建于1215k字節幀緩沖。支持864 x 480到24BPP顯示
-支持8位串行RGB接口
-0,90,180的硬件旋轉,270度
-硬件顯示鏡像
-硬件窗口
-可編程的亮度,對比度和飽和度控制
-動態背光控制(DBC)通過脈寬調制信號
單片機的連接
-8 / 9 / 16 / 18 / 24位單片機的接口
-撕裂效應信號
I / O的連接
4個GPIO引腳-
內置時鐘發生器
深睡眠
3、訂購須知,
4、結構圖
5、引腳排列
5.1 80 balls TFBGA
5.2 128 pins LQFP
6、引腳描述
關鍵:
O =輸出
IO =雙向(輸入/輸出)
P =電源引腳
Hi - Z =高阻抗
注 (
1) 這些引腳映射使用信號名稱通常用于每個面板類型,但是信號名稱在各個面板制造商之間可能不同。
7、功能塊的描述
7.1 單片機接口
單片機接口連接單片機和ssd1963繪圖控制器。單片機接口可配置為6800模式和8080模式通過conf 引腳,拉
動conf引腳vssio,單片機接口將被配置為6800模式接口。如果CONF引腳連接于VDDIO,單片機接口將被配置
在8080模式。
7.1.1 6800模式
6800型單片機的接口包含CS #,D / C #,E,R / W #,D [23時],和TE信號(請參閱8080引腳復用模式表6-1)。
此接口支持固定E和時鐘E的模式定義一個讀/寫周期。如果E信號保持高,作為使能信號,CS #信號作為一個總
線時鐘,# CS的上升沿,數據或命令將被鎖入系統。如果用戶想使用E引腳作為時鐘引腳, CS# 引腳需要固定為
邏輯0片選芯片。然后E信號的下降邊緣將鎖存的數據或命令。有關詳細信息,請參閱第時序圖13.2.1.
7.1.2 8080模式
8080型單片機的接口包含CS #,D / C #,RD #,WR #,D [23時]和TE信號(請參閱6800引腳復用模式表6-1).
這個接口使用WR #定義一個寫周期和RD #定義一個讀周期。如果WR#變低時,CS #信號為低,在WR#上升邊
緣數據或命令將被鎖入系統。同樣,讀周期將開始在RD#變低和RD#上升沿結束。詳細說明將在13.2.2章節
7.1.3寄存器映射
當用戶訪問寄存器通過并行單片機接口,只有D[7:0]可以用,不管該像素數據的寬度。因此,D[ 8:23 ]將只用于
顯示數據的地址。這提供可能性,像素數據格式如表7-1所示可以通過命令0xf0配置。
7.1.4像素數據格式
6800和8080的支持9位,8位,16位,18位和24位的數據總線。根據數據總線的寬度,顯示數據封裝成不同的
數據總線方式。
7.1.5撕裂效應信號
撕裂效應信號(TE)是一個從LCD控制器到單片機的反饋信號。這個信號指示LCD控制器的顯示狀態。在
非顯示周期內,TE信號為高。因此,本信號使單片機通過觀察非顯示周期發送數據,以避免撕裂。
圖7-1展示了TE信號有助于避免撕裂。如果單片機寫的速度慢于顯示速度,顯示數據更新,應在LCD控制器開
始掃描幀緩存之后。然后,LCD控制器將始終顯示舊的存儲內容到下一幀。然而,如果單片機比LCD控制器的
速度快,它應該在垂直無顯示周期開始更新顯示內容,使液晶控制器總是可以獲取最新更新的內容。
在ssd1963中,用戶可配置的TE信號反映垂直非顯示期或反映垂直和水平的非顯示期。額外水平非顯示期
的信息,單片機可以計算水平線的液晶顯示器掃描更準確地控制刷新動作。通常,一個快速的單片機不需要水
平非顯示周期。但緩慢的MCU將需要它確保幀緩存更新過程總是滯后于液晶顯示控制器。
7.2系統時鐘發生器
對于ssd1963系統時鐘是由內置的鎖相環產生。該PLL的參考時鐘可以來自CLK引腳或外部晶體振蕩器。
由于CLK引腳和振蕩器的輸出連接到鎖相環的“或”門,未使用的時鐘必須接VSS。
PLL由”set_pl”命令OxE0的位1配置為系統時鐘,在配置前,系統時鐘為參考時鐘。這使用戶可以發送
“set_pll_mn”命令0xe2配置鎖相環頻率。當配置好鎖相環頻率和啟用的鎖相環由 “set_pll”命令0xE0的0位,用
戶仍要等待100ms,待鎖相環鎖定。然后,鎖相環準備好了,可以通過“set_pll”命令0xE0的位1,配置為系統時
鐘。
7.3幀緩沖
在ssd1963內有1215k字節d內置SRAM用于幀緩沖。當幀緩沖區讀或寫時,通過設置幀緩沖區,地址計數器將
增一或減一。
7.4系統時鐘和復位管理器
“系統時鐘和復位管理器”對整個系統分發復位信號和時鐘信號。它控制時鐘發生器,并包括打開和關閉每個時
鐘功能模塊的時鐘門控電路。同時,將時鐘發生器分出源時鐘做為不同模塊的操作時鐘。
系統時鐘和復位管理器也管理的復位信號,以確保系統處于復位狀態時,所有模塊重置到適當的狀態,深度睡
眠狀態,睡眠狀態和顯示狀態。
圖7-3顯示ssd1963四種運行狀態的狀態圖。
7.5 LCD控制器
7.5.1 顯示格式
LCD控制器讀取幀緩沖區生成顯示信號,根據選定的顯示面板格式。ssd1963支持常見的內存更少的TFT驅動
使用通用的RGB數據格式。
7.5.2 普通I/O口
GPIO引腳可以工作在2種模式,GPIO方式和多種顯示信號模式。當引腳配置為GPIO,這些引腳可以通過
單片機直接控制。因此,用戶可以使用這些引腳效仿其他如SPI或I2C接口。如果這些引腳配置為顯示信號,他
們會定期根據信號的設置用于顯示。他們可以設置切換一次幀,一次線或在任意時間。因此他們可以配置為一
些常見的信號所用的不同的面板用于STH或LP信號。
8. 命令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閉面板。這個命令將拉低GPIO0。當GPIO0為正常的GPIO或LCD
多種信號,這命令將被忽略。 |
| | 打開面板。這個命令將拉高GPIO0。當GPIO0為正常的GPIO或LCD
多種信號,這命令將被忽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主機處理器接口和ssd1963傳輸圖像信息開始在
set_column_address和set_page_address提供的位置 | | | 從ssd1963和主機處理器傳輸圖像信息開始在set_column_address和
set_page_address提供的位置 | | | | | | | | | | | | 在VFP的開始,同步信息從ssd1963送到主機處理器 | | | | | | | | | | | | | | | | | | 從主機處理器接口傳輸圖像信息到ssd1963在最后寫入位置 | | | 從ssd1963后繼續讀取圖像數據,在read_memory_continue或
read_memory_start命令后 | | | 同步信息從ssd1963送到主機處理器,當顯示面板刷新達到設置掃描
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設置垂直消隱間隔在最后掃描行和下一LFRAME脈沖之間 | | | 獲取垂直消隱間隔在最后掃描行和下一LFRAME脈沖之間 | | | 設置GPIO的配置。如果GPIO不用于LCD,設置方向。
否則他們作為LCD信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設置LCD信號發生器0的觸發特性,上升,下降,周期 | | | | | | 設置LCD信號發生器1的觸發特性,上升,下降,周期 | | | | | | 設置LCD信號發生器2的觸發特性,上升,下降,周期 |
| | | | | 設置LCD信號發生器3的觸發特性,上升,下降,周期 | | | | | | 相對于LCD信號發生器,設置GPIO0用于ROP操作。如果GPIO0配置
為通用GPIO,沒有影響。 | | | | | | 相對于LCD信號發生器,設置GPIO1用于ROP操作。如果GPIO1配置
為通用GPIO,沒有影響。 | | | | | | 相對于LCD信號發生器,設置GPIO2用于ROP操作。如果GPIO2配置
為通用GPIO,沒有影響。 | | | | | | 相對于LCD信號發生器,設置GPIO3用于ROP操作。如果GPIO3配置
為通用GPIO,沒有影響。 | | | | | | | | | | | | | | | | | | 鎖相環啟動。啟動之前,該系統運行通過晶體振蕩器或時鐘輸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命令描述
9.1 nop
命令 0x00
參數 無
描述
空操作
9.2 soft_reset
命令 0x01
參數 無
描述
SSD1963執行軟件復位。除了命令0Xe0到0xE5,復位其他所有配置寄存器
注意:
該命令后,主處理器再向 SSD1963 發送新命令前必須等候 5MS
9.3 get_power_mode
命令 0x0A
參數 1
描述
獲取當前電源模式
A[6]: 空閑模式開/關(POR = 0)
0 空閑模式關
1 空閑模式開
A[5]: 部分模式開/關(POR = 0)
0 部分模式關
1 部分模式開
A[4]: 睡眠模式開/關(POR = 0)
0 睡眠模式關
1 睡眠模式開
A[3]: 正常顯示模式開/關(POR = 0)
0 正常顯示模式關
1 正常顯示模式開(部分模式和垂直滾動關)
A[2]: 顯示開/關(POR = 0)
0 顯示關
1 顯示開
9.4 get_address_mode
命令 0x0B
參數 1
描述
得到的幀緩沖的顯示面板的讀取順序
A[7]: 頁地址順序(POR = 0)
0 從頂部到底部
1 從底部到頂部
A[6]: 列地址順序(POR = 0)
0 從左到右
1 從右到左
A[5]: 頁/列順序(POR = 0)
0 普通模式
1 反轉模式
A[4]: 行地址順序(POR = 0)
0 LCD 更新從頂部到底部
1 LCD 更新從底部到頂部
A[3]: RGB/BGR 順序(POR = 0)
0 RGB
1 BGR
A[2]: 顯示數據鎖存數據(POR = 0)
0 LCD 更新從左到右
1 LCD 更新從右到左
9.5 get_display_mode
命令 0x0D
參數 1
描述
獲取顯示圖像模式的狀態
A[7]: 垂直滾動開/關(POR = 0)
0 垂直滾動關
1 垂直滾動開
A[5]: 反轉模式開/關(POR = 0)
0 反轉模式關
1 反轉模式開
A[2:0]: 伽馬曲線選擇(POR = 011)
000 伽馬曲線 0
001 伽馬曲線 1
010 伽馬曲線2
011 伽馬曲線3
100 保留
101 保留
110 保留
111 保留
9.6 get_tear_effect_mode
命令 0x0E
參數 1
描述
獲取ssd1963當前的撕裂效果模式
A[7]: 撕裂效果行模式(POR = 0)
0 撕裂效果關
1 撕裂效果開
9.7 enter_sleep_mode
命令 0x10
參數 無
描述
關閉面板。這個命令使ssd1963進入睡眠模式,如果set_gpio_conf(0xb8 B0 = 0)并拉低GPIO[ 0 ]
如果GPIO [ 0 ]為正常的GPIO或LCD混合信號,這命令不會影響GPIO [ 0 ]。
注意:
該命令后,主處理器再向 SSD1963 發送新命令前必須等候 5MS
9.8 exit_sleep_mode
命令 0x11
參數 無
描述
打開面板。這個命令使ssd1963退出睡眠模式,如果set_gpio_conf(0xb8 B0 = 0)并拉高GPIO[ 0 ]
如果GPIO [ 0 ]為正常的GPIO或LCD混合信號,這命令不會影響GPIO [ 0 ]。
注意:
該命令后,主處理器再向 SSD1963 發送新命令前必須等候 5MS
**這個命令將自動觸發 set_display_on(0x29)
9.9 enter_partial_mode
命令 0x12
參數 無
描述
一旦enter_partial_mode被觸發,部分顯示模式窗口由set_partial_area(0x30)描述。
一旦enter_normal_mode(0x13)被觸發,局部顯示模式將結束。
9.
命令
參數
描述
9.10 enter_normal_mode
命令 0x13
參數 無
描述
這個命令導致ssd1963進入正常模式。正常模式是指部分顯示和垂直滾動模式關閉。這意味著整個顯示區用于
顯示圖像
9.11 exit_invertl_mode
命令 0x20
參數 無
描述
這個命令使ssd1963停止反相圖像數據在顯示面板。幀緩沖區的內容保持不變。
9.12 enter_invertl_mode
命令 0x21
參數 無
描述
這個命令使ssd1963反轉圖像數據在顯示面板。幀緩沖區的內容仍不變的。
9. set_gamma_curve
命令 0x26
參數 1
描述
選擇用于顯示板的伽馬曲線
9.14 set_display_off
命令 0x28
參數 無
描述
清空顯示面板。幀緩沖區的內容不變。
9.15 set_display_on
命令 0x29
參數 無
描述
在顯示面板上顯示的圖像
9.16 set_column_address
命令 0x2A
參數 4
描述
設置主機訪問幀緩沖區的列地址,相關寄存器read_memory_continue(0x3e)和write_memorty_continue(0x3C)
SC[15:8]:開始列數的高字節(POR = 00000000)
SC[7:0]:開始列數的低字節(POR = 00000000)
EC[15:8]:結束列數的高字節(POR = 00000000)
EC[7:0]:結束列數的低字節(POR = 00000000)
注意:SC[15:0]必須等于或小于EC[15:0]
9.17 set_page_address
命令 0x2B
參數 4
描述
設置主機訪問幀緩沖區的頁地址,相關寄存器 read_memory_start (0x2C), write_memory_start (0x2E),
read_memory_continue (0x3E) and write_memory_continue (0x3C)..
SP[15:8] : 開始頁數(行)高字節(POR = 00000000)
SP[7:0] : 開始頁數(行)低字節(POR = 00000000)
EP[15:8] : 結束頁數(行)高字節(POR = 00000000)
EP[7:0] : 結束頁數(行)低字節(POR = 00000000)
注意:SP15:0]必須等于或小于EP[15:0]
9.18 write_memory_start
命令0x2C 參數無 描述 將圖像信息從主機處理器接口傳輸到SSD1963,從位置提供 set_column _address(0x2A)并設置_page_address(0x2B)。 如果set_address_mdoe(0x36)A [5] = 0: 列和頁面地址分別重置為起始列(SC)和起始頁(SP)。 像素數據1存儲在(SC,SP)的幀緩沖器中。列地址然后遞增,像素被寫入 幀緩沖區,直到列地址等于結束列(EC)值。列地址然后重置為SC和 頁面地址增加。像素被寫入幀緩沖區,直到頁面地址等于結束頁(EP)值 列地址等于EC值,或者主機處理器發送另一個命令。如果像素數量 超過(EC - SC + 1)*(EP - SP + 1),忽略額外的像素。 如果set_address_mode(0x36)A [5] = 1: 列和頁面地址分別重置為起始列(SC)和起始頁(SP)。 像素數據1存儲在(SC,SP)的幀緩沖器中。頁面地址然后遞增,像素被寫入 幀緩沖區,直到頁面地址等于結束頁(EP)值。頁面地址然后重置為SP和列 地址遞增。像素被寫入幀緩沖區,直到列地址等于結束列(EC)值 并且頁面地址等于EP值,或者主機處理器發送另一個命令。如果像素數超過 (EC - SC + 1)*(EP - SP + 1)忽略額外的像素。
9.19 read_memory_start 命令0x2E 參數無
描述 將圖像數據從SSD1963傳輸到主機處理器接口,從位置提供 set_column_address(0x2A)和set_page_address(0x2B)。 如果set_address_mode A [5] = 0: 列和頁面地址分別重置為起始列(SC)和起始頁(SP)。 從(SC,SP)的幀緩沖器讀取像素數據1。列地址然后遞增,并從中讀取像素 幀緩沖區,直到列地址等于結束列(EC)值。列地址然后重置為SC和 頁面地址增加。從幀緩沖區讀取像素,直到頁面地址等于終止頁面(EP)值 列地址等于EC值,或者主機處理器發送另一個命令。 如果set_address_mode(0x36)A [5] = 1: 列和頁面地址分別重置為起始列(SC)和起始頁(SP)。 從(SC,SP)的幀緩沖器讀取像素數據1。然后頁面地址遞增,并從中讀取像素 幀緩沖區,直到頁面地址等于結束頁(EP)值。頁面地址然后重置為SP和列 地址遞增。從幀緩沖區讀取像素,直到列地址等于結束列(EC) 值和頁面地址等于EP值,或者主機處理器發送另一個命令。
9.20 set_partial_area 命令0x30 參數4 描述 此命令定義了部分顯示模式的顯示區域。 與此命令有兩個參數相關聯, 第一個定義了開始行(SR),第二個定義了結束行(ER)。 SR和ER是指幀緩沖器線指針。 SR [15:8]:開始顯示行號高字節(POR = 00000000) SR [7:0]:開始顯示行號低字節(POR = 00000000) ER [15:8]:結束顯示行號高字節(POR = 00000000) ER [7:0]:結束顯示行號低字節(POR = 00000000) 注意:SR [15:0]和ER [15:0]不能為0000h,也不能超過最后一個垂直行號。
圖9-5:使用set_address_mode(0x36)設置部分區域當結束行>開始行時,[4] = 0 圖9-6:使用set_address_mode(0x36)設置部分區域當結束行>開始行時,[4] = 1 如果開始行>結束行 圖9-7:使用set_address_mode(0x36)設置部分區域當起始行>結束行時,[4] = 0 圖9-8:使用set_address_mode(0x36)設置部分區域當開始行>結束行時,[4] = 1 9.21 set_scroll_area 命令0x33 參數6
描述 定義顯示區域的垂直滾動和固定區域 TFA [15:8]:來自幀緩沖區頂部的行頂部固定區域編號的高字節(POR = 00000000) TFA [7:0]:來自幀緩沖區頂部的行的頂部固定區域的低字節(POR = 00000000) VSA [15:8]:幀緩沖區行數的垂直滾動區域的高字節(POR = 00000000) VSA [7:0]:幀緩沖區行數的垂直滾動區域的低字節(POR = 00000000) BFA [15:8]:底部固定區域的高字節,從幀緩沖區底部的行數(POR = 00000000) BFA [7:0]:底部固定區域的低字節,從幀緩沖區底部的行數(POR = 00000000) 如果set_address_mode(0x36)A [4] = 0: TFA [15:0]描述了來自幀緩沖區頂部的行數的頂部固定區域。框架的頂部 緩沖區和顯示面板的頂部對齊。 VSA [15:0]以垂直方式描述了垂直滾動區域的幀數緩沖區的行數 滾動起始地址。垂直滾動區域的第一行立即在最下面的一行之后開始 頂部固定區域。垂直滾動區域的最后一行立即結束于底部最上面的行 固定區域。 BFA [15:0]描述了從幀緩沖區底部的行數的底部固定區域。的底部 幀緩沖器和顯示面板的底部對齊。 TFA,VSA和BFA是指幀緩沖器線指針。
圖9-9:使用set_address_mode(0x36)A [4] = 0設置滾動區域 如果set_address_mode(0x36)A [4] = 1: TFA [15:0]描述了幀緩沖區底部行數的頂部固定區域。 底部的 幀緩沖區和顯示面板的底部對齊。 VSA [15:0]以垂直方式描述了垂直滾動區域的幀數緩沖區的行數 滾動起始地址。 垂直滾動區域的第一行立即在頂部最頂行之后開始 固定區域。 垂直滾動區域的最后一行立即結束在底部最底行 固定區域。 BFA [15:0]描述了從幀緩沖區頂部開始的行數的底部固定區域。 的頂部 幀緩沖區和顯示面板的頂部對齊。 TFA,VSA和BFA是指幀緩沖器線指針。
圖9-10:使用set_address_mode(0x36)設置滾動區域A [4] = 1
第一行從內存讀取
注意 : 否則,TFA,VSA和BFA的總和必須等于顯示面板的水平線數(頁數) 滾動模式未定義。 在垂直滾動模式下,set_address_mode(0x36)A [5]應設置為“0” - 這僅影響幀緩沖區寫入。
9.22 set_tear_off 命令0x34 參數無
描述 TE信號不會從SSD1963發送到主處理器。
9.23 set_tear_on 命令0x35 參數1 描述 在VFP啟動時,TE信號從SSD1963發送到主處理器。 A [0]:撕裂效果線模式(POR = 0) 0撕裂效果輸出線僅由V消隱信息組成。 1撕裂效果輸出線由V消隱和H消隱信息組成 set_tear_scanline(0x44)。 當顯示面板處于休眠模式時,TE信號將為低電平。
9.24 set_address_mode 命令0x36 參數1 描述 通過A [7:5]和A [3]將從主機處理器讀取的幀順序設置為幀緩沖區,并將幀緩沖區從幀緩沖區設置為顯示面板 A [2:0]和A [4]。 A [7]:頁面地址順序(POR = 0) 該位控制數據頁從主機處理器傳輸到SSD1963的幀緩沖器的順序。 0從上到下,從SP(起始頁)傳送到EP(頁面)的頁面。 1從底部到頁面,從EP(終止頁)傳送到SP(起始頁)的頁面。 圖9-11:A [7]頁面地址順序
A [6]:列地址順序(POR = 0) 該位控制數據列從主機處理器傳輸到SSD1963的幀緩沖器的順序。 0從左到右,從SC(開始列)傳送到EC(結束列)的列。 1從右到左,從EC(結束列)轉移到SC(開始列)的列
圖9-12:A [6]列地址順序
A [5]:頁/列順序(POR = 0) 該位控制數據列從主機處理器傳輸到SSD1963的幀緩沖器的順序。 0正常模式 1反向模式
圖9-13:A [5]頁/列地址順序 A [4]:行地址順序(POR = 0) 該位控制顯示面板的水平線刷新順序。 顯示面板上顯示的圖像不受影響, 不管位設置如何。 0從頂線到底線的LCD刷新。 1液晶刷新從底線到頂線。 A [3]:RGB / BGR順序(POR = 0) 該位控制從SSD1963的幀緩沖區傳輸到顯示面板的RGB數據順序。 0 RGB 1 BGR
圖9-14:A [3] RGB順序
A [2]:顯示數據鎖存數據(POR = 0) 該位控制顯示面板的垂直線數據鎖定順序。 顯示面板上顯示的圖像不受影響, 不管位設置如何。 0從左側到右側刷新LCD 1左右從右側刷新LCD A [1]:水平翻轉(POR = 0) 該位從左到右翻轉顯示屏上顯示的圖像。 幀緩沖區沒有改變。 0正常 1翻轉 圖9-15:A [1]水平翻轉 A [0]:垂直翻轉(POR = 0) 該位將顯示面板上顯示的圖像從上到下翻轉。 幀緩沖區沒有改變。 0正常 1翻轉
圖9-16:A [0]垂直翻轉
9.25 set_scroll_start 命令0x37 參數2 描述 此命令設置幀緩沖區中垂直滾動區域的開始。 垂直滾動區域是完全定義的 當該命令與set_scroll_area(0x33)一起使用時。 VSP [15:8]:寫入顯示器的幀緩沖區中行號的高字節作為垂直線的第一行 滾動區域(POR = 00000000) VSP [7:0]:寫入顯示器的幀緩沖區中行號的低字節作為垂直線的第一行 滾動區域(POR = 00000000) 如果set_address_mode(0x36)A [4] = 0: 例: 當頂部固定區域=底部固定區域= 0時,垂直滾動區域= YY和VSP = 3。
圖9-17:使用set_address_mode(0x36)設置滾動開始A [4] = 0 如果set_address_mode(0x36)A [4] = 1: 例: 當頂部固定區域=底部固定區域= 0時,垂直滾動區域= YY和VSP = 3。
圖9-18:使用set_address_mode(0x36)設置滾動開始A [4] = 1 注意 : 如果set_address_mode,(0x36)A [4] = 0,TFA [15:0] - 1 <VSP [15:0]幀緩沖區中的行數--BFA [15:0] 如果set_address_mode,(0x36)A [4] = 1,BFA [15:0] - 1 <VSP [15:0]幀緩沖器中的行數 - TFA [15:0]
9.26 exit_idle_mode 命令0x38 參數無 描述 此命令使SSD1963退出空閑模式。 全彩色深度用于顯示面板。
9.27 enter_idle_mode 命令0x39 參數無 描述 該命令使SSD1963進入空閑模式。 在空閑模式下,顏色深度降低。 使用R,G和B中的每一個的MSB,顯示面板上顯示顏色 幀緩沖區中的顏色分量。
表9-1輸入空閑模式內存與顯示顏色
9.28 write_memory_continue 命令0x3C 參數無 描述 從上一個write_memory_continue將圖像信息從主機處理器接口傳輸到SSD1963 (0x3C)或write_memory_start(0x2C)。 如果set_address_mode(0x36)A [5] = 0: 在先前的write_memory_start(0x2C)或者寫入范圍之后,數據從像素位置繼續寫入 write_memory_continue(0x3C)。然后將列地址遞增,并將像素寫入幀緩沖區直到 列地址等于結束列(EC)值。然后將列地址重置為SC,頁面地址為 遞增。像素被寫入幀緩沖區,直到頁面地址等于結束頁(EP)值和列 地址等于EC值,或者主機處理器發送另一個命令。如果像素數超過(EC - SC +) 1)*(EP - SP + 1)忽略額外的像素。 如果set_address_mode(0x36)A [5] = 1: 在先前的write_memory_start(0x2C)或者寫入范圍之后,數據從像素位置繼續寫入 write_memory_continue(0x3C)。頁面地址然后遞增,像素被寫入幀緩沖區直到 頁面地址等于結束頁面(EP)值。頁面地址然后重置為SP,列地址為 遞增。像素被寫入幀緩沖區,直到列寄存器等于結束列(EC)值 頁面地址等于EP值,或者主機處理器發送另一個命令。如果像素數超過(EC - SC + 1)*(EP - SP + 1)忽略額外的像素。
9.29 read_memory_continue 命令0x3E 參數無 描述 在最后一次read_memory_continue(0x3E)之后,將SSD1963中的圖像數據讀取到主機處理器,或者 read_memory_start(0x2E)。 如果set_address_mode(0x36)A [5] = 0: 在先前的read_memory_start(0x2E)的讀取范圍之后,從像素位置繼續讀取像素,或者 read_memory_continue(0x3E)。然后列列地址遞增,并從幀緩沖區讀取像素直到 列地址等于結束列(EC)值。然后將列地址重置為SC,頁面地址為 遞增。從幀緩沖區讀取像素,直到頁面地址等于結束頁(EP)值和列 地址等于EC值,或者主機處理器發送另一個命令。 如果set_address_mode(0x36)A [5] = 1: 在先前的read_memory_start(0x2E)的讀取范圍之后,從像素位置繼續讀取像素,或者 read_memory_continue(0x3E)。然后頁面地址遞增,并從幀緩沖區讀取像素直到 頁面地址等于結束頁面(EP)值。頁面地址然后重置為SP,列地址為 遞增。從幀緩沖區讀取像素,直到列地址等于結束列(EC)值 頁面地址等于EP值,或者主機處理器發送另一個命令。
9.30 set_tear_scanline 命令0x44 參數2 描述 當顯示面板刷新到達所提供的掃描線時,TE信號從SSD1963發送到主處理器, N. N [15:8]:掃描線的高字節(POR = 00000000) N [7:0]:掃描線的低字節(POR = 00000000) 注意 : 設置N = 0的Tear Scanline等于set_tear_on(0x35)A [0] = 0。 此命令對當前幀后的幀起作用。 因此,如果撕裂效應(TE)信號已經存在 ON,TE輸出將繼續按前一個set_tear_on(0x35)或set_tear_scanline (0x44),直到幀結束。 9.31 get_scanline 命令0x45 參數2 描述 獲取當前的掃描線,N. N [15:8]:當前掃描線的高字節(POR = 00000000) N [7:0]:當前掃描線的低字節(POR = 00000000)
9.32 read_ddb 命令0xA1 參數5 描述 閱讀SSD1963的DDB(設備描述符塊)信息。 SSL [15:8]:所羅門系統的供應商ID高字節,始終為01h(POR = 00000001) SSL [7:0]:所羅門系統的供應商編號低字節,始終為57h(POR = 010101110) PROD [7:0]:產品編號,始終為61h(POR = 01100001) REV [2:0]:修訂代碼,始終為01h(POR = 001) 退出代碼,始終為FFh(POR = 11111111)
9.33 set_lcd_mode 命令0xB0 參數7
描述 設置LCD面板模式和分辨率 A [5]:TFT面板數據寬度(POR = 0) 0 18位 1 24位 A [4]:TFT顏色深度增強使能(POR = 0) 0禁用FRC或抖動 1啟用FRC或抖動以進行顏色深度增強 如果面板數據寬度設置為24位,則FRC和抖動功能將自動禁用,無論其值如何 寄存器。 A [3]:TFT FRC使能(POR = 0) 0 TFT抖動使能 1個TFT FRC使能 A [2]:LSHIFT極性(POR = 0) 設置點時鐘脈沖極性。 0數據鎖存在下降沿 1數據鎖存在上升沿 A [1]:LLINE極性(POR = 0) 設置水平同步脈沖極性。 0低電平 1活躍高 A [0]:LFRAME極性(POR = 0) 設置垂直同步脈沖極性。 0低電平 1活躍高 B [6:5]:TFT型(POR = 01) 00,01 TFT模式 10串行RGB模式 11串行RGB +虛擬模式 HDP [10:8]:水平面板大小的高字節(POR = 010) HDP [7:0]:水平面板尺寸的低字節(POR = 01111111) 水平面板尺寸=(HDP + 1)像素 VDP [10:8]:垂直面板大小的高字節(POR = 001) VDP [7:0]:垂直面板尺寸的低字節(POR = 11011111) 垂直面板尺寸=(VDP + 1)線 G [5:3]:串行TFT接口的偶數RGB序列(POR = 000) 000 RGB 001 RBG 010 GRB 011 GBR 100 BRG 101 BGR 11x保留 G [2:0]:串行TFT接口的奇數行RGB序列(POR = 000) 000 RGB 001 RBG 010 GRB 011 GBR 100 BRG 101 BGR 11x保留
9.34 get_lcd_mode 命令0xB1 參數7 描述 獲取當前的LCD面板模式和分辨率 A [5]:TFT面板數據寬度(POR = 0) 0 18位 1 24位 A [4]:TFT顏色深度增強使能(POR = 0) 0禁用FRC或抖動 1啟用FRC或抖動以進行顏色深度增強 如果面板數據寬度設置為24位,則FRC和抖動功能將自動禁用,無論其值如何 寄存器。 A [3]:TFT FRC使能(POR = 0) 0 TFT抖動使能 1個TFT FRC使能 A [2]:LSHIFT極性(POR = 0) 點時鐘脈沖極性。 0數據鎖存在下降沿 1數據鎖存在上升沿 A [1]:LLINE極性(POR = 0) 水平同步脈沖極性。 0低電平 1活躍高 A [0]:LFRAME極性(POR = 0) 垂直同步脈沖極性。 0低電平 1活躍高 B [6:5]:TFT型(POR = 01) 00,01 TFT模式 10串行RGB模式 11串行RGB +虛擬模式 HDP [10:8]:水平面板大小的高字節(POR = 010) HDP [7:0]:水平面板尺寸的低字節(POR = 01111111) VDP [10:8]:垂直面板尺寸的高字節(POR = 001)SSD1963 Rev 1.1 P 47/93 2010年1月Solomon Systech VDP [7:0]:垂直面板尺寸的低字節(POR = 11011111) G [5:3]:偶數行RGB序列(POR = 000) 000 RGB 001 RBG 010 GRB 011 GBR 100 BRG 101 BGR 11x保留 G [2:0]:奇數行RGB序列(POR = 000) 000 RGB 001 RBG 010 GRB 011 GBR 100 BRG 101 BGR 11x保留
9.35 set_hori_period 命令0xB4 參數8 描述 設置前廊和后廊 HT [10:8]:像素時鐘中水平總周期(顯示+非顯示)的高字節(POR = 010) HT [7:0]:像素時鐘中水平總周期的低字節(顯示+非顯示)(POR = 10101111) 水平總周期=(HT + 1)像素 HPS [10:8]:水平同步(LLINE)信號開始與第一個信號之間的非顯示周期的高字節 顯示數據。 (POR = 000) HPS [7:0]:水平同步(LLINE)信號開始與第一個信號之間的非顯示周期的低字節 顯示數據。 (POR = 00100000) 對于TFT:水平同步脈沖起始位置= HPS像素 串行TFT:水平同步脈沖起始位置= HPS像素+ LPSPP子像素 HPW [6:0]:以像素時鐘設置水平同步脈沖寬度(LLINE)。 (POR = 0000111) 水平同步脈沖寬度=(HPW + 1)像素Solomon Systech 2010年1月P 48/93修訂版1.1 SSD1963 LPS [10:8]:以像素時鐘設置水平同步脈沖(LLINE)開始位置。 (POR = 000) LPS [7:0]:在起始時設置水平同步脈沖寬度(LLINE)。 (POR = 00000000) 水平顯示周期開始位置= LPS像素 LPSPP [1:0]:設置串行TFT接口的水平同步脈沖子像素起始位置(POR = 00) 時序參見圖13-5。
9.36 get_hori_period 命令0xB5 參數8 描述 獲取當前的前廊和后廊設置 HT [10:8]:像素時鐘的水平總周期(顯示+非顯示)的高字節(POR = 010) HT [7:0]:像素時鐘中水平總周期的低字節(顯示+非顯示)(POR = 10101111) HPS [10:8]:水平同步(LLINE)信號開始與第一個信號之間的非顯示周期的高字節 顯示數據。 (POR = 000) HPS [7:0]:水平同步(LLINE)信號開始與第一個信號之間的非顯示周期的低字節 顯示數據。 (POR = 00100000) HPW [6:0]:像素時鐘中的水平同步脈沖寬度(LLINE)。 (POR = 0000111) LPS [10:8]:水平同步脈沖(LLINE)的高字節以像素時鐘開始位置。 (POR = 000) LPS [7:0]:起始時水平同步脈沖寬度(LLINE)的低字節。 (POR = 00000000) LPSPP [1:0]:水平同步脈沖子像素開始位置(POR = 00)
9.37 set_vert_period 命令0xB6 參數7 描述 設置最后掃描線與下一個LFRAME脈沖之間的垂直消隱間隔 VT [10:8]:行中垂直總數(顯示+非顯示)周期的高字節(POR = 001) VT [7:0]:行中的垂直總數(顯示+非顯示)周期的低字節(POR = 11101111) 垂直總計=(VT + 1)行 VPS [10:8]:高字節,非幀顯示周期,以幀為起點和第一個顯示數據之間的行。 (POR = 000) VPS [7:0]:幀的開頭與第一個顯示數據之間的行中的非顯示周期。 (POR = 00000100) 垂直同步脈沖起始位置= VPS線 VPW [6:0]:設置垂直同步脈沖寬度(LFRAME)。 (POR = 000001) 垂直同步脈沖寬度=(VPW + 1)線 FPS [10:8]:垂直同步脈沖(LFRAME)的高位字節開始位置。 (POR = 000) FPS [7:0]:垂直同步脈沖(LFRAME)的低字節以行開始位置。 (POR = 00000000) 垂直顯示周期開始位置= FPS線 時序參見圖13-5。
9.38 get_vert_period 命令0xB7 參數7 描述 獲取最后一條掃描線和下一條LFRAME脈沖之間的垂直消隱間隔Soloech 2010年1月P 50/93 Rev 1.1 SSD1963 VT [10:8]:行中垂直總數(顯示+非顯示)周期的高字節(POR = 001) VT [7:0]:行中的垂直總數(顯示+非顯示)周期的低字節(POR = 01111111) VPS [10:8]:非顯示周期的高字節,以幀為起點和第一個顯示數據之間的行進行排列。 (POR = 000) VPS [7:0]:非顯示周期的低字節,以幀為起點和第一個顯示數據為一行。 (POR = 00000100) VPW [6:0]:行中的垂直同步脈沖寬度(LFRAME)。 (POR = 000001) FPS [10:8]:垂直同步脈沖(LFRAME)的高位字節開始位置。 (POR = 000) FPS [7:0]:垂直同步脈沖(LFRAME)的低字節以行開始位置。 (POR = 00000000)
9.39 set_gpio_conf 命令0xB8 參數2 描述 設置GPIO配置。如果GPIO不用于LCD,請設置方向。否則,它們被切換 LCD信號由0xC0 - 0xCF。 A [7]:GPIO3配置(POR = 0) 0 GPIO3由主機控制 1個GPIO3由LCDC控制 A [6]:GPIO2配置(POR = 0) 0 GPIO2由主機控制 1個GPIO2由LCDC控制 A [5]:GPIO1配置(POR = 0) 0 GPIO1由主機控制 1 GPIO1由LCDC控制 A [4]:GPIO0配置(POR = 0) 0 GPIO0由主機控制 1 GPIO0由LCDC控制 A [3]:GPIO3方向(POR = 0) 0輸入GPIO3 1輸出GPIO3 A [2]:GPIO3方向(POR = 0) 0輸入GPIO2 1輸出GPIO2 A [1]:GPIO1方向(POR = 0) 0輸入GPIO1 1輸出GPIO1 A [0]:GPIO0方向(POR = 0) 0輸入GPIO0 1 GPIO0是outputSSD1963 Rev 1.1 P 51/93 2010年1月Solomon Systech B [0]:GPIO0方向(POR = 0) 0 GPIO0用于通過enter_sleep_mode(0x10)或exit_sleep_mode(0x11)控制面板電源。 1 GPIO0用作通用GPIO
9.40 get_gpio_conf 命令0xB9 參數2 描述 獲取當前的GPIO配置 A [7]:GPIO3配置(POR = 0) 0 GPIO3由主機控制 1個GPIO3由LCDC控制 A [6]:GPIO2配置(POR = 0) 0 GPIO2由主機控制 1個GPIO2由LCDC控制 A [5]:GPIO1配置(POR = 0) 0 GPIO1由主機控制 1 GPIO1由LCDC控制 A [4]:GPIO0配置(POR = 0) 0 GPIO0由主機控制 1 GPIO0由LCDC控制 A [3]:GPIO3方向(POR = 0) 0輸入GPIO3 1輸出GPIO3 A [2]:GPIO3方向(POR = 0) 0輸入GPIO2 1輸出GPIO2 A [1]:GPIO1方向(POR = 0) 0輸入GPIO1 1輸出GPIO1 A [0]:GPIO0方向(POR = 0) 0輸入GPIO0 1輸出GPIO0 B [0]:GPIO0方向(POR = 0) 0 GPIO0用于通過enter_sleep_mode(0x10)或exit_sleep_mode(0x11)控制面板電源, 1 GPIO0用作通用GPIO
9.41 set_gpio_value 命令0xBA 參數1 描述 將GPIO配置為輸出的GPIO值 A [3]:GPIO3的值(POR = 0) 0 GPIO3輸出0 1個GPIO3輸出1 A [2]:GPIO2值(POR = 0) 0 GPIO2輸出0 1個GPIO2輸出1 A [1]:GPIO1值(POR = 0) 0 GPIO1輸出0 1個GPIO1輸出1 A [0]:GPIO0值(POR = 0) 0 GPIO0輸出0 1個GPIO0輸出1
9.42 get_gpio_status 命令0xBB 參數1 描述 讀取當前的GPIO狀態。 如果單個GPIO被配置為輸入,則該值是相應的狀態 銷。 否則,它是編程值。 A [3]:GPIO3值(POR:取決于pad值) 0 GPIO3被拉低 1 GPIO3被拉高 A [2]:GPIO2值(POR:取決于pad值) 0 GPIO2拉低 1 GPIO2被拉高 A [1]:GPIO1值(POR:取決于pad值) 0 GPIO1拉低 1 GPIO1被拉高 A [0]:GPIO0值(POR:取決于pad值) 0 GPIO0被拉低 1 GPIO0被拉高 9.43 set_post_proc 命令0xBC 參數4 描述 設置圖像后處理器 A [7:0]:設置對比度值(POR = 01000000) B [7:0]:設置亮度值(POR = 10000000) C [7:0]:設置飽和度值(POR = 01000000) D [0]:后處理器使能(POR = 0) 0禁用后處理器 1啟用后處理器
9.44 get_post_proc 命令0xBD 參數4 描述 獲取圖像后處理器 A [7:0]:獲取對比度值(POR = 01000000) B [7:0]:獲取亮度值(POR = 10000000) C [7:0]:獲取飽和值(POR = 01000000) D [0]:后處理器使能(POR = 0) 0禁用后處理器 1啟用后處理器
9.45 set_pwm_conf 命令0xBE 參數6 描述 設置PWM配置 PWMF [7:0]:設置系統時鐘的PWM頻率(POR = 00000000) PWM信號頻率= PLL時鐘/(256 * PWMF [7:0])/ 256 PWM [7:0]:設置PWM占空比(POR = 00000000) PWM占空比= PWM [7:0] / 256,DBC禁止(0xD0)A0 = 0 如果DBC使能(0xD0)A0 = 1,這些參數將被忽略 注意:如果PWM [7:0] = 00h,PWM總是為0
C [3]:PWM配置(POR = 0) 0主機控制PWM 1個由DBC控制的PWM C [0]:PWM使能(POR = 0) 0 PWM禁止 1個PWM使能 D [7:0]:DBC手動亮度(POR = 00000000) 設置手動亮度級別。當手動亮度模式(0xD0)A [6]使能時,最后的DBC占空比 輸出將乘以此值/ 255。 PWM占空比= DBC輸出* D [7:0] / 255 00 Dimmest FF最亮 E [7:0]:DBC最小亮度(POR = 00000000) 設置最小亮度級別。當手動亮度模式(0xD0)A [6]使能時,DBC占空比輸出 受此值限制。這將防止背光太暗或不亮。 00 Dimmest FF最亮
F [3:0]:亮度預分頻器(POR = 0000) 設置亮度預分頻器,以控制手動亮度在不同級別之間的變化。 有 在手動亮度飽和之前,濾波器將經歷多次迭代。 此參數有效 轉換效果使能(0xD0)A5 = 1 迭代比=系統頻率/ Divcode / 32768 F [3:0] Divcode 0000關閉 0001 1 0010 2 0011 3 0100 4 0101 6 0110 8 0111 12 1000 16 1001 24 1010 32 1011 48 1100 64 1101 96 1110 128 1111 192
9.46 get_pwm_conf 命令0xBF 參數7 描述 獲取PWM配置 PWMF [7:0]:在系統時鐘中獲取PWM頻率(POR = 00000000) PWM [7:0]:獲取PWM占空比(POR = 00000000) C [3]:PWM配置(POR = 0) 0主機控制PWM 1個由DBC控制的PWM C [0]:PWM使能(POR = 0) 0 PWM禁止 1個PWM使能 D [7:0]:DBC手動亮度(POR = 00000000) 獲得亮度級別 00 Dimmest FF brightestSolomon Systech 2010年1月P 56/93修訂版1.1 SSD1963 E [7:0]:DBC最小亮度(POR = 00000000) 獲得最小亮度級別。 00 Dimmest FF最亮 F [3:0]:亮度預分頻器(POR = 0000) 獲取亮度預分頻器 G [7:0]:動態背光占空比:獲得由PWM控制的當前PWM占空比(POR = 00000000)
9.47 set_lcd_gen0 命令0xC0 參數7 描述 設置LCD信號發生器0的上升,下降,周期和切換屬性 A [7]:每幀啟動時復位LCD發生器0 0發生器0不會在幀的起始點復位 1發生器0將在幀的起始點復位 GF0 [10:8]:發生器0的下降位置的最高3位(POR = 000) GF0 [7:0]:發生器0下降位置的低字節(POR = 00000001) GR0 [10:8]:發生器0的上升位置的最高3位(POR = 000) GR0 [7:0]:發生器0的上升位置的低字節(POR = 00000000) F [7]:在非顯示期間將發生器0輸出強制為0 0發電機0正常 在非顯示周期內,1個發生器0的輸出被強制為0 F [6:5]:將發生器0的輸出強制為0或奇數行 00發生器0在奇數和偶數行均正常 01發生器0輸出在奇數行強制為0 10發生器0輸出在偶數行中強制為0 11發生器0在奇數和偶數行均正常 F [4:3]:發生器0切換模式 00禁用 01按像素時鐘切換(LSHIFT) 10按行切換(LLINE) 11按幀切換(LFRAME) GP0 [10:8]:發生器0周期的最高3位(POR = 100) GP0 [7:0]:發生器0周期的低字節(POR = 00000000)
9.48 get_lcd_gen0 命令0xC1 參數7
描述 獲得LCD信號發生器0的上升,下降,周期和切換屬性 A [7]:每幀啟動時復位LCD發生器0 0發生器0不會在幀的起始點復位 1發生器0將在幀的起始點復位 GF0 [10:8]:發生器0的下降位置的最高3位(POR = 000) GF0 [7:0]:發生器0下降位置的低字節(POR = 00000001) GR0 [10:8]:發生器0的上升位置的最高3位(POR = 000) GR0 [7:0]:發生器0的上升位置的低字節(POR = 00000000) F [7]:在非顯示期間將發生器0輸出強制為0 0發電機0正常 在非顯示周期內,1個發生器0的輸出被強制為0 F [6:5]:將發生器0的輸出強制為0或奇數行 00發生器0在奇數和偶數行均正常 01發生器0輸出在奇數行強制為0 10發生器0輸出在偶數行中強制為0 11發生器0在奇數和偶數行均正常 F [4:3]:發生器0切換模式 00禁用 01按像素時鐘切換(LSHIFT) 10按行切換(LLINE) 11按幀切換(LFRAME) GP0 [10:8]:發生器0周期的最高3位(POR = 100) GP0 [7:0]:發生器0周期的低字節(POR = 00000000)
9.49 set_lcd_gen1 命令0xC2 參數7
描述 設置LCD信號發生器1的上升,下降,周期和切換屬性 A [7]:每幀開始重置LCD發生器1 0發生器1不會在幀的起始點復位 1發生器1將在幀的起始點復位 GF1 [10:8]:發生器1下降位置的最高3位(POR = 000) GF1 [7:0]:發生器1下降位置的低字節(POR = 00000001) GR1 [10:8]:發生器1上升位置的最高3位(POR = 000) GR1 [7:0]:發生器1上升位置的低字節(POR = 00000000) F [7]:在非顯示期間將發生器1的輸出強制為0 0發電機1正常 在非顯示期間,1個發生器1的輸出被強制為0 F [6:5]:將發生器1的輸出強制為0或奇數行 00發生器1在奇數和偶數行均正常 01發生器1輸出在奇數行強制為0 10發生器1輸出在偶數行中強制為0 11發生器1在奇數和偶數行均正常 F [4:3]:發生器1切換模式 00禁用 01按像素時鐘切換(LSHIFT) 10按行切換(LLINE) 11按幀切換(LFRAME) GP1 [10:8]:發生器1周期的最高3位(POR = 100) GP1 [7:0]:發生器1周期的低字節(POR = 00000000)
9.50 get_lcd_gen1 命令0xC3 參數7
描述 獲取LCD信號發生器1的上升,下降,周期和切換屬性 A [7]:每幀開始重置LCD發生器1 0發生器1不會在幀的起始點復位 1發生器1將在幀的起始點復位 GF1 [10:8]:發生器1下降位置的最高3位(POR = 000) GF1 [7:0]:發生器1下降位置的低字節(POR = 00000001) GR1 [10:8]:發生器1上升位置的最高3位(POR = 000) GR1 [7:0]:發生器1上升位置的低字節(POR = 00000000) F [7]:在非顯示期間將發生器1的輸出強制為0 0發電機1正常 在非顯示期間,1個發生器1的輸出被強制為0 F [6:5]:將發生器1的輸出強制為0或奇數行 00發生器1在奇數和偶數行均正常 01發生器1輸出在奇數行強制為0 10發生器1輸出在偶數行中強制為0 11發生器1在奇數和偶數行均正常 F [4:3]:發生器1切換模式 00禁用 01按像素時鐘切換(LSHIFT) 10按行切換(LLINE) 11按幀切換(LFRAME) GP1 [10:8]:發生器1周期的最高3位(POR = 100) GP1 [7:0]:發生器1周期的低字節(POR = 00000000)
9.51 set_lcd_gen2 命令0xC4 參數7
描述 設置LCD信號發生器2的上升,下降,周期和切換屬性 A [7]:每幀開始復位LCD發生器2 0發生器2不會在幀的起始點復位 1發生器2將在幀的起始點復位 GF2 [10:8]:發生器2下降位置的最高3位(POR = 000) GF2 [7:0]:發生器2下降位置的低字節(POR = 00000001) GR2 [10:8]:發生器2上升位置的最高3位(POR = 000) GR2 [7:0]:發生器2上升位置的低字節(POR = 00000000) F [7]:在非顯示期間將發生器2輸出強制為0 0發電機2正常 1個發生器2的輸出在非顯示期間被強制為0 F [6:5]:將奇偶或偶數行的發生器2輸出強制為0 00發生器2在奇數和偶數行均正常 01發生器2輸出在奇數行強制為0 10發生器2輸出在偶數行中強制為0 11發生器2在奇數和偶數行均正常 F [4:3]:發生器2切換模式 00禁用 01按像素時鐘切換(LSHIFT) 10按行切換(LLINE) 11按幀切換(LFRAME) GP2 [10:8]:發生器2周期的最高3位(POR = 100) GP2 [7:0]:發生器2周期的低字節(POR = 00000000)
9.52 get_lcd_gen2 命令0xC5 參數7
描述 獲取LCD信號發生器2的上升,下降,周期和切換屬性 A [7]:每幀開始復位LCD發生器2 0發生器2不會在幀的起始點復位 1發生器2將在幀的起始點復位 GF2 [10:8]:發生器2下降位置的最高3位(POR = 000) GF2 [7:0]:發生器2下降位置的低字節(POR = 00000001) GR2 [10:8]:發生器2上升位置的最高3位(POR = 000) GR2 [7:0]:發生器2上升位置的低字節(POR = 00000000) F [7]:在非顯示期間將發生器2輸出強制為0 0發電機2正常 1個發生器2的輸出在非顯示期間被強制為0 F [6:5]:將奇偶或偶數行的發生器2輸出強制為0 00發生器2在奇數和偶數行均正常 01發生器2輸出在奇數行強制為0 10發生器2輸出在偶數行中強制為0 11發生器2在奇數和偶數行均正常 F [4:3]:發生器2切換模式 00禁用 01按像素時鐘切換(LSHIFT) 10按行切換(LLINE) 11按幀切換(LFRAME) GP2 [10:8]:發生器2周期的最高3位(POR = 100) GP2 [7:0]:發生器2周期的低字節(POR = 00000000)
9.53 set_lcd_gen3 命令0xC6 參數7
描述 設置LCD信號發生器3的上升,下降,周期和切換屬性 A [7]:每幀開始重置LCD發生器3 0發生器3不會在幀的起始點復位 1發生器3將在幀的起始點復位 GF3 [10:8]:發生器3下降位置的最高3位(POR = 000) GF3 [7:0]:發生器3的下降位置(POR = 00000001) GR3 [10:8]:發生器3上升位置的最高3位(POR = 000) GR3 [7:0]:發生器3的上升位置的低字節(POR = 00000000) F [7]:在非顯示期間將發生器3的輸出強制為0 0發電機3正常 在非顯示期間,1個發生器3的輸出被強制為0 F [6:5]:將發生器3的輸出強制為0或奇數行 00發生器3在奇數和偶數行中都是正常的 01發生器3輸出在奇數行強制為0 10發生器3輸出在偶數行中強制為0 11發生器3在奇數和偶數行均正常 F [4:3]:發生器3切換模式 00禁用 01按像素時鐘切換(LSHIFT) 10按行切換(LLINE) 11按幀切換(LFRAME) GP3 [10:8]:發生器3周期的最高3位(POR = 100) GP3 [7:0]:發生器3周期的低字節(POR = 00000000)
9.54 get_lcd_gen3 命令0xC7 參數7
描述 獲得LCD信號發生器3的上升,下降,周期和切換屬性 A [7]:每幀開始重置LCD發生器3 0發生器3不會在幀的起始點復位 1發生器3將在幀的起始點復位 GF3 [10:8]:發生器3下降位置的最高3位(POR = 000) GF3 [7:0]:發生器3的下降位置(POR = 00000001) GR3 [10:8]:發生器3上升位置的最高3位(POR = 000) GR3 [7:0]:發生器3的上升位置的低字節(POR = 00000000) F [7]:在非顯示期間將發生器3的輸出強制為0 0發電機3正常 在非顯示期間,1個發生器3的輸出被強制為0 F [6:5]:將發生器3的輸出強制為0或奇數行 00發生器3在奇數和偶數行中都是正常的 01發生器3輸出在奇數行強制為0 10發生器3輸出在偶數行中強制為0 11發生器3在奇數和偶數行均正常 F [4:3]:發生器3切換模式 00禁用 01按像素時鐘切換(LSHIFT) 10按行切換(LLINE) 11按幀切換(LFRAME) GP3 [10:8]:發生器3周期的最高3位(POR = 100) GP3 [7:0]:發生器3周期的低字節(POR = 00000000)
9.55 set_gpio0_rop 命令0xC8 參數2
描述 使用ROP操作相對于LCD信號發生器設置GPIO0。 GPIO0配置為無效果 一般GPIO。 A [6:5]:由LCDC控制時GPIO0的源1(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 A [3:2]:由LCDC控制時GPIO0的源2(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 A [1:0]:由LCDC控制時GPIO0的源3(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 B [7:0]:對于GPIO0,ROP操作到源1,2和3(POR = 00000000) 請參閱ROP操作的應用筆記
9.56 get_gpio0_rop 命令0xC9 參數2 描述 獲取關于LCD信號發生器的GPIO0屬性。 A [6:5]:由LCDC控制時GPIO0的源1(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Solomon Systech 2010年1月P 66/93修訂版1.1 SSD1963 A [3:2]:由LCDC控制時GPIO0的源2(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 A [1:0]:由LCDC控制時GPIO0的源3(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 B [7:0]:對于GPIO0,ROP操作到源1,2和3(POR = 00000000) 請參閱ROP操作的應用筆記
9.57 set_gpio1_rop 命令0xCA 參數2
描述 使用ROP操作設置相對于LCD信號發生器的GPIO1。 GPIO1配置為無效果 一般GPIO。 A [6:5]:由LCDC控制時GPIO1的源1(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 A [3:2]:由LCDC控制時GPIO1的源2(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 A [1:0]:由LCDC控制時GPIO1的源3(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 B [7:0]:對于GPIO1,源1,2和3的復用操作(POR = 00000000) 請參閱ROP操作的應用筆記
9.58 get_gpio1_rop 命令0xCB 參數2
描述 獲取關于LCD信號發生器的GPIO1屬性。 A [6:5]:由LCDC控制時GPIO1的源1(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 A [3:2]:由LCDC控制時GPIO1的源2(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 A [1:0]:由LCDC控制時GPIO1的源3(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 B [7:0]:對于GPIO1,源1,2和3的復用操作(POR = 00000000) 請參閱ROP操作的應用筆記
9.59 set_gpio2_rop 命令0xCC 參數2 描述 使用ROP操作相對于LCD信號發生器設置GPIO2。 GPIO2配置為無效果 一般GPIO。 A [6:5]:由LCDC控制時GPIO2的源1(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Solomon Systech 2010年1月P 68/93修訂版1.1 SSD1963 A [3:2]:由LCDC控制時GPIO2的源2(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 A [1:0]:由LCDC控制時GPIO2的源3(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 B [7:0]:對于GPIO2,源1,2和3的復用操作(POR = 00000000) 請參閱ROP操作的應用筆記 9.60 get_gpio2_rop 命令0xCD 參數2 描述 獲取關于LCD信號發生器的GPIO2屬性。 A [6:5]:由LCDC控制時GPIO2的源1(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 A [3:2]:由LCDC控制時GPIO2的源2(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 A [1:0]:由LCDC控制時GPIO2的源3(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 B [7:0]:對于GPIO2,源1,2和3的復用操作(POR = 00000000) 請參閱ROP操作的應用筆記
9.61 set_gpio3_rop 命令0xCE 參數2
描述 使用ROP操作相對于LCD信號發生器設置GPIO3。 如果將GPIO3配置為,則不起作用 一般GPIO。 A [6:5]:由LCDC控制時GPIO3的源1(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 A [3:2]:由LCDC控制時GPIO3的源2(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 A [1:0]:由LCDC控制時GPIO3的源3(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 B [7:0]:對于GPIO3,源1,2和3的ROP操作復用(POR = 00000000) 請參閱ROP操作的應用筆記
9.62 get_gpio3_rop 命令0xCF 參數2 描述 獲取關于LCD信號發生器的GPIO3屬性。 A [6:5]:由LCDC控制時GPIO3的源1(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Solomon Systech 2010年1月P 70/93修訂版1.1 SSD1963 A [3:2]:由LCDC控制時GPIO3的源2(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 A [1:0]:由LCDC控制時GPIO3的源3(POR = 00) 00發電機0 01發電機1 10發電機2 11發電機3 B [7:0]:對于GPIO3,源1,2和3的ROP操作復用(POR = 00000000) 請參閱ROP操作的應用筆記
9.63 set_dbc_conf 命令0xD0 參數1 描述 設置動態背光控制配置。 A [6]:DBC手動亮度使能(POR = 1) 0啟用 1禁用 A [5]:轉換效應(POR = 0) 0轉換效果禁用 1轉換效果使能 過渡效果用于去除可見光背光閃爍。 如果需要快速亮度更改,建議使用 啟用這一點。 A [3:2]:DBC的節能選擇(POR = 00) 00 DBC被禁用 01保守模式 10正常模式 11進取模式 A [0]:DBC的主使能(POR = 0) 0 DBC禁用 1 DBC啟用
硬件引腳PWM是從SSD1963到系統背光驅動器的輸出信號。 所以應該配置PWM 模塊啟用DBC之前。 WRITE COMMAND“0xBE” 寫數據“0x0E”(設置PWM頻率) 寫數據“0xFF”(如果使用DBC,則為虛擬值) 寫數據“0x09”(使能由DBC控制的PWM) 寫數據“0xFF” 寫入數據“0x00” 寫入數據“0x00” 寫命令“0xD4”(定義閾值) 寫數據... .. 寫命令“0xD0” 寫入數據“0x0D”(啟用DBC激進模式)
9.64 get_dbc_conf 命令0xD1 參數1
描述 獲取當前的動態背光配置。 A [6]:DBC手動亮度使能(POR = 1) 0啟用 1禁用 A [5]:轉換效應(POR = 0) 0轉換效果禁用 1轉換效果使能 A [3:2]:DBC的節能選擇(POR = 00) 00 DBC被禁用 01保守模式 10正常模式 11進取模式 A [0]:主機使能DBC(POR = 0) 0 DBC禁用 1 DBC啟用
9.65 set_dbc_th 命令0xD4 參數9 描述 設置每個省電級別的閾值。 DBC_TH1 [16]:DBC保守模式的閾值設置的高字節。 (POR = 0) DBC_TH1 [15:8]:DBC保守模式的閾值設置的第二個字節。 (POR = 00000000) DBC_TH1 [7:0]:DBC的保守模式的閾值設置的低字節。 (POR = 00000000) TH1 =顯示寬度*顯示高度* 3 * 0.1 / 16 DBC_TH2 [16]:DBC的正常模式的閾值設置的高字節。 (POR = 0) DBC_TH2 [15:8]:DBC的正常模式的閾值設置的第二個字節。 (POR = 00000000) DBC_TH2 [7:0]:DBC的正常模式的閾值設置的低字節。 (POR = 00000000) TH2 =顯示寬度*顯示高度* 3 * 0.25 / 16 DBC_TH3 [16]:DBC的進取模式的閾值設置的高字節。 (POR = 0) DBC_TH3 [15:8]:DBC的進取模式的閾值設置的第二個字節。 (POR = 00000000) DBC_TH3 [7:0]:DBC的進取模式的閾值設置的低字節。 (POR = 00000000) TH3 =顯示寬度*顯示高度* 3 * 0.6 / 16
9.66 get_dbc_th 命令0xD5 參數9 描述 獲得每個省電級別的閾值。 DBC_TH1 [16]:DBC保守模式的閾值設置的高字節。 (POR = 0) DBC_TH1 [15:8]:DBC保守模式的閾值設置的第二個字節。 (POR = 00000000) DBC_TH1 [7:0]:DBC的保守模式的閾值設置的低字節。 (POR = 00000000) DBC_TH2 [16]:DBC的正常模式的閾值設置的高字節。 (POR = 0) DBC_TH2 [15:8]:DBC的正常模式的閾值設置的第二個字節。 (POR = 00000000) DBC_TH2 [7:0]:DBC的正常模式的閾值設置的低字節。 (POR = 00000000) DBC_TH3 [16]:DBC的進取模式的閾值設置的高字節。 (POR = 0) DBC_TH3 [15:8]:DBC的進取模式的閾值設置的第二個字節。 (POR = 00000000) DBC_TH3 [7:0]:DBC的進取模式的閾值設置的低字節。 (POR = 00000000)
9.67 set_pll 命令0xE0 參數1 描述 啟動PLL。開始之前,系統使用晶體振蕩器或時鐘輸入。 A [1]:鎖定PLL(POR = 0) PLL使能100us后,可以開始鎖定PLL 0使用參考時鐘作為系統時鐘 1使用PLL輸出作為系統時鐘 A [0]:使能PLL(POR = 0) 0禁用PLL 1啟用PLLSolomon Systech 2010年1月P 74/93修訂版1.1 SSD1963 在啟用PLL之前,必須首先配置PLL設置(“0xE2”)。 PLL使能100us后,可以開始 鎖定PLL。在PLL鎖定后,SSD1963需要切換到PLL輸出作為系統時鐘。以下是程序 序列。 寫命令“0xE0” 寫入數據“0x01” 等待100us使PLL穩定 寫命令“0xE0” 寫數據“0x03” 寫命令“0x01” *注意:SSD1963在PLL鎖定之前在參考時鐘下運行,寄存器不能設置為快于一半 參考時鐘頻率。例如,不允許對具有10MHz參考時鐘的SSD1963進行編程 高于5M字/秒。
9.68 set_pll_mn 命令0xE2 參數3 描述 設置PLL的MN M [7:0]:PLL的乘數(M)。 (POR = 00101101) N [3:0]:PLL的分頻器(N)。 (POR = 0011) C [2]:影響MN值(POR = 0) 0忽略乘數(N)和分頻(N)值 1實現乘數和分頻值 VCO =參考輸入時鐘x(M + 1) PLL頻率= VCO /(N + 1) *注:250MHz <VCO <800MHz 對于10MHz參考時鐘來獲得100MHz PLL頻率,用戶無法編程M = 19和N = 1 這種情況是設置M = 29和N = 2,其中10×30/3 = 100MHz。 WRITE COMMAND“0xE2” 寫數據“0x1D”(M = 29) 寫數據“0x02”(N = 2) 寫數據“0x54”(虛擬字節)
9.69 get_pll_mn 命令0xE3 參數3 描述 獲取PLL的MN設置 M [7:0]:PLL的乘數(M)。 (POR = 00101101) N [3:0]:PLL的分頻器(N)。 (POR = 0011) C [2]:影響MN值(POR = 0) 0忽略乘數(M)和除數(N)值。 1實現乘數和分頻值
9.70 get_pll_status 命令0xE4 參數1 描述 獲取PLL狀態 A [2]:PLL鎖定 0未鎖定 1鎖定
9.71 set_deep_sleep 命令0xE5 參數無 描述 設置深度睡眠模式。 PLL將被停止。 它需要發出2個啞讀取以退出深度睡眠模式。
9.72 set_lshift_freq 命令0xE6 參數3 描述 設置LSHIFT(像素時鐘)頻率 LCDC_FPR [19:16]:像素時鐘頻率設置的最高4位。 (POR = 0111) LCDC_FPR [15:8]:像素時鐘頻率設置的高字節。 (POR = 11111111) LCDC_FPR [7:0]:用于像素時鐘頻率設置的低字節。 (POR = 11111111) 用于并行LCD接口: 將像素時鐘配置為PLL頻率x((LCDC_FPR + 1)/ 220) 為了在PLL頻率= 100MHz時獲得PCLK = 5.3MHz, 5.3MHz = 100MHz *(LCDC_FPR + 1)/ 220 LCDC_FPR = 55574 WRITE COMMAND“0xE6” 寫入數據“0x00”(LCDC_FPR = 55574) 寫數據“0xD9” 寫入數據“0x16” 對于串行LCD接口: 將像素時鐘配置為PLL頻率x((LCDC_FPR + 1)/ 220)* 4 為了在PLL頻率= 100MHz時獲得PCLK = 5.3MHz, 5.3MHz = 100MHz *((LCDC_FPR + 1)/ 220)* 4 LCDC_FPR = 13892 WRITE COMMAND“0xE6” 寫數據“0x00”(LCDC_FPR = 13892) 寫數據“0x36” 寫入數據“0x44”
9.73 get_lshift_freq 命令0xE7 參數3 描述 獲取當前的LSHIFT(像素時鐘)頻率設置SD1963 Rev 1.1 P 77/93 Jan 2010 Solomon Systech LCDC_FPR [19:16]:像素時鐘頻率設置的最高4位。 (POR = 0111) LCDC_FPR [15:8]:像素時鐘頻率設置的高字節。 (POR = 11111111) LCDC_FPR [7:0]:用于像素時鐘頻率設置的低字節。 (POR = 11111111)
9.74 set_pixel_data_interface 命令0xF0 參數1 描述 將并行主機處理器中的像素數據格式設置為8位/ 9位/ 12位/ 16位/ 16位(565)/ 18位/ 24位 接口。 此命令僅用于顯示數據,命令格式始終為8位。 A [2:0]:像素數據接口格式(POR = 101) 000 8位 001 12位 010 16位打包 011 16位(565格式) 100 18位 101 24位 110 9位 其他保留 *注意:未使用的數據總線將由SSD1963驅動到地,因此不要將未使用的數據總線連接到 MCU。
9.75 get_pixel_data_interface 命令0xF1 參數1 描述 獲取并行主機處理器接口中的當前像素數據格式設置。 A [2:0]:像素數據接口格式(POR = 101) 000 8位 001 12位 010 16位打包 011 16位(565格式) 100 18位 101 24位 110 9位 其他保留
10最大評分 表10-1:最大額定值(電壓參考VSS)
最大額定值是超出設備可能發生的損壞的值。 功能操作應限于 電氣特性表或引腳說明部分的限制 該器件包含用于保護輸入免受高靜態電壓或電場損壞的電路; 但是,建議 應采取正常的預防措施,以避免將任何高于最大額定電壓的電壓施加到該高阻抗 電路。 為了正常工作,建議將VIN和VOUT限制在VSS <(VIN或VOUT)<VDDIO范圍內。 可靠性 如果未使用的輸入連接到適當的邏輯電壓電平(例如,VSS或VDDIO),則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未使用的輸出 必須保持開放 該設備可能是光敏感的。 應注意避免將本設備暴露于任何光源 正常運行時。 該設備不受輻射防護。
11建議的操作條件 表11-1:推薦工作條件 11.1加電順序 圖11-1:上電序列
注意 時鐘參考僅適用于使用CLK時。
12直流特性 條件: 電壓參考VSS VDDD,VDDPLL = 1.2V VDDIO,VDDLCD = 3.3V TA = 25°C 表12-1:直流特性
13交流特性 條件: 電壓參考VSS VDDD,VDDPLL = 1.2V VDDIO,VDDLCD = 3.3V TA = 25°C CL = 50pF(總線/ CPU接口) CL = 0pF(LCD面板接口)
13.1時鐘時序 表13-1:CLK(PLL旁路)的時鐘輸入要求
表13-2:CLK的時鐘輸入要求
表13-3:晶體振蕩器XTAL的時鐘輸入要求
13.2 MCU接口時序 13.2.1并行6800系列接口時序 表13-4:并行6800系列接口時序特性(使用CS#作為時鐘) *系統時鐘表示外部輸入時鐘(PLL旁路)或內部生成時鐘(PLL使能)
圖13-1:并行6800系列接口時序圖(使用CS#作為時鐘)
表13-5:并行6800系列接口時序特性(使用E作為時鐘)
圖13-2:并行6800系列接口時序圖(使用E作為時鐘)
13.2.2并行8080系列接口時序 表13-6:并行8080系列接口時序特性 *系統時鐘表示外部輸入時鐘(PLL旁路)或內部生成時鐘(PLL使能)
圖13-3:并行8080系列接口時序圖(寫周期)
圖13-4:并行8080系列接口時序圖(讀周期)
13.3并聯LCD接口時序 圖13-5:通用TFT面板時序 LDEN HPS HDP LPS HT(= 1線) VT(= 1幀)
圖13-7:串行RGB接口時序(帶啞模式)
14應用實例 圖14-1:SSD1963應用電路(帶直接時鐘輸入) 略》
完整的Word格式文檔51黑下載地址:
SSD1963中文翻譯版.doc
(2.14 MB, 下載次數: 188)
2019-4-27 16:06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SSD1963 下載積分: 黑幣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