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時候的單片機課程設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也是在51黑大佬們的幫助下完成的。
附件中包括原理圖 pcb 程序源碼工程文件 以及設計報告
Altium Designer畫的火災煙霧聲光報警器電路原理圖和PCB圖如下:(51hei附件中可下載工程文件)
0.png (46.03 KB, 下載次數: 107)
下載附件
2018-12-29 16:16 上傳
0.png (60.88 KB, 下載次數: 102)
下載附件
2018-12-29 16:16 上傳
0.png (40.53 KB, 下載次數: 114)
下載附件
2018-12-29 16:17 上傳
目錄
1設計指標及要求
1.1設計要求
1.2設計指標
2 系統方案設計
2.1 系統方案設計
3 系統硬件電路設計
3.1 單片機最小系統
3.1.1復位電路
3.1.2時鐘電路
3.2 數模轉換電路
3.3 液晶顯示電路
3.4 煙霧監測電路
3.5溫度監測及按鍵電路
4 系統軟件設計
4.1系統軟件結構
5.系統調試
結 論
參 考 文 獻
附錄A 系統硬件電路圖
附錄B 實物照片
附錄C 程序代碼
1設計指標及要求
1.1設計要求
設計一個簡單、實用的基于單片機室內火災報警系統(模擬機),對火災的實時、準確監測,快速、自動報警,該系統能自動完成對布測點的火情檢測即氣體溫度、濃度,設定一個溫度,由液晶顯示屏會看到溫度變化,如果超過設定溫度就會自動報警,報警形式有聲音和燈光閃爍,。要求報警時輸出一個狀態指示信號,用一個LED點亮示意。
1.2設計指標
選擇一款合適的煙霧傳感器,在兼顧檢測精度的同時盡量降低成本用于前端檢測電路之用;
以51單片機為核心對煙霧濃度進行實時檢測,檢測結果可通過數碼管、液晶或者其他方式進行顯示;
檢測結果與閾值進行比較,通過啟動蜂鳴器達到超限報警的功能,并觸發繼電器閉合。
2 系統方案設計
2.1 系統方案設計本設計以STC89C51單片機為系統的核心處理芯片,通過煙霧傳感器MQ-2模塊及溫度傳感器DS18B20進行檢測環境中的煙霧濃度及溫度進行實施監測,同時也采用ADC0832數模轉換模塊將煙霧傳感器所采集到的煙霧值轉化為電壓值從而傳遞給核心處理芯片,通過核心處理芯片STC89C51單片機對數據進行,并且將其監測到的溫度和煙霧濃度通過LcD1602液晶顯示屏幕進行顯示。 預設溫度過高和煙氣濃度過高報警的臨界值,如果探測所得數據超過報警值,便接通蜂鳴器和LED燈開始報警;如果沒有達到報警臨街值則繼續正常工作;如果收到的是報警按鍵信號,則立即報警。同時無論哪種情況顯示模塊都正常顯示溫度和煙霧濃度。 系統工作原理框圖如2.1所示:

圖2.1 系統結構圖
3 系統硬件電路設計3.1 單片機最小系統最小系統包括單片機及其所需的必要的電源、時鐘、復位等部件,能使單片機始終處于正常的運行狀態。電源、時鐘等電路是使單片機能運行的必備條件,可以將最小系統作為應用系統的核心部分,通過對其進行存儲器擴展、A/D擴展等,使單片機完成較復雜的功能。 STC89C51是片內有ROM/EPROM的單片機,因此,這種芯片構成的最小系統簡單﹑可靠。用STC89C52單片機構成最小應用系統時,只要將單片機接上時鐘電路和復位電路即可,由于集成度的限制,最小應用系統只能用作一些小型的控制單元。單片機最小系統如圖3.1所示. 
圖3.1單片機最小系統原理圖 3.1.1復位電路當在STC89C51單片機的RST引腳引入高電平并保持2個機器周期時,單片機內部就執行復位操作(若該引腳持續保持高電平,單片機就處于循環復位狀態)。 最簡單的上電自動復位電路中上電自動復位是通過外部復位電路的電容充放電來實現的。只要Vcc的上升時間不超過1ms,就可以實現自動上電復位。 除了上電復位外,有時還需要按鍵手動復位。本設計就是用的按鍵手動復位。按鍵手動復位有電平方式和脈沖方式兩種。其中電平復位是通過RST(9)端與電源Vcc接通而實現的。 
圖3.2 STC89C51復位電路
3.1.2時鐘電路STC89C51單片機的時鐘信號通常有兩種方式產生:一是內部時鐘方式,二是外部時鐘方式。在STC89C51單片機內部有一振蕩電路,只要在單片機的XTAL1(18)和XTAL2(19)引腳外接石英晶體(簡稱晶振),就構成了自激振蕩器并在單片機內部產生時鐘脈沖信號。圖中電容C1和C2的作用是穩定頻率和快速起振,電容值在5~30pF,典型值為30pF。晶振CYS的振蕩頻率范圍在1.2~12MHz間選擇,典型值為12MHz和6MHz。時鐘電路原圖如3.3所示。 
圖3.3 STC89C51內部時鐘電路
3.2 數模轉換電路在數模轉換電路部分,我們最開始有兩種選擇方案。 方案一:采用ADC0809數模轉換芯片對采集到的電壓轉化為數字量。 方案二:采用ADC0832數模轉換芯片對煙霧濃度進行處理使其轉換為數字量。 首先在在方案選擇上面,ADC0809是一種8位并行的A/D轉換芯片,如果使用方案一,則單片機的I/O口占用則會比較多。而且ADC0809的外部電路連接復雜。對于方案二,ADC0832雖然是一種串行A/D轉換芯片,處理速度也較ADC0809慢很多,但是由于其外部電路連接簡單,占用I/O口較少,因此我們選用方案二。 ADC0832 具體資料如下: · CS_片選使能,低電平芯片使能。 · CH0 模擬輸入通道0,或作為IN+/-使用。 · CH1 模擬輸入通道1,或作為IN+/-使用。 · GND 芯片參考0 電位(地)。 · DI 數據信號輸入,選擇通道控制。 · DO 數據信號輸出,轉換數據輸出。 · CLK 芯片時鐘輸入。 · Vcc/REF 電源輸入及參考電壓輸入(復用)。 ADC0832 為8位分辨率A/D轉換芯片,其最高分辨可達256級,可以適應一般的模擬量轉換要求。其內部電源輸入與參考電壓的復用,使得芯片的模擬電壓輸入在0~5V之間。芯片轉換時間僅為32μS,據有雙數據輸出可作為數據校驗,以減少數據誤差,轉換速度快且穩定性能強。獨立的芯片使能輸入,使多器件掛接和處理器控制變的更加方便。通過DI 數據輸入端,可以輕易的實現通道功能的選擇。其硬件連接如圖3.3所示。 
圖3.4 ADC0832 連接圖
3.3 液晶顯示電路LCD1602的引腳RS,RW,E,DBO,DB1,DB2,DB3,DB4,DB5,DB6,DB7分別接到單片機P20,P26,P27,P00,P01,P02,P03,P04,P05,P06,P07進行與單片機的通信,以便于顯示出單片機所要求要顯示的字符。本部分硬件連接情況就是這樣,軟件系和幾部分第四部分有更詳細的說明。 由于液晶顯示器每一個點在收到信號后就一直保持那種色彩和亮度,恒定發光,而不像陰極射線管顯示器(CRT)那樣需要不斷刷新新亮點。因此,液晶顯示器畫質高且不會閃爍。 液晶顯示器都是數字式的,和單片機系統的接口更加簡單可靠,操作更加方便。 液晶顯示器通過顯示屏上的電極控制液晶分子狀態來達到顯示的目的,在重量上比相同顯示面積的傳統顯示器要輕得多。 相對而言,液晶顯示器的功耗主要消耗在其內部的電極和驅動IC上,因而耗電量比其它顯示器要少得多。并且在考慮系統耗電及供電的問題我們采用了LCD1602液晶顯示屏幕。 (1)引腳說明: 第1腳:VSS為地電源。 第2腳:VDD接5V正電源。 第3腳:VL為液晶顯示器對比度調整端,接正電源時對比度最弱,接地時對比度最高,對比度過高時會產生“鬼影”,使用時可以通過一個10K的電位器調整對比度。 第4腳:RS為寄存器選擇,高電平時選擇數據寄存器、低電平時選擇指令寄存器。 第5腳:R/W為讀寫信號線,高電平時進行讀操作,低電平時進行寫操作。當RS和R/W共同為低電平時可以寫入指令或者顯示地址,當RS為低電平 R/W為高電平時可以讀忙信號,當RS為高電平R/W為低電平時可以寫入數據。 第6腳:E端為使能端,當E端由高電平跳變成低電平時,液晶模塊執行命令。 第7~14腳:D0~D7為8位雙向數據線。 第15腳:背光源正極。 第16腳:背光源負極。 
圖3.5 lcd1602液晶顯示圖
3.4 煙霧監測電路MQ-2接煙霧調理電路,其實質也就是一個電壓比較器電路,當檢測到煙霧濃度傳感器模塊輸出一個模擬量給設計中所使用的A/D轉換芯片ADC0832,將模擬量轉化為數字量,傳遞給單片機使單片機對數據進行處理,從而實現煙霧的檢測功能。煙霧傳感器檢測電路的實質就是可變電阻街上電壓比較器,在感受到外界環境變化時電阻發生變化,輸出電壓隨電阻的阻值而發生變化,并且通過后面所接的電壓比較器輸出連接ADC0832的CH0端AD轉換器對電壓進行轉換。將數據送給單片機進行處理。 MQ-2型氣敏元件具有以下特點: (1) 采用燒結半導體所形成的敏感燒結體,具有穩定的R (即器件在純潔空氣中的阻抗)阻值,從而保證了長期工作的穩定性。 (2) 單電源供電,其功耗僅0.7W左右。 (3) 對所測試的氣體有極高的靈敏度和信噪比。 MQ-2型氣敏元件有兩種型號。MQ-2A型適用于天然氣、城市煤氣、石油液化氣、丙丁烷及氫氣等;MQ-2型適用于煙霧等減光型有害氣體。 器件的靈敏度:S=Ro/Rx為10~30。常見為QM系列的S值僅8左右。Rx為器件在丁烷濃度為0.2%時的阻抗。電路如下圖所示。 
圖3.6 MQ-2模塊原理圖
3.5溫度監測及按鍵電路溫度傳感器我們之所以采用DS18B20,是因為其硬件電路連接相對于其他溫度傳感器來說連接較簡單,并且在軟件設計方面我們書中有詳細的例程介紹。它采用單根信號線,既傳輸時鐘又傳輸數據,而且數據傳輸是雙向的,具有節省I/O口線資源、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便于總線擴展和維護等諸多優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DS18B20在連接時余姚在二號引腳接一個上拉電阻。 DS18B20 的特點及內部構造 特點如下: ①采用獨特的單總線接口方式,即只有一根信號線與控制器相連,實現數據的雙向通信,不需要外部元件; ②測量結果直接輸出數字溫度信號,以單總線串行傳送給控制器,同時可傳送CRC校驗碼,具有極強的抗干擾糾錯能力; ③支持多點組網功能,多個DS18B20可以并聯在唯一的三根線上,實現組網多點測量; ④適應電壓范圍寬3.0-5.5V,不需要備份電源、可用數據線供電,溫度測量范圍為-55℃~125℃,-10℃~85℃時測量精度為±0.5℃; ⑤通過編程可實現9~12位的數字值讀數方式,對應的可分辨溫度分別為0.5℃,0.25℃,0.125℃,0.0625℃,實現高精度測溫; ⑥負壓特性。電源極性接反時,芯片不會因發熱而燒毀,但不能正常工作。 封裝圖及內部構造,如下圖所示。 
圖3.7 DS18B20外部結構框圖 本設計采用按鍵接低的方式來讀取按鍵,單片機初始時,因為為高電平,當按鍵按下的時候,會給單片機一個低電平,單片機對信號進行處理 單片機鍵盤有獨立鍵盤和矩陣式鍵盤兩種:獨立鍵盤每一個I/O 口上只接一個按鍵,按鍵的另一端接電源或接地(一般接地),這種接法程序比較簡單且系統更加穩定;而矩陣式鍵盤式接法程序比較復雜,但是占用的I/O少。根據本設計的需要這里選用了獨立式鍵盤接法。 
圖3.8 溫度傳感器及按鍵電路
4 系統軟件設計4.1系統軟件結構本設計根據硬件結構,軟件設計共分成以下幾大部分: Main函數是整個程序最主要的一部分同時也時產品是否能夠達到與其設計目標的根本所在,首先主函數調用1602函數顯示開機界面,而后進行煙霧以及溫度的監測,此時主函數對ADC0832函數進行調用,將模擬量轉換為數字傳遞給單片機后通過主程序進行實時監控。主函數中也聲明了按鍵函數,用戶可通過按鍵對整個系統檢測的范圍進行調節。主函數流程圖如4.2所示 
圖4.1 主函數流程圖 我們對于整個系統所監測到的數據進行顯示采用1602液晶顯示屏幕,首先將其初始化,而后對進行字節的讀寫,使其根據監測到數據進行不斷讀取顯示。顯示函數程序設計流程圖如4.2所示。 
圖4.2 顯示函數設計流程圖 數模轉換我們采用ADC0832芯片,我們將DO和DI并聯在一根數據線上使用。當ADC0832未工作時其CS輸入端應為高電平,此時芯片禁用,CLK 和DO/DI 的電平可任意。當要進行A/D轉換時,須先將CS使能端置于低電平并且保持低電平直到轉換完全結束。此時芯片開始轉換工作,同時由處理器向芯片時鐘(CLK)輸入端輸入時鐘脈沖,DO/DI端則使用DI端輸入通道功能選擇的數據信號。在第一個時鐘脈沖的下沉之前DI端必須是高電平,表示啟始信號。在第二、三個脈沖下沉之前DI端應輸入兩位數據用于 選擇通道功能。 Ds18b20。溫度傳感器函數參考單片機教材251頁中ds18b20例程。
5.系統調試調試過程中首先要檢測的就是硬件電路的設計原理是否正確,所以在我們進行設計原理圖時就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包括煙霧傳感器及溫度傳感器電路的選擇,在進行電路圖設計結束進行排版布局以及布線時,我們使用兩臺電腦,對原理圖及pcb圖紙進行對照,一個點一個點一根線一線的進行檢查,從而為后來的硬件焊接后的調試打下了基礎,其次在焊接好難有線電路之后,認真檢查電路的焊接情況。這次采用的是分塊調試的方法,煙霧探測電路,控制電路以及單片機控制電路進行調試。在對每個模塊的進行調試過程中又采用了由局部到整體,由簡單到復雜的調試方法,最后再將各個模塊總和成一個整體。 在軟件系統調試方面。首先我們的硬件檢查與我們所設計的原理圖基本吻合,在硬件完好的基礎上我們著重于軟件設計,首先我們進行分模塊編程,參考單片機C語言教程,以及上學期我們所用的單片機課本,這兩本書里面都有關于DS 18B20以及lcd1602及獨立鍵盤部分的例程,我們首先參考lcd1602例程,首先點亮了液晶顯示屏,因此也證明我們的單片機最小系統是完好的,并且對各個模塊的程序進行資料搜索并用我們所學的知識進行程序的編寫,調試。
結 論通過本次課程設計,從一開始的無從下手,而后也在老師的指導下在百度上搜集一些關于煙霧檢測類型的課題資料。再對原理圖進行設計時,我們也發現有些部分電子元器件數值在仿真中可以實現但是在現實中會出現不一樣的現象所以我們通過計算將每一個電阻阻值都計算的非常精細。并且在完成原理圖及PCB設計后,我們通過PCB和原理圖進行對照對每一個點都進行了查證,從而也保證了我們后面系統調試時在硬件電路上沒有耗費太多的時間。 當我們拿到我們設計的PCB板子進行焊接完成后便開始進行了軟件設計,我們首先進行一個模塊一各模塊的檢測,這種方法也幫助我們驗證了單片機各個功能是否正常。用軟件對硬件進行檢測完畢后,我們便進行了整體的電路軟件設計,因為我們組組員曾經做過關于溫度測量的課題,我們在進行溫度傳感器程序編寫時便顯得輕車熟路。數模轉換部分在芯片手冊中也由相關的例程,我們對照我們自己的單片機接口對程序也進行了修改,并且將煙霧和溫度顯示在1602顯示屏幕進行的調整。
附錄A 系統硬件電路圖
附錄B 實物照片
單片機源程序如下:
- #include <reg52.h>
- #include <intrins.h>
- #define u8 unsigned char
- #define u16 unsigned int
-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 uchar wendu=0;
- uchar yanwu=0;
- uint shezhiwendu;
- uchar shezhiyanwu;
- uchar Mode=0;
- sbit LedRed=P2^2;
- sbit LedYellow=P2^4;
- sbit Buzzer=P2^0;
- sbit LCDRS=P2^7;
- sbit LCDEN=P2^6;
- sbit D0= P0^0;
- sbit D1= P0^1;
- sbit D2= P0^2;
- sbit D3= P0^3;
- sbit D4= P0^4;
- sbit D5= P0^5;
- sbit D6= P0^6;
- sbit D7= P0^7;
- void delay(uint z)
- {
- uint i,j;
- for(i=0;i<z;i++)
- for(j=0;j<110;j++);
- }
- void LCDdelay(uint z)
- {
- uint x,y;
- for(x=z;x>0;x--)
- for(y=10;y>0;y--);
- }
- void LCD_WriteData(u8 dat)
- {
- if(dat&0x01)D0=1;else D0=0;
- if(dat&0x02)D1=1;else D1=0;
- if(dat&0x04)D2=1;else D2=0;
- if(dat&0x08)D3=1;else D3=0;
- if(dat&0x10)D4=1;else D4=0;
- if(dat&0x20)D5=1;else D5=0;
- if(dat&0x40)D6=1;else D6=0;
- if(dat&0x80)D7=1;else D7=0;
- }
- void write_com(uchar com)
- {
- LCDRS=0;
- LCD_WriteData(com);
- LCDdelay(5);
- LCDEN=1;
- LCDdelay(5);
- LCDEN=0;
- }
- void write_data(uchar date)
- {
- LCDRS=1;
- LCD_WriteData(date);
- LCDdelay(5);
- LCDEN=1;
- LCDdelay(5);
- LCDEN=0;
- }
- void SelectPosition(unsigned char x,unsigned char y)
- {
- if (x==0)
- {
- write_com(0x80+y);
- }
- else
- {
- write_com(0xC0+y);
- }
- }
- void LCD_Write_String(unsigned char x,unsigned char y,unsigned char *s)
- {
- SelectPosition(x,y) ;
- while (*s)
- {
- write_data( *s);
- s ++;
- }
- }
- void LCD_Write_Char(u8 x,u8 y,u16 s,u8 l)
- {
- SelectPosition(x,y) ;
- if(l>=5)
- write_data(0x30+s/10000%10);
- if(l>=4)
- write_data(0x30+s/1000%10);
- if(l>=3)
- write_data(0x30+s/100%10);
- if(l>=2)
- write_data(0x30+s/10%10);
- if(l>=1)
- write_data(0x30+s%10);
- }
- void Init1602()
- {
- uchar i=0;
- write_com(0x38);
- write_com(0x0c);
- write_com(0x06);
- write_com(0x01);
-
- }
- void Display_1602(shezhiwendu,shezhiyanwu,c,temp)
- {
- LCD_Write_Char(0,6,shezhiwendu,2) ;
- LCD_Write_Char(0,13,shezhiyanwu,3) ;
- //wendu
- LCD_Write_Char(1,6,c/10,2) ;
- write_data('.');
- LCD_Write_Char(1,9,c%10,1) ;
- //yanwu
- LCD_Write_Char(1,13,temp,3) ;
- }
- //ad0832 函數
- sbit ADCS =P1^5;
- sbit ADCLK =P1^2;
- sbit ADDI =P1^3;
- sbit ADDO =P1^3;
- unsigned int Adc0832(unsigned char channel)
- {
- uchar i=0;
- uchar j;
- uint dat=0;
- uchar ndat=0;
- uchar Vot=0;
- if(channel==0)channel=2;
- if(channel==1)channel=3;
- ADDI=1;
- _nop_();
- _nop_();
- ADCS=0;//拉低CS端
- _nop_();
- _nop_();
- ADCLK=1;//拉高CLK端
- _nop_();
- _nop_();
- ADCLK=0;//拉低CLK端,形成下降沿1
- _nop_();
- _nop_();
- ADCLK=1;//拉高CLK端
- ADDI=channel&0x1;
- _nop_();
- _nop_();
- ADCLK=0;//拉低CLK端,形成下降沿2
- _nop_();
- _nop_();
- ADCLK=1;//拉高CLK端
- ADDI=(channel>>1)&0x1;
- _nop_();
- _nop_();
- ADCLK=0;//拉低CLK端,形成下降沿3
- ADDI=1;//控制命令結束
- _nop_();
- _nop_();
- dat=0;
- for(i=0;i<8;i++)
- {
- dat|=ADDO;//收數據
- ADCLK=1;
- _nop_();
- _nop_();
- ADCLK=0;//形成一次時鐘脈沖
- _nop_();
- _nop_();
- dat<<=1;
- if(i==7)dat|=ADDO;
- }
- for(i=0;i<8;i++)
- {
- j=0;
- j=j|ADDO;//收數據
- ADCLK=1;
- _nop_();
- _nop_();
- ADCLK=0;//形成一次時鐘脈沖
- _nop_();
- _nop_();
- j=j<<7;
- ndat=ndat|j;
- if(i<7)ndat>>=1;
- }
- ADCS=1;//拉低CS端
- ADCLK=0;//拉低CLK端
- ADDO=1;//拉高數據端,回到初始狀態
- dat<<=8;
- dat|=ndat;
- return(dat); //return ad data
- }
- // 溫度傳感器模塊代碼 單片機教材
- sbit DQ = P1^0;
- void Delay_DS18B20(int num)
- {
- while(num--) ;
- }
- void Init_DS18B20(void)
- {
- unsigned char x=0;
- DQ = 1;
- Delay_DS18B20(8);
- DQ = 0;
- Delay_DS18B20(80);
- DQ = 1;
- Delay_DS18B20(14);
- x = DQ;
- Delay_DS18B20(20);
- }
- unsigned char ReadOneChar(void)
- {
- unsigned char i=0;
- unsigned char dat = 0;
- for (i=8;i>0;i--)
- {
- DQ = 0;
- dat>>=1;
- DQ = 1;
- if(DQ)
- dat|=0x80;
- Delay_DS18B20(4);
- }
- return(dat);
- }
- void WriteOneChar(unsigned char dat)
- {
- unsigned char i=0;
- for (i=8; i>0; i--)
- {
- DQ = 0;
- DQ = dat&0x01;
- Delay_DS18B20(5);
- DQ = 1;
- dat>>=1;
- }
- }
- unsigned int ReadTemperature(void)
- {
- unsigned char a=0;
- unsigned char b=0;
- unsigned int t=0;
- float tt=0;
- Init_DS18B20();
- WriteOneChar(0xCC);
- WriteOneChar(0x44);
- Init_DS18B20();
- WriteOneChar(0xCC);
- WriteOneChar(0xBE);
- a=ReadOneChar();
- b=ReadOneChar();
- t=b;
- t<<=8;
- t=t|a;
- tt=t*0.0625;
- t= tt*10+0.5; //放大10倍輸出并四舍五入
- return(t);
- }
- u16 check_wendu(void)
- {
- u16 c;
- c=ReadTemperature()-5;
- if(c<1) c=0;
- if(c>=999) c=999;
- return c;
- }
- //按鍵
- sbit Key1=P1^6;
- sbit Key2=P1^7;
- sbit Key3=P3^2;
- #define KEY_SET 1
- #define KEY_ADD 2
- #define KEY_MINUS 3
- u8 Key_Scan()
- { static u8 key_up=1;
- if(key_up&&(Key1==0||Key2==0||Key3==0))
- {
- delay(10);
- key_up=0;
- if(Key1==0) return 1;
- else if(Key2==0)return 2;
- else if(Key3==0)return 3;
- }
- else if(Key1==1&&Key2==1&&Key3==1)
- key_up=1;
- return 0;
- }
- void main (void)
- {
- u8 key;
- wendu=check_wendu();
- Init1602();
- LCD_Write_String(0,0,"SET T:00 E:000");
- LCD_Write_String(1,0,"NOW T:00.0 E:000");
- delay(1000);
- wendu=check_wendu();
-
- while (1)
- {
- key=Key_Scan();
- yanwu=Adc0832(0);
- wendu=check_wendu();
-
- if(key==KEY_SET)
- {
- Mode++;
- }
-
- switch(Mode)
- {
- case 0:
- {
- Display_1602(shezhiwendu,shezhiyanwu,wendu,yanwu);
- if(yanwu>=shezhiyanwu) //溫度大于預設溫度
- {
- LedRed=0;
- Buzzer=0; //報警器報警
- }
- else
- {
- LedRed=1; //關掉報警燈
- }
- if(wendu>=(shezhiwendu*10)) //溫度大于等于預設溫度值時
-
- {
- Buzzer=0;
- LedYellow=0;
- }
- else
- {
- LedYellow=1;
- }
- if((yanwu<shezhiyanwu)&&(wendu<(shezhiwendu*10)))
- {
- Buzzer=1;
- }
- break;
- }
- case 1://預設溫度模式
- {
- SelectPosition(0,5) ;
- write_com(0x0d);
- if(key==KEY_ADD)
- {
- shezhiwendu++;
- if(shezhiwendu>=99)
- shezhiwendu=99;
- ……………………
- …………限于本文篇幅 余下代碼請從51黑下載附件…………
復制代碼
所有資料51hei提供下載:
煙霧報警器設計全套資料.7z
(1.98 MB, 下載次數: 275)
2018-12-29 16:20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黑幣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