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計說明 
在物理實驗中,通常采用人工計時測量單擺擺動時間,再用人工技術統計的方法測量單擺擺動的周期數,這種方法實驗誤差大,也很麻煩。單擺實驗計數器,配合電子秒表可以自動測量單擺擺動的周期時間,具有方便快捷、方便準確的特點,其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
二、技術指標 1.電源輸出電壓為:+5V。 2.計數器的最大值為100。3.計數顯示用LED數碼管。 4.根據技術指標,通過分析計算確定電路和元器件參數。5.畫出電路原理圖(元器件標準化,電路圖規范化)。 三、實驗要求 1.根據技術指標制定實驗方案;驗證所設計的電路,用軟件仿真。 2.進行實驗數據處理和分析。 四、推薦參考資料 1. 童詩白,華成英主編.模擬電子技術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五、按照要求撰寫課程設計報告 成績 指導教師 日期
目 錄 第1章 概要設計 1.1任務的內容與要求 1.2任務分析與理解 第2章 詳細設計 2.1電路模塊 2.2信號發生器 2.3二進制計數器 2.4控制電路 2.5 計時器 第3章使用說明與誤差分析 3.1使用說明 3.2誤差分析 參考文獻 附錄1(電路總圖) 附錄2(元件清單)
第1章 概要設計
1.1任務的內容與要求 在物理實驗中,通常采用人工計時測量單擺擺動時間,再用人工技術統計的方法測量單擺擺動的周期數,這種方法實驗誤差大,也很麻煩。單擺實驗計數器,配合電子秒表可以自動測量單擺擺動的周期時間,具有方便快捷、方便準確的特點,其原理框圖如圖1.1所示。
要求: 1.電源的輸出電壓為+5V。 2.計數器的最大值為100。 3.計數顯示用LED數碼管。 4.根據技術指標,通過分析計算確定電路和元器件參數。 5.畫出電路原理圖(元器件標準化,電路圖規范化)。 6.根據技術指標制定實驗方案;驗證所設計的電路,用軟件仿真。 7.進行實驗數據處理和分析。 
1.2任務分析與理解
圖1.2 單擺示意圖
如圖1.2所示,單擺擺動過程中,選取最低點為計時點,第一次過最低點時,計時電路開始工作,計數器LED數碼管顯示0,第二次過最低點時,計數器LED數碼管顯示1,第三次過最低點時,計時電路停止工作,計數器LED數碼管顯示0。由此可知,我需要一個二進制的計數器,為了滿足計數器的最大值為100,我需要設計一個101進制的計數器,為了讓計數器LED數碼管顯示0時計時器停止工作,這就需要設計電路,為了驅動電路工作,還需要一個CLK的信號,從而需要信號發生器。 第2章 詳細設計
2.1電路模塊 根據第1章第2節的分析和理解,可以得到電路模塊,如圖2.1所示:
圖2.1電路模塊圖 2.2信號發生器
根據任務的需要,我需要設計一個矩形脈沖,通過計數器的計數功能實現計時功能,從而得到單擺的擺動周期,我設計的是一個由555觸發器接成的多謝振蕩器,振蕩周期T=1ms,輸出脈沖幅度大于3V而小于5V,輸出的脈沖的占空比q=2/3的多謝振蕩器。 根據周期公式: T=(R1+2*R2)Cln2 (1) 占空比公式: q=(R1+R2)/(R1+2*R2) (2) 假設C=10uF,綜合周期的公式(1)、(2),可以得到: R1=R2=48Ω
按照上面的計算結果的C、R1、R2的具體值,可連接如圖2.2.1的電路:
圖2.2.1 555觸發器組成的多謝振蕩器
將輸出端OUT接在示波器上,可以得到如圖2.2.2輸出波形圖:
圖2.2.2 多謝振蕩器的輸出波形圖
2.3二進制計數器圖2.3.1所示,圖是一個二進制電路,用來表示小球擺動到最低位的次數采用的是十進制的74LS160的片子,運用置零法,輸入端ABCD都接地,ENP、ENT、LORD、CLK這三個接線柱接上高電平,其中在接CLK端加一個開關,通過開關的閉合就可以控制輸出,再將輸出端OB接上一個非門接到CLR端上,這樣就接成一個二進制電路,通過開關的閉合,讓計數器工作,從而實現計數的功能。當LED數碼管第一次顯示0的時候表示小球第一次過最低點,當LED數碼管顯示1的時候,表示小球第二次過最低點,所用的時間就是半個周期,當LED數碼管第二次顯示0的時候,計時器停止工作,這時,計數器LED數碼管顯示的示數就是單擺的周期,單位是毫秒。
圖2.3.1 用74LS160組成的二進制計數器 2.4控制電路如圖2.4.1所示,圖是一個控制電路,我采用的D觸發器,來讓計時器停止工作,當計數器有進位輸出的時候就觸發D觸發器工作,輸出低電平信號,對于74LS160的片子來說,如果ENP端是接在低電平上,片子就保持原狀態,其中D觸發器的Q非輸出端接在計時器最低位位片子的ENP,使計時器停止工作,數碼管顯示的示數即為單擺的周期。
圖2.4.1 D觸發器組成的控制電路 2.5 計時器為了設計出最大值為100的計數器,我用了三片74LS160,采用并聯的方式,將它們接成最大為1000進制的計數器,再采用置零的辦法將片子接成了101進制的計數器。具體方法是將U5的OA與U3的OA接一個與非門之后再把它接到U3的置零端CLR上,U5的進位輸出端RCO接在U2片子的ENP、ENT上,U2的進位輸出端RCO接在U3的ENP、ENT上,U3的僅為輸出端RCO懸空,U5、U2、U3的輸入端A、B、C、D都與地相接,把三個片子的CLK串在一起接到信號發生器的輸出,這樣就連成了一個101進制的計數器。 圖2.5.1 3片74LS160組成的101進制計數器 第3章使用說明與誤差分析
3.1使用說明 開關最初處于斷開狀態,當小球處于擺動的最低點的時候開啟電路,開始計時,小球再次到達最低點的時候閉合開關,再馬上開啟開關,這時候計數器顯示1,等到小球再次到達最低點位置,閉合開關,馬上開啟開關,這時計時器停止工作,這時顯示的時間就是單擺的周期。如圖3.3.1所示,周期T=38ms
圖3.3.1 使用結果 3.2誤差分析誤差來源:儀器本身存在的誤差,操作帶來的誤差。其中操作帶來的誤差是不要部分,例如:在讓計時器停止工作的時候,利用的是計數器的計數到2的時候進位輸出端RCO輸出高電平信號經過一個非門,得到的這個低電平信號驅動D觸發器工作,D觸發器的輸入端D是接在高電平上的,從而輸出端Q輸出高電平,輸出端Q非輸出低電平,Q非接在U5的ENP端,計數器ENP如果是接在低電平的話,計數器就會進入保持狀態,從而實現計時器暫停功能,由此可以知道,停止計時器工作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處理信號,對于用毫秒作計時單位的計時器有不小的誤差。
附錄1(電路總圖)總的電路圖:
附錄2(元件清單)
微信截圖_20181226155356.png (37.45 KB, 下載次數: 263)
下載附件
2018-12-26 15:52 上傳
本人初學,僅供參考,存在錯誤和不足之處,請大家回帖多多指教,切勿照搬
以上圖文的Word格式文檔下載(內容和本網頁上的一模一樣,方便保存):
單擺實驗計數器電路的設計.doc
(214 KB, 下載次數: 13)
2018-12-26 15:49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單擺測試 下載積分: 黑幣 -5
|